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鴻章傳 | 上頁 下頁 |
一 |
|
第一章 讀書但願登科第 §「廬郡望族」 按照傳統習俗,過了陰曆年初一,初五便是新春裡最重要的日子,因為正月初五是「財神」生日,人們一年的財運似乎都是由「財神」決定的。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公曆1823年2月15日,正當人們忙著置酒席、接「財神」、歡慶「財神」生日的時候,安徽省廬州府合肥縣磨店鄉(現屬肥東縣)李氏宗族更是歡聲笑語,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之中,因為又有一個小小的生命呱呱墜地了。這位在「財神」誕辰降臨人世的嬰兒,就是後來在晚清政治舞臺上烜赫一時的李鴻章。 李鴻章先世本姓許,自江右湖口遷至合肥。合肥位於長江、淮河之間,在美麗富饒的巢湖北岸,屬巢蕪盆地,土地廣沃,溏水停注,旱澇保收,「民物殷富,俗尚勤儉而崇節義」。李鴻章八世祖許迎溪與同莊李心莊既是姻親,又是好友。心莊無子,請求收養迎溪次子慎所為嗣,迎溪慨然允諾,慎所遂改襲李姓。因而李門祖規:許李二姓不通婚,而與族外之李則不禁。李氏「世耕讀以為業」,初「清貧無田」,至鴻章高祖時,以所謂「勤儉成家,有田二頃」。 從「清貧無田」到擁有二百畝土地,表明李氏已經發展成為新興地主。但因李氏有錢無勢,缺少政治靠山,「鄉曲豪強屢見欺淩,數起訟端」。鴻章曾祖李椿「和眾能言,不畏強禦,申辯得直,然後安居焉。」鴻章祖父名殿華,字慶庵,「肆武遊癢」,兩應鄉試落第後,便放棄獵取功名念頭,退居鄉間課率子孫耕讀,足不入城市幾近五十年,「男耕婦織,督課勿懈。」殿華憑藉祖先余蔭,雖然繼承了一些土地財產,但因李氏宗族繁衍,家大業小,在析居分爨時,殿華一支「推多受寡」,分得的土地財產不多。所以在現存文獻中,往往有殿華役使佃戶、雇工和家境窮困的似相牴牾的記載。 殿華之子追憶說:「凡田畝近墳塚,春耕[其父]必督佃戶雇工墳旁多留隙地,無主者亦培土於其塚,使無傾塌。」殿華之孫卻描繪出另一番情景:「前吾祖父窮且困,至年終時,索債者如過江之鯽。祖父無法以償,惟有支吾以對。支吾終非久長之計,即向親友商借,惜無還期,亦漸為親友所厭。其時幸有姻太伯父周菊初者,稍有積蓄,時為周濟,並勸祖父以勤儉,並亟命兒孫就學,吾祖父從其言,得有今日。」殿華可能是個小地主。在封建社會中,這種小地主家庭,是典型的所謂「耕讀之家」。 殿華生育四子,依次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長子文煜,字晴嵐,庫生。據說他「居家孝友,博學能文,……名望重于士林,早有經師宿儒之譽」。他因家貧就館於外者6年,之後「閉門收徒,兼課子弟」,對李氏宗族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貢獻。沈葆楨說:「李氏書香之盛,英才之多,位業之隆,門閭之大,謂非由公一人創興而起者歟!」他著有《晴嵐文集》20餘卷。次子文瑜,喜好吟詠作賦。三子文球,著有《妙香亭文集》。 四子文安,即是鴻章父親,本名文玕,字式和,號玉泉,別號愚荃,生於1802年(嘉慶六年)。文安啟蒙後,與其兄一起讀書,殿華「時親督課,每作文脫稿」,「必先閱,指其瑕疵」。文安兄弟每當「早起問安及夜讀歸臥」,殿華「或為講書史懿訓,或為述失曾祖暨先祖盛德」。文安8歲時受業于李龍橋,因「師有家務」,而自身「少又多病,至年十二僅讀四子書及毛詩,而未能成誦。」殿華憂心如焚,讓他回來跟著長兄文煜讀書。文煜教授自己的兄弟,自然嚴格認真,每年從正月初三開學,直至除夕始輟。