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煜 | 上頁 下頁
二七


  可惜朱令斌雖勇猛過人,卻無遠謀,剛愎自用,不肯聽諫納言。當陳大雅趕到朱令斌軍中時,他已調集兵馬,準備北上赴難。他為人無私,頗有為國死難的精神,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可他不聽陳大雅的勸諫,不顧軍情十萬火急而日夜兼程,揮師北上,即按自己原來的部署,在潯陽湖編造巨大的木筏和可容千餘人的大船,準備漂流而下,沖毀宋軍在採石磯的浮橋。他居然沒想到,當時正值冬季,江水涸竭,如此大的船筏肯定前進艱難。而且宋軍聽說朱令斌的部署後,又在江中小島間打下許多木樁,遠遠望去,便如有千軍萬馬一般。

   朱令斌疑有伏兵,下令暫時按軍不動,一面下令製造「火油機」,即把舟中堆滿幹柴草,淋上膏油。然後順風放火,火油機遇火即燃,帶著熊熊的火焰勢不可擋地朝宋軍沖去,宋軍登時大亂,狼狽潰逃,一時呼爹叫娘,慘叫之聲不絕於耳。朱令斌及屬下滿心歡喜,擂鼓助威,只希望風停後去收拾殘局。不料就在他們認為勝利有望時,風向突變,幾十艘火油機被風推動,向自己軍中反沖過來。朱令斌軍隊的船隻都用鐵鍊系在一起,一隻著火,全軍著火,兵士們紛紛潰逃,所有軍器糧草全部燒毀。朱令斌眼見全軍覆沒,後悔自己不聽陳大雅之良言,如今上愧後主,下負諸兵士,自覺再無顏面活在世上,當下仰天大呼數聲,投江而死。解圍金陵的最後一線希望就這樣煙消雲散了。

  皇甫繼勳的奸佞蒙蔽,劉澄的口是心非,朱令斌的任意孤行,這三人的辜負對後主的打擊是足以致命的。除了實際的損兵折將,金陵解救無望的刺激外,還有屢次用人不當的刺激。他終於意識到,自己太無識人之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奸為忠,以賢為愚,對於接二連三地喪師失地應負大部分責任。自從朱令斌全軍覆沒後,後主對自己,對南唐完全喪失了信心,轉而把一線生機寄託在神佛的庇佑和契丹的援助上。

  他一面派張洎作蠟丸書信,取道向契丹求援,一面頻頻地禮佛祈禱。後來金陵城陷後,有人見到後主寫的一張祈禱願文,上面寫著如果神佛顯靈讓宋退兵後願造佛像若干身,菩薩若干身,召齊僧侶若干萬員,建廟宇若干所等,許的願數量很大,字卻很潦草,可見是在情勢十分危急的情況下倉促中寫成的。

  然而神佛並沒有為後主的誠心所感動,契丹的援兵也不見蹤影,倒是城中的軍民同仇敵愾,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堅守了一年多之久。金陵被圍,自春至冬,與外隔絕,城中糧食十分饋乏,米價漲到數千錢一鬥,許多人因嚴重營養不良而得了水腫病不能行走。不幸「屋漏偏遭連夜雨」,在這種人人生命垂危的情形下,瘟疫也趁火打劫,橫行金陵,軍民死亡不計其數。不過儘管形勢如此艱難,金陵城中竟無一人生出叛心。

  民心如此忠厚純樸,對比達官顯貴的賣國投敵,真不知後主當作如何想!

  金陵城中一片哀淒,金陵城外卻一片昂揚。到了農曆十一月,圍城宋軍已作好了一切攻城的準備。不過曹彬堅決執行趙匡胤的命令,儘量的和平取城,動員後主自獻城。他在攻城之前,先後幾次致書給後主,警告他自動投降,限他在十一月二十七日前開城投降,否則宋軍便大舉攻城,到時生靈塗炭,可別怪宋軍手下無情。後主鑒於南漢的覆轍,便忍痛與曹彬約定讓兒子清源公子仲禹入朝,可是骨肉情深,到了約定之期,他又優柔寡斷,不忍心把兒子送入虎口。於是曹彬又致函催促,後主在左右的勸說下,妄圖拖延時日,告訴曹彬說要等到二十七日仲禹才能成行。曹彬見後主一拖再拖,心生惱怒,斷然下了最後通牒:「休談二十七日!即使是二十六日也為時已晚。國主倘若真心愛惜一城生靈,即刻歸順才是上策。」

