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九一


  因此他疏忽了韓信的「感覺」,對韓信和劉邦問本有的情誼視而不見,更且卑視之。他無法瞭解對早年挫折連連的韓信而言,劉邦的破格提拔有其重大的意義,不是單純的「利害安危」所能說服的。

  論點相當正確,熱情也夠真誠,遊說的技巧也十足功力,但蒯徹企圖以理性上的完美邏輯來克服韓信作為「人」的自然感情,最後的失敗也是不可免的。

  韓信和劉邦間可能產生的互動和權力之爭,原本可以順其自然而發展,或許這樣對韓信會稍有利些。但蒯徹的一番提醒,相信在韓信心目中激起了不小的漣漪,對韓信和劉邦間的自然相處也必產生不少變數。日後韓信之以悲劇收場,似乎是被蒯徹不幸說中了,然而蒯徹的遊說其實也對韓信後來的心態產生不小的影響。

  陸賈和侯會在遊說技巧方面也因為態度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結果。

  陸賈也是由理性的利害觀點來作遊說,立論相當客觀而實際,也頗得到楚國重臣的重視。因此以說客立場而言,陸賈的表現的確十分出色,然而惟一無法同意的卻是當事人項羽。

  陸賈一樣疏忽了項羽的情緒問題。

  從優勢打到劣勢,項羽心裡自然相當不平衡,但他再怎麼樣也不願認輸。因此陸賈這種堂皇的正規理由,對項羽的心理無異是種傷害。

  反之,侯公便頗懂得利用項羽情緒上的弱點,他不但沒有長篇大論的巧辯,而且從頭到尾都不替劉邦說話,甚至經常故意在言語上折損劉邦,這種態度對項羽而言是對他胃口的了。

  順著人性的自然,不迷失於自我的推論,正是侯會最成功的地方。

  據說為感謝候公的功勞,劉邦封侯公為平國公,但侯公卻躲起來不接受晉封,也不再和劉邦見面,真正做到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劉邦為表彰候公的貢獻,仍賜之一府邸,並題名日:「此天下辯士,所居傾國,故號為平國君。」

  但這位平國君卻從未踏入這府邸一步。

  ◎第三章 項羽之死

  〖項羽大聲朗笑後,舉劍自刎而死,王翳乃領先沖近,割下項羽首級。圍在旁邊的漢營將領也爭先恐後地前來爭奪項羽的屍體,因而發生嚴重衝突,甚至舉刀相向,互砍而死者達數十人。〗

  §固陵會戰,項羽再敗漢軍

  由於糧食嚴重缺乏,和談成立後項羽立刻下令大軍火速返回彭城,以補充糧秣襪。

  「急行軍到彭城,便可吃一頓飽餐!」

  項羽對饑餓的楚軍宣佈撤軍的消息,並希望大家提高效率以脫離困境。

  不過從滎陽到彭城,其間必須經過彭越遊擊隊出沒最多的地方。

  以昌邑為根據地的彭越雖經項羽親自追剿過,但他那敵出我入、敵人我出的策略卻使其實力絲毫不損,並且已有效截斷項羽西征軍的補給體系。

  如果硬是闖過彭越出沒的梁地,雖然距離彭城較近,但勢必會遭到不少麻煩。

  這對饑餓的楚軍可能會造成心裡的驚慌,楚軍的參謀人員因而不斷向項羽表示他們的顧慮。

  因此項羽決定先往南退入陳國,再行繞回彭城,雖然這段路稍遠,但卻安全得多。

  由此顯示項羽已喪失往日的霸氣。

  饑餓已成了楚軍最大的敵人。

  當楚軍到達陳城西北的固陵時,接獲了劉邦指揮大軍越過鴻溝、背約前來追擊的情報。

  項羽大怒,下令全軍在固陵部署。

  在後面追擊的劉邦聽說楚軍停了下來,也不敢冒進,便在固陵北方的陽夏城南方下營。由於這些地方全屬無險可守的平原,雙方可能會在此發生會戰。

  早在下令揮軍追擊楚軍的同時,劉邦便派特使分馳韓信及彭越處,要求兩人出兵共擊項羽。然而當他到達固陵戰場時,卻見不到韓信和彭越的軍隊。

  「看來我必須要單獨面對項羽了!」

  劉邦擔憂地和張良商量著。

  「我們必須盡全力一戰!」

  事到如此,張良認為劉邦絕不能逃避,況且這一戰不論輸贏都可以消耗楚軍的戰力,對漢軍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由彭城送來的少量援糧正好讓饑餓的楚軍可以先飽餐一頓,以便和漢軍一戰。