文安也自知「資性中下」,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所長進,因而擺脫家務,遏制邪欲,專心攻讀。他在《寄弟書》中追憶說: 僕少本慵愚,惟耽章句。米鹽煩碎,七字未親。聲色繁華,四魔早卻(吃喝嫖賭,僕嘗謂之四魔)。雖得天之獨厚,家督自有擔承。實所見之尚超,細務慨從推脫。是以畢志讀書,專攻進取…… 文安除了就學于其兄外,還曾先後拜童培山,楊靜閑、汪子莊等為師。廬陽書院山長楊靜閑,擅長制藝,文安說自己「制藝得力于[楊]師者最多」。從1822年起,文安一面刻苦讀書,一面開館授徒。殿華督促文安兄弟潛心攻讀,企圖使他們通過科舉途徑攀龍附鳳,攫取功名。所以當丈煜、文安考取秀才時,殿華曾親自送場。1825年文安初次參加江南鄉試,殿華盼子成龍心切,又親自將愛子達到南京,並與之一起參觀名勝古跡。文安此次南京之遊,既開闊了眼界,又因考試落榜而羞愧萬分。此後,文安曾多次赴南京應試,結果都名落孫山。這對於一個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士子來說,在精神上的打擊是巨大的。深受痛苦折磨的文安,常常借酒燒愁,賦詩自嘲: 年來落魄多貪酒,老去猖狂半在詩。 他慨歎自己功名未立,深感負疚多端,因而「暮鼓聽以驚心,晨鐘動而猛省,追維前事,托諸短吟,自譽自嘲」,寫成《自訟十五首》。 難得群公盼轉青,識韓禦李舊恩銘。 祗今虛費黌宮粟,潦倒風塵兩鬢星。 他在這首詩的自注中寫道:「予屢試優等,一膺鶚薦,頗邀諸宗工賞識,山長楊靜閑、汪子莊二先生極相器重,祗今偃蹇青巾,有負藻鑒多矣。」這位「雙鬢已皤,一中仍舊」的李文安,經過鍥而不捨的專攻迸取,終於在1834年考中舉人,4年後又成了戊戌科進士,朝考入選,分發刑部任職,後官至督捕司郎中,記名禦史。在封建社會裡,「權」能轉化「錢」,政治上得勢,同經濟上致富是密不可分的。一向以「力田習武」為業的李氏宗族,由於文安「以科甲奮起,遂為廬郡望族。」 李文安是一位遵循儒家道德和治略的官僚士大夫。據說他「內行尤篤,事親至孝。……為人剛方厚重,然諾不欺,所至皆敬慕之。」在刑部任職18年,審理案件認真負責,公正不阿,「庭諍面折,人有包老再世之目」。因「倔強不苟合」,得不到上司賞識和提拔。他在掌管提牢廳期間,嚴禁吏卒虐待囚犯,「捐置衣被藥餌,夏席冬粥,躬自監視,獄無瘐斃」。著有《貫垣紀事詩》一卷,後為「刑官刊佈之以為法。」他「少喜作賦」,「性耽章句」。前者殊非所謂「先正根柢之學」,而後者卻是帶著「聖賢」標記的「科舉之學」。 文安夫人李氏,系合肥李洪謨(字騰霄)之女,「秉性淑慎,教子義方」,堪稱封建式的賢妻良母。她生6男2女,「尺布寸縷,拮据經營」。有人擔心她家人口眾多,生活艱難,而她卻坦然以對,聲稱:「吾教諸子發憤讀書,皆嶷疑有立,豈憂貧哉!」她克服經濟上的種種困難,讓諸子「發憤讀書」,沿著「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走下去。 李文安的6個兒子,依次為瀚章、鴻章、鶴章、蘊章、鳳章、昭慶,皆用其別號「愚荃」「莖」字取號。他的子孫為避親諱,凡函牘家書,遇請安字樣時,皆以「綏」易安。 瀚章本名章銳,號筱荃,生於1821年(道光元年),文安說他「性本敦篤」,「幼彌精勤」。因父親在京任職,他作為長子挑起家庭重擔,侍奉祖父,照顧弟妹。他既「百口荷一身」,「日日役米薪」;又秉持庭訓,專攻舉業。他雖然「斐流自成章,所富在多文」,怎奈科場不順,鄉試受挫。1848年文安還賦詩寄情說:「願即策遠志,捷足出風塵。」不料,第二年即獲得拔貢,朝考一等,以知縣分發湖南。據說,湖廣總督裕泰一見李瀚章,「奇之,曰:『他日繼吾位業必李令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