  後主受曹彬恫嚇,又自感家國無望,便決心修書請降。他於十一月二十六日親自寫了降表,命令長子清源公子和陳喬送到曹彬營裡。陳喬卻不願投降敵國,有辱先君,於是把降錶帶回家給扔了,然後隻身入見後主,慷慨陳詞說:「自古無不亡之國,投降也不能保全家國,只能無謂地自取侮辱。請背城一戰而死。」

  後主此時已無半絲鬥志,哪裡還能聚眾背水一戰?

  只是握住陳喬的手哭泣不已。陳喬見狀便說:「既然不能戰死殉國,那就請把我殺了,把頑抗到底的罪名統統推委到我身上。」後主向來仁懦,哪能手刃愛卿?

  自然也不能按陳喬說的辦。陳喬見後主哭哭啼啼毫無骨氣的樣子,氣憤地摔開後主的手,頭也不回地離開宮中來到政事堂,召見兩位日常使喚的屬吏,取下腰中金帶授給他們,沉靜地吩咐道:「我死後,好生收藏我的遺骨。」然後從容地自縊而死。這是南唐君臣中最為感人的殉國場面。

  陳喬及諸大臣的義正言詞和壯烈舉動,也深深地打動了後主。他自思眾臣子都願意為李氏江山殉身,身為李氏家國代表的自己,怎麼可以苟且偷生,辱沒列宗列祖?回想自己從無可奈何、身不由己的登基以來,沉迷聲色,不諳國事,妄圖偏安,戰戰兢兢地侍奉宋皇,過著仰人鼻息的恥辱生活,即使如此,也不能免去亡家滅國的命運,那又何必再自取其辱,自動請降?不如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與金陵城誓同生死算了!也免得他日黃泉下,無顏見先皇!念及此,他下令命專門負責替他保管圖經的保儀黃氏在城陷之日燒毀所有文物圖經,免得這些心愛之物為敵國所掠。

  他這一念之差,卻當真葬送了中華一批稀世珍物。接著又下令一家長幼盡皆自焚殉國。可是經不住侍衛的再三勸解,宮娥妻兒的哀號哭泣,生性怯懦的後主又泄了氣。

  此時曹彬已下令宋軍攻城了,軍令下達以後,金陵四面,戰鼓咚咚,人喊馬嘶,如夏日驚雷一樣震撼著金陵皇宮。在烽火危城中坐以待斃的後主,窮極無聊無所寄託。在愁思侵骨、萬念俱灰的時候,他無意中想起了法眼禪師在宋軍渡江前在宮中賞牧丹時所作的一首偈: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
  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豔色隨朝露,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

  細細品味,此偈不正預示了南唐必亡的結局嗎?

  後主正胡思亂想時,有內侍失魂喪魄地跑來進奏:

  「啟稟主上,內城已破,宋軍正向禁中襲來。」後主如夢甫醒,半晌才下令急召近臣親眷,齊聚宮門,自捧玉璽,肉袒出降。自此,即公元975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堅守了一年多的金陵城終於被宋軍攻陷了,隨著潮水般湧進古城的宋軍震天歡呼之聲中,南唐自李昪以來的40年來家國最終崩潰了,自唐末以來獨立于中原王朝之外的江南三千里地山河,重又歸入了中原的版圖。這對於整個民族而言,重新統一,結束分崩離析的混亂局面自然算是一件大好事。而對於後主君臣而言,卻是滅家亡國的奇恥大辱啊!南唐開國君主李昪苦心孤詣經營的三千里山河,被不肖之子中主李亶斷送一半,另一半又被寄予厚望,天生異稟的孫子後主李煜拱手讓人,李昪若泉下有知,當不知如何痛心疾首,哀歎子孫不肖,李氏不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