  能和敵軍會戰,一直是項羽夢寐以求的願望。

  憤怒加上興奮,楚軍展現了驚人的衝擊力。

  項羽身先士卒地在前面衝鋒。

  漢軍前鋒很快就崩潰,幸周勃的軍團全力阻擋,劉邦的中軍主力才得以安全退入陽夏城內。劉邦下令守城,並深築防禦工事而閉門不出。

  項羽雖率軍猛攻,但一時也奈何不了劉邦,眼見彭城運來的糧食又要消耗殆盡了。

  如果項羽能夠在這時候下令緊急退回彭城,不要管劉邦的態度,或許還有讓楚軍東山再起的機會。

  但項羽恨透了劉邦,發誓非斬下劉邦的頭顱不可,因此不顧士兵的饑餓,項羽下令猛攻陽夏。

  §漢軍陣營大集結

  楚軍攻勢雖然猛烈,但周勃軍團沉穩應戰,陽夏防線短期內尚不致有危險。

  劉邦和張良商議道:「我已通知了韓信和彭越,但他們顯然不打算來幫助我,怎麼辦呢?」

  張良答道:「此時楚軍已到了強弩之末,但君王從未表示如何和他們倆平分疆土,他們才會不願前來。君王若能表明將和他們共分天下,相信他們很快便會率軍來援的。

  「韓信被封為齊王是他自己勉強要求的,並非君王之本意,所以連韓信自己都不認為其齊王的位置已很穩定,想必心裡尚有很大的不安。

  「彭越目前幾乎控制了梁地,但早年君王以魏豹為梁王,以彭越為相國;如今魏豹已死,彭越希望成為梁王,但君王卻一直未正式任命他,所以他心裡也是非常不平的。

  「如今,宜將睢陽以北至穀城等梁國疆土全部封賜給彭越,將從陳以東到海之地及韓國原有疆土封給韓信。而且韓信是楚人,他也很想衣錦還鄉,君王若能和他們均分天下,並要求他們率自己軍團去攻擊項王,則楚軍很快便會被擊潰的。」

  劉邦立刻批准張良的提議,派遣特使帶著封疆的地圖,火速請韓信及彭越出兵助陣。

  果然韓信立刻親率大軍由臨淄南下。

  彭越的軍團也分批由昌邑出發,意圖截斷項羽返回彭城的後路。

  另外,劉邦也派遣劉賈的特遣部隊渡過淮水攻擊壽春,並派人引誘楚國大司馬周殷以舒城的兵眾叛楚,重新擁立英布。英布於是以劉邦盟友的淮南王身分重新統轄九江地區,並和劉賈軍共同北上至城父,準備由南方夾擊截斷項羽退路。

  項羽接獲各地不利的情報後,心中大為恐慌,乃火速向東撤軍,於十二月左右進入垓下。

  由於彭城的後退之路已為彭越截斷,楚軍能退到垓下,而不在中途受在襲擊已屬不幸中之大幸。

  垓下在今日的安徽省淮水北岸之地,有不少河流流經該地,形成了不少河溝及岩壁,十分有利於建構防禦工事。

  項羽這時不得不靠地利來防守了。

  一向擅長會戰的項羽,這次竟然主動放棄此一機會,看來項羽的確到達窮途末路了。

  垓下雖有少許食糧,但根本用不到數月,與彭城間的交通又完全斷絕,因此項羽的主力部隊已成了被重重圍困、完全沒有外援的孤軍。

  由於糧食的確不足,外圍的楚軍逐漸潰敗,有的甚至難忍饑餓地向漢軍投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