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九四


  當我們贏時才有價值,輸了成為大家的笑話,輸贏讓我們焦慮、緊張,讓我們的思考被封閉了。

  為他人的評價而活,拼命壓抑自己的感覺,因此我們愈來愈焦慮、緊張、不快樂,不知道自己是為何而生,天天為輸贏而擔驚受嚇,這也就是存在主義所謂的「荒謬人生」。

  不能去除輸贏心態,便無法共贏。

  不能體認及接納自己的感覺,我們便無法克服輸贏的焦慮。

  覺得自己活在有條件的愛中,努力去給自己和他人無條件的愛,是克服輸贏心態最重要的修心步驟。

  能接受自己感覺的,才能接納他人的感覺。

  接納他人感覺是溝通最重要的基礎。

  溝通也是達成雙贏最重要的策略。

  但溝通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溝通常和說服混為一談。我們通常會把說服視為溝通,以至於常常溝通失敗。

  說服必有輸贏,溝通則是雙贏。

  瞭解他人的感覺,也能正確表達自已的感覺,沒有批評、諷刺,誠心誠意地想和對方取得共識,這種溝通才是雙贏的基礎。

  劉邦對大多事情的無心,使他的輸贏意念不致太強,也比較能忍受別人的批評,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相反地,項羽從頭到尾都很在意面子,他很重視他人對自己的評語,所以也一直顯得放不開。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劉邦是強者,項羽則是弱者。

  面對韓信和彭越的曖昧態度,劉邦不以自己為中心,反而能以同理心來接受張良的勸告,接納韓信和彭越的感覺,這也是他能成為最後大贏家的重要關鍵。

  早年張良便曾稱讚劉邦:「沛公殆天授也!」其所論及的便是劉邦重視自己的感覺、也接納他人的感覺、不把輸輸贏贏看得太重的特色。」也是這種心態讓劉邦能和天下諸侯共,而惟一該贏未贏的大輸家便是項羽了。

  ◎第九篇 大漢建國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九章》〗

  體道的統治者,一切順平自然,不預作成見,因此經常是無心的,目姓的意見,便是他最為關切的意見。

  善民的百姓固然要善待之,不善良的百姓,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使要想辦法善待他們,這樣有可以得到主體真正的善,也才是真正的德政。

  誠實的百姓,固然要信任之,不老實的姓,我們更得信任之,這樣才能使全體歸於信實,這叫作德信。

  治理天下的聖人,對任何人都應收斂謙讓,用其心,不用其智,質樸無欲,以心對待百姓,百姓自然會集中耳目的注意力于聖人的言行,聖人也會如同對待嬰兒般的給全體百性無限的關懷。

