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白傳 | 上頁 下頁
一五


  李白在一旁聽了,簡直不能相信。他想起開元初年,皇上納諫諍,焚珠寶,禁女樂,罷奏祥瑞,親耕藉田,種種英明措施,雖古之聖君也不過如此。哪會有這等事?

  從茶肆出來,李白既想去欣賞聞名已久的西域歌舞,又想去觀看公孫大娘舞蹈,還想去各大寺院瞻仰吳道子、李思訓等名家的壁畫。只恨自己沒有分身法,而且天色也不早了,剩下小半天時間,只有在附近街道上逛逛。長安的街道也是很值得一看的。於是李白就在朱雀門大街左右的延壽坊、太平坊、永樂坊、平康坊……信步遊轉。不管是大街小巷都是方方正正,整齊筆直,如同棋盤格子一般。天街兩旁是一色的梧桐,朱雀大街兩旁是一色的槐樹,各坊小巷是各色雜樹,矮矮的牆頭爬滿薜荔,有些人家院子裡還搭著葡萄架,栽著一叢叢竹子。渠水淙淙,流貫全城。芳草處處,碧色滿眼。因此雖在盛夏,行人卻無烈日曝曬之苦。再加上街頭巷尾笙歌陣陣,朱門繡戶笑語聲聲……這長安城真是像神仙住的地方!

  當李白從朱雀門大街往回走時,忽聽得一陣馬蹄聲和車輪聲,便見行人紛紛躲閃。他以為是什麼貴人來了,也連忙靠邊。紅塵起處,幾匹駿馬簇擁著一輛錦緞鋪墊的軟車,飛馳而來。車上坐著一個年方弱冠的少年,頭裹赤幘,上加金箍,身穿白羅繡衫,腰束翡翠絲帶——打扮得好生標緻!只見他仰頭朝天,鼻子翹得高高的,好像呼出的氣都要衝到半空裡去了。「這是誰呢?」李白問路旁一個行人。行人卻不言語,等到車馬走遠了,才說:「你看他頭上不是長著大紅冠子嗎?」李白一想:「莫非他就是神雞童賈昌!真個是『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麼?」但他心裡還是不大相信。

  直到華燈初上,李白才回到客店裡。本來很想馬上寫幾首詩把長安歌頌一番,但剛一構思,一個翹得很高的鼻子老是擋住他的思路。他想既然是歌頌帝京,還是以賦為宜,或用長篇歌行也行。那就等過幾天把頭等要緊事情辦了再說吧。於是他從行篋裡找出岳父給光祿卿許輔乾寫的親筆信來。

  許輔乾是許員外的侄孫,應該算是李白的姻侄。但由於他是長房之後,年齡卻比李白還大。光祿卿是給皇帝專管膳食的官員,可惜李白不是山珍海味,因此薦舉一事還得轉托別人。許輔乾看了他叔爺的來信後,叫李白先搬到家中來,待他忙過了這陣子再說。這陣子,他正忙著籌備千秋節,皇帝四十六歲誕辰的筵席。

  在許輔乾家等候干謁的日子,李白又瞻仰了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曲江池、慈恩寺塔等處勝跡。

  太極宮在長安城正面,又稱「大內」。它的南門叫承天門。每逢國家大典,如改元、大赦、閱兵、受俘等,皇帝都要登上承天門舉行「外朝」。宮內有太極殿,是皇帝接見群臣,處理朝政,舉行「中期」的地方。宮內還有兩儀殿,是皇帝召見少數大臣,商談機密,舉行「內朝」的地方。

  大明宮在長安城東北,又稱「東內」。它的南門叫丹鳳門。宮內有含元殿、麟德殿、金鑾殿。太宗始建,高宗擴建,比原有的太極宮,更為高大雄偉,富麗堂皇。從高宗以後,皇帝舉行「外朝」、「中朝」、「內朝」,就都在太明宮內了。

  興慶宮在大明宮之南,又稱「南內」。原是玄宗未登基以前的舊居,後來經過幾度擴建而成。開元二年以後,玄宗就經常在這裡居住和聽政了。興慶宮雖不如大明宮宏偉,但庭園之盛卻有過而無不及。它的勤政務本樓緊靠春明門大街,千秋節「與民同樂」就在這個地方。有一年,還把大把大把地「開元通寶」往下撒哩!

  無論是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李白都只能在它們的宮牆外徘徊,在它們的宮門前遠遠地站下望望而已。他想總有一天,他會大搖大擺地通過這些禁衛森嚴的大門,進入到紅牆以內,而把賈昌之流趕出去。

  曲江池在長安城的東南角上,秦漢時代就已經很有名。玄宗時又加以擴大,並專門開了一條大渠,把渠水引入池內。在原有的芙蓉和楊柳以外,又種了很多奇花異木,更使曲江池成了一個萬紫千紅的蓬萊勝境。但只有王公貴人可以隨時來此行樂,新中的進士在及第以後可以來此遊覽一日。李白這時也只能在外面溜達溜達。他想:有朝一日,我當了宰相,一定向皇上建言,把這些地方統統開放,做到真正的與民同樂。

  慈恩寺塔,俗稱大雁塔,在南城裡,本是佛教寺院。玄奘法師在這裡翻譯過他從天竺國取回的佛經,後來也成了達官貴人游賞之地。但門禁不如上述幾處地方森嚴,凡達宮貴人不來的日子,倒也通行無阻。李白運氣還好,正遇開放,因為這大熱天,好些達官貴人都到他們的離宮別館避暑去了。李白先在寺院裡轉了一圈,然後來至塔下,看見塔下嵌著許多石碑,上面鐫著歷屆及第進士的姓名。這就是「雁塔題名」。凡是新科進士及第以後,總有三件使他們終身難忘的得意事情:一是瞻仰「大內」,二是曲江賜宴,三就是雁塔題名。李白看著那一排排進士姓名,心裡十分羡慕。但又轉念一想:「這算什麼?待我將來濟蒼生,安社稷,功成名就之後,上淩煙閣!」他少年時期所見過的木刻本,丹青妙手曹霸所畫大唐開國功臣李靖等二十四人在淩煙閣上的圖像,一個個英姿颯爽的樣子,又在腦子裡出現。他恍惚看到那上面第二十五個就是自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