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鴻章 | 上頁 下頁


  §一、一心走仕途的青少年時代

  §1、耕讀家世

  李鴻章,本名章銅,字漸甫,號少荃。1823年2月15日(清道光三年)生於安徽合肥東鄉大興集一個世代「耕讀之家」。

  李鴻章先世本姓許,自江右湖口遷至合肥。合肥位於長江、淮河之間,在美麗富饒的巢湖北岸,屬￿巢湖盆地,土地廣沃,溏水停注,旱澇保收,「民物殷富,俗尚勤儉而崇節義」。李鴻章八世祖許迎溪與同莊李心莊既是姻親又是好友,心莊無子,請求收養迎溪次子慎所為嗣,迎溪欣然應允,慎所的子孫便改襲了李姓。因而李門祖規為:「許李二姓不准通婚,而與族外之李姓通婚則不禁止。」跟中國一般傳統的中上農民家庭差不多,李氏世代以「耕讀」為業。李鴻章的高祖父李士俊,由於「處家恭儉」,從最初「清貧無田」發展到後來擁有200餘畝土地。但因李家有錢無勢,缺少政治靠山,所以時常受到人家欺淩。李鴻章的曾祖父李椿,字鳳益,處事「不畏強禦,申辯得直」,從而逐漸改變了李家受人欺淩的狀況。

  李鴻章的祖父李殿華,在兩次參加省裡組織的舉人考試不中後,退居鄉間課率子孫耕讀,足跡不出家鄉幾乎達50年之久。李殿華雖然憑藉祖先余蔭,繼承了一部分土地財產,但因李氏宗族繁衍眾多,家大業卻不算大,所以他能夠分得的財產為數不多。所以在現存文獻中,往往有殿華役使佃戶、雇工和家境貧困的似相抵牾的記載。其子追憶說:「凡田畝近墳塚,春耕(其父)必督佃戶雇工墳旁多留隙地,無主者亦培土於其塚,使無傾塌。」殿華可能是個小地主,在封建社會中,這種小地主家庭是典型的所謂「耕讀之家」。

  李殿華生有四子,依次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

  家庭人口眾多,經濟負擔沉重,但李殿華堅持「耕讀」之家的根本,一刻也不放鬆對子弟的督教課讀。李鴻章父親李文安,字式和,號玉泉,生於1802年。

  李文安啟蒙後,與其兄一同由父親親自督課,每當作文寫成之後,父親必先加以詳細審閱,指出其中需改進地方。由於李文安少時多病,天資「中下」,所以其父讓他隨長兄李文煜讀書。在長兄的嚴格督教之下,其專心攻讀,初步奠定了做學問的根基。自1822年起,李文安一面繼續刻苦攻讀,一面設館授徒。

  從1825年開始,數次參加江南鄉試,多次名落孫山後,終於在1834年考中舉人,4年後又成了戊戌科進士,朝考入選,分發刑部任職,後官至督捕司郎中,記名禦史。在封建社會,「權」能轉化為「錢」,政治上得勢,同經濟上致富是密不可分的。從此,一向以「力田習武」為業的合肥李氏宗族,由於李文安「以科甲奮起」,一躍而成了廬州一帶的望族。李鴻章母親李氏,是合肥李洪漠的女兒,「秉性淑慎,教子義方」,堪稱封建士人的賢妻良母。她生有6男2女,經濟負擔比較沉重,但她克服種種困難,勤勞節儉,「尺布寸縷,拮据經營」。有人擔心她家人口眾多,生活艱難,而她卻坦然以對,聲稱:「吾教諸子發憤讀書,皆嶷嶷有立,豈憂貧哉!」她克服經濟上的種種困難,讓諸子「發憤讀書」,她唯一目的就是想方設法為幾個兒子創造條件,讓他們朝著「學而優則仕」的道路拼搏。李文安有6個兒子2個女兒,李鴻章在兄弟間排行第二:長兄翰章,三弟鶴章,四弟蘊章,五弟鳳章,六弟昭慶。

  總之,李鴻章就出生於這樣一個典型的耕讀之家,家庭經濟狀況、政治地位、文化素質等諸多因素,都在其身上留下了深深印記,使他在對生活道路的選擇上也深深打上了家庭的烙印。首先,這個家庭屬￿官僚地主階級,但經濟狀況拮据,促使李鴻章知道生活艱辛,刻苦自勵,銳意奮發向上;這個家庭政治權勢不大,具有較為強烈的提高家庭政治、經濟地位的願望,促使李鴻章具有強烈的參政意識。其次,這個家庭推崇儒家倫理道德和「學而優則仕」思想,希望子孫「策遠志」「出風塵」,成為清朝統治階級的忠誠衛士。這種特定的家庭環境和條件,推動著青少年時代的李鴻章按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條傳統的封建士大夫人生模式邁出一步又一步,並對他終生處世為人、服官治事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也決定了他的基本人生志趣和歸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