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李白傳 | 上頁 下頁


  §出三峽

  李白經渝州、夔州等地而下三峽。沿途之上,不僅山水佳勝使他處處留連而且巴人的歌謠也使他時時駐足。因此直到開元十三年春天他才出了三峽。

  出了三峽,便是荊門。荊門山和虎牙山南北對峙,長江從兩山之間流過,真好像是荊州大門。過了荊門,天地忽然開闊了許多,崇山峻嶺至此便完全消失了。儘管李白回頭望了又望,再也望不見連綿的巴山,只見變化多姿的楚雲,在煙水蒼茫的江面上飄著。碧綠透明的江水,依然是錦江的顏色,好像是故鄉的水在給遊子送別。翹首東望,江水遙接天邊。那天水相接的地方便 是大海吧?那海雲升起的地方,會出現人們傳說的海市蜃樓吧?……李白就眼前景稍一構思,便吟出《渡荊門送別》一首: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一面欣賞著江上景色,感到心曠神怡;一面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離開了故鄉,走進了新的天地。一路上,看不盡芳洲碧樹,聽不盡鶯啼雁嗚。漸漸日色向晚,海月東升,遠遠地望見了城市的燈光。啊!原來是荊州首府——江陵快到了。

  荊州,是唐代山南東道首屈一指的大州。州治江陵,不僅是歷史名城,一千年前楚國首都郢城所在之地;也是當時的中南重鎮,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西上巴蜀,東下維揚,北去京洛,南往湘黔,均須由此經過。江陵自唐初就設置了大都督府,其商旅之眾多,市井之繁華,不亞于成都。李白到此,自然要流連一些時日。

  他和丹砂首先遊覽了江陵城內城外一些主要街道,然後又遊覽了楚靈王修建的章華台的遺址和楚國國都郢城的遺址。郢城在紀山之南,故又稱紀南城。一路之上,只見近處:紫陌朝天,垂柳夾道,車馬往來,行人如織;再望遠處:岸芷汀蘭,鬱鬱青青,帆檣出沒,水鳥上下。忽聽得一陣歌聲從江邊傳來,曲調十分動人,可惜歌詞聽不清楚。李白便沿著江岸找去,卻遍尋不得。向路上人打聽,那路人說:「這有什麼希罕!你到酒樓上去,自有唱曲的人。本地的『西曲』是天下聞名的。」

  他們特地找了一家清雅的酒樓,剛一坐定,果然便有兩個歌女懷抱琵琶走上前來,一個年方及笄,一個徐娘半老。李白請她們兩人都坐下,接過她們遞上的節目本子一看,上面列著一長串曲名。李白不及細看,便對二人說道:「你們想唱什麼就唱什麼吧,儘管揀你們拿手的唱來。」於是二人便調了調弦子,一曲一曲唱了起來。她們先合唱了幾段《江陵樂》,又合唱了幾段《采疊度》。李白感到這裡的「西曲」比巴渝一帶的歌謠更為優美,歌詞也清新可喜,因此他把這些歌詞都一一記了下來。李白又叫年輕的歌女單獨唱幾支。她開始唱了幾段《那呵灘》:

  江陵三千三,來往那呵灘。上灘登天難,下灘鬼門關。聞歡下揚州,相送江灣頭。願得櫓篙折,天意使郎留……

  李白不禁失聲叫好,丹砂也跟著叫「好」。那女子低下頭來,調了調弦子,又唱了一支《女兒子》:

  巴東三峽猿鳴悲,夜鳴三聲淚沾衣。
  我欲上蜀蜀水急,行人一去不復歸。

  還沒有聽完,李白的眼淚就下來了。

  然後,李白又叫年紀較大的歌女單獨唱了幾支。她的聲音雖不及少女的清脆圓潤,但卻深沉厚實,吐字也特別清晰,顯得功力遠在前者之上。她開始唱了幾首短曲,其中《作蠶絲》聲詞俱佳,李白為之擊節讚賞不已,並將其中一首歌詞反復詠哦: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然後連幹三杯,並叫丹砂給兩位歌女各敬一杯。最後那婦人又唱了一支《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度。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闌幹頭。
  闌幹十二曲,垂首明如玉。
  捲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那婦人從容唱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好像這支曲子就是她自己心裡的歌。李白聽得連酒都忘記喝了。

  「民間竟有如此優美的天籟!如此動人的絕妙好詞!這一支支曲子都是渾金璞玉啊!……」曲子已經唱完,李白還在沉思。

  李白聽完曲子以後,又問了兩個婦女的身世。年輕的一個是船家女,父親不幸葬身魚腹;年長的一個是商人婦,丈夫出外一去不返。兩人都無以為生,因此淪落為酒樓歌女。李白聽了,又為她們感慨一番,但別無辦法,只有加倍給了賞錢,便打發她們走了。臨走時,她們再三道謝,李白卻說:「該我謝你們哩!」兩人大惑不解。李白又說:「我給你們的是銅錢,你們給我的是黃金。」兩人更大惑不解了。最後,兩人不約而同地說:「但願聽曲的客人都像公子這樣就好了。」丹砂送她們下樓時,她們又向丹砂道謝。丹砂說:「這幾個錢算不得一回事。等我們公子當了宰相,請皇上下一道詔令,徹底解救你們!」兩個歌女睜大了眼睛,又是驚,又是喜,又是莫名其妙。

  當天夜裡,李白便寫了幾首《荊州歌》。但看來看去總覺得不及歌女所唱的天然美妙,便只選了其中一首保存下來: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布穀飛鳴奈妾何!