  擊敗頂羽後,天下複回一統,劉邦建立了中國史上最重要的王朝——大漢。

  直到會天,我們仍以「漢族」自稱,可見漢文明對我們的影響了。

  但當這個偉大王朝剛誕生之際,一切仍屬童蒙期,至充滿了無限生機,但仍不免危機四伏,統合及發展均面臨諸多問題。

  一向沒有什麼「意見」的劉邦,必須扮演著這個新時代的首任領導者……?」

  ◎第一章 劉邦稱帝

  〖劉邦乃依古禮,客氣地表示謙讓,眾大臣則執意支持。當然這只是表示劉邦德行的樣板戲而已,他心中巴不得趕快登上皇帝位。〗

  §掌握兵權,穩定領導地位

  垓下之役,劉邦陣營的主戰軍團,是韓信的30萬齊國部隊。

  項羽滅亡後,最讓劉邦擔心的便是這股力量。

  幸好韓信軍團中的兩大團隊——騎兵團司令灌嬰、步兵團司令曹參,都是劉邦嫡系班底。

  特別是灌嬰的騎兵團,在垓下之役功勞最大。

  獲得項羽屍首的五大將領,均屬灌嬰集團。

  戰爭結束後,劉邦下令各諸侯先返回自己封地,等候進一步評定功勞和分封事宜,因此大家都在極愉快的氣氛下,班師凱旋回到封國。

  張良、陳平建議劉邦以禁衛隊伺機奪取韓信30萬部隊的兵權,以免日後產生禍患。反正在灌嬰、曹參的協助下,只要劉邦親臨軍團中,要制住韓信並不困難。

  劉邦得知韓信總部在返回齊地前,準備先到齊國西南巡視,並暫駐營于定陶城中。

  於是劉邦率禁衛軍直奔定陶,假借勞軍而直入韓信大本營,奪其30萬大軍令旗。

  由於灌嬰、曹參均支持劉邦,韓信也不敢抗議,只保留直屬兵團指揮權,其餘的全很坦然地交付劉邦。

  劉邦承諾以韓信為楚王,齊地則將另有分派。楚地本來便遠大于齊,而且韓信又是楚人,所以韓信也很樂意地接受了。

  由於劉邦宣稱,這次行動只在確立劉邦在聯盟陣營中的領導地位,並不傷害韓信權益,反而給韓信幅員更大的楚地,所以並未引起諸侯們的恐慌。他們大多認為劉邦的奪權行為是善意的,而且也的確有其必要。

  臨江王共敖死後,由其子共尉繼任。共尉不向劉邦投降,劉邦乃派盧綰和劉賈率軍攻擊之,共尉兵敗被俘。

  項羽當年所分封的諸侯,除燕王臧荼一向保持中立外,其餘的不是滅亡,便是向劉邦投誠了。

  §登皇帝位,奠定大漢政權

  春正月,劉邦正式晉封韓信為楚王,統轄淮北地區,建都於下邳城。

  封原魏國相國、出身大盜的彭越為梁王,統轄魏國故地,都定陶。並下令大赦天下。

  這時劉邦其實已正式成為全中國的軍政領袖。但除了韓信、彭越、張耳、英布等大軍團領袖外,劉邦並未立即作分封天下的工作,以免落入當年項羽「為天下宰,不平」的禍端。

  這一下,各諸侯和功臣由於名分未定,更緊張了。劉邦卻認為天下局勢未穩,一切從長計議。

  為了讓政權趕快穩定下來,諸侯及各軍團將相聯名共請劉邦晉位為皇帝。

  劉邦卻表示:「我聽說皇帝之位應由天下最賢能之人擁有,否則只是空言虛語,得不到大家誠心支持,根本無法建立穩定的政權,反有害天下和平,所以我實在不敢負擔這個責任。」

  群臣則稱頌道:「大王出身于民間,起義抗暴秦,平定四海,還有誰能比您更賢能?而且天下有功的人都蒙您裂地封王,不正表示您是王中之王嗎?如果大王不尊帝號,如何讓天下百姓有安穩的信心!?為了天下和平,我們願意誓死追隨您、支持您。」

  劉邦乃依古禮,客氣地表示謙讓,眾大臣則執意支持。當然這只是表示劉邦德行的樣板戲而已,他心中巴不得趕快登上皇帝位。

  戲演完了,劉邦便向眾臣表示:「諸君若認為一定要如此,為天下百姓的利益,我也只好勉為其難了。」

  2月,劉邦在曹州濟陰縣的汜水北岸設壇,正式登位為皇帝。

  王后呂氏改稱皇后,太子改稱皇太子,並追尊已去世的母親為昭靈夫人。

  除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外,正式晉封韓王信為韓王,都陽翟,衡山王吳芮遷徙為長沙王,都臨湘,並正式承認中立的燕王臧茶的諸侯地位,粵王無諸也改稱閩粵王,統轄閩中地。

  劉邦正式遷都雒陽(洛陽故城),並斬殺被虜的臨江王共尉。

  5月夏,皇帝下令各諸侯及軍團進行裁軍復員工作,以恢復民生及生產作業的正常化。

  自述成功因素,摒除將領投機心態。

  不久,劉邦在洛陽的南宮,設酒宴款待各功臣和諸侯。

  席中,劉邦突然對大家表示:「各位諸侯和軍團將領們,相信你們都不會故意隱瞞我,我也很想聽聽大家心裡的想法。請大家來討論一下,今天我能夠贏得天下,而項羽卻失掉天下的主要關鍵在哪裡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