  李白在江陵,除了搜集歌搖外,也去章台走馬,又到城南獵雉,還到江灣泛舟,甚至還去看過一次跳神。每到一個地方,他總是什麼新鮮事都要嘗試嘗試,幾乎忘記了從事干謁,他也不知道江陵有什麼人值得他去拜訪。

  一天,友人吳指南來告訴李白一個消息:道教大師司馬承禎要去朝南嶽衡山,正經過此地。李白如果要去拜訪,他可以引見。李白在匡山讀書時就聽道士們談起過司馬承禎:他字子微,自號白雲子,一向隱居在天臺山玉霄峰,得道家真傳,有服餌之術。李白聽趙蕤也談起過司馬承禎:他本來也是一個士人,博學能文,對老莊之學,造詣尤深,後來便出了家,成了道門龍鳳。武后時,累征不起。睿宗時,召赴京師,深受賞識,封以官爵,固辭,仍然回到天臺山中。玄宗即位後,又召赴京師,頗加禮敬,仍不受官爵。李白對此人早有欽慕之心,便在吳指南陪同之下,欣然前往。

  司馬承禎連日來門庭若市,賓客滿座,更兼多是州縣官吏,所求無非長生、黃白之術,所談無非客套虛語。一個二個言語無味,面目可憎。他已是年近古稀之人,早感神疲體倦,便將身子斜靠在幾上,雙目半閉,運氣養神,只是不時將麈尾輕輕拂動,表示他仍在接待賓客。忽聽得道童來稟,道兄吳指南引客求見,並呈上名刺,司馬承禎一看上面寫著:「峨眉布衣李白,字太白。」司馬承禎便吩咐「請」。不一會就見吳指南領著一個青年公子走了進來,好像帶來一股清風。司馬承禎不由得抬起身子,睜開眼睛。細看此人風神特異,與眾不同。亭亭如孤松獨立,飄飄如岸柳迎風。若非王夷甫①轉世,必是稽叔夜②後身。接談之間更覺此人不僅口齒爽利,如寒泉漱石;而且天資穎悟,識見過人。他既不求長生、黃白之術,又不作世俗客套語,只把那老莊精義求教。大師稍一示意,他便舉一反三。譬如他請教「無為」之義,司馬承禎說:「順其自然。」他便說:「以之養身,便當如日月之運行,草木之榮落,不為違天之事;以之為文,便當如清水芙蓉,長空白雲,不事雕琢之技;以之理國,便當順民之情——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不興煩苛之政。故曰『無為而治』。」

  司馬承禎連連微笑點頭:「妙解如君,始可與言道已矣!」又看定李白說:「君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但又說:「觀君眉宇之間英氣勃勃,言談之間不忘蒼生社稷,畢竟志在匡濟。以你之才識,當此開元盛世,自是鵬程萬里。等你事君之道成,榮親之事畢,再到天臺山來找我吧。」李白看著道士的白須,臉上閃過一絲疑問。司馬承禎將麈屬一拂,笑道:「嶺上白雲,松間明月,無往而不相逢。」他立即恍然大悟,說道:「功成,名遂,身退——這正是晚生的素志。」便欣然拜謝而去。

  ①王夷甫,即王衍,魏晉名士。雅尚玄談,風神俊逸。時人稱其「處眾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間」。

  ②嵇叔夜,即嵇康,魏晉名士。博學多識,風姿特秀。時人謂其「岩岩如孤松之獨立」。

  李白回到下處,一連數日,回味著司馬承禎對他的指點和讚揚,不禁飄然有淩雲之概,於是浮想聯翩。他一會兒想起《神異經》中所說的:「昆侖山有大鳥,名曰希有,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他一會兒又想起《莊子·逍遙遊》中所說的鯤鵬。他覺得司馬承禎好像是希有鳥,自己則好像是鯤鵬。只有希有鳥能認識鯤鵬,也只有鯤鵬能認識希有鳥。於是李白便開始構思《大鵬遇希有鳥賦》,後來又乾脆改為《大鵬賦》。

  他恍惚看見北冥天池中的巨鯤,隨著大海的春流,迎著初升的朝陽,化為大鵬,飛起在空中。它一開始鼓動翅膀,便使五嶽為之震盪,百川為之崩奔。接著它便在廣闊宇宙中翱翔,時而飛在九天之上,時而潛入九淵之下,那更是「簸鴻蒙,扇雷霆,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只見它「足系虹霓,目耀日月」;只見它「噴氣則六合生雲,灑羽則千里飛雪」。它一會兒飛向北荒,一會兒又折向南極。燭龍為它照明,霹靂為它開路。三山五嶽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土塊,五湖四海在它眼中只是一些小小的酒杯。古代神話中善釣大魚的任公子,曾經釣過一條大魚讓全國人吃了一年,見了它也只好束手;夏朝時候有窮氏之君後羿,曾經射落了九個太陽,見了它也不敢彎弓。他們都只有放下釣竿和弓箭,望空驚歎。甚至開天闢地的盤古打開天門一看,也目瞪口呆。日神羲和只有靠著扶桑作壁上觀;至於海神、水伯、巨鼇、長鯨之類,更是紛紛逃避,連看也不敢看了。

  ……

  李白寫完《大鵬賦》,感到從來未有的痛快。從少年時代以來,一直在心頭洶湧,而且越來越強烈的豪情逸興,現在終於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