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
六一 |
|
§韓信登帥壇,漢王拜大將 當下,蕭何對劉邦解釋道:「那些逃走的將領只能算是普通將才,我們的陣營裡並不缺乏,但像韓信這種人才,稱得上國士無雙,正是我們最需要的,絕對不能流失。 「如果大王想長年在漢中當王,韓信可能還用不上,但如果想複出關中、爭霸天下,沒有韓信將很難完成這項任務。要不要留住韓信,主要還在大王自己的決定呢!」 劉邦:「我當然想回東方去和項羽爭奪天下,怎能一輩子鬱卒在這個地方呢?」 蕭何:「如果您有回東方爭霸的計劃,必須要能重用韓信,這樣子韓信才會留下來,否則他一定會再度逃亡!」 劉邦想起夏侯嬰當時的推薦,再對照蕭何此時的態度,只好勉勉強強地同意了。 「既然你們都這麼認為,我就答應以他為將領了!」 蕭何:「只是普通將領職位是留不住韓信的。」 劉邦:「那麼就拜他為大將吧!」 蕭何:「能夠這樣,是我們的幸運了。」 看見蕭何興致勃勃的樣子,劉邦也高興了起來,當場便下令要召見韓信,並拜之為大將。 蕭何又好氣又好笑,心想劉邦經常就是這麼天真,連拜大將如此重要之事都隨便而馬虎,因此他只得進一步講開了。 「大王一向怠慢而少禮,如今拜大將仍像是在使喚小孩子,就是這樣子韓信才會跑掉的。大王如果真的有心拜將,一定要確立他的權威。您應該找一天良時吉日,齋戒、設壇場,把所有禮節準備周全,讓大家能真正重視這件事。」 劉邦聽他講得這般鄭重,也只好答應了。 將領們聽說劉邦決定拜大將,都非常興奮,反正這本來就是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的事,賭一下總也沒有什麼不好。 在劉邦陣營中,最有資格成為大將的,應是周勃、灌嬰和樊噲。周勃穩重而寡言,樊噲忠誠度最高,兩人都猛勇而可靠,但顯然無統合大軍團的經驗。 灌嬰雖資歷最淺,領軍經驗卻較多,但策劃及安排大型軍事活動的能力則似乎仍有不足,因此誰都無法判斷劉邦屬意的是何人。 當劉邦宣佈韓信為大將時,大家都愣住了。九成以上的官兵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認識的人也搞不懂這個原本管理糧食的小官,怎麼能夠一跳數級,成為統率眾軍團的大將。 從外表看來,韓信雖長得高大,但其舉止斯文,一點也沒有馳騁戰場應有的勇猛氣勢。 只有蕭何從頭到尾微笑著參與這個儀式。 夏侯嬰也不時鼓掌稱好。 其他將領則心情複雜,有點失望,也有點松了一口氣,因為他們總算不必去承擔這個可能和項羽正面對決的責任。 不過最高興的人卻是劉邦,因為歷經好幾個月的沉悶和內心挫折,現在總算讓他有點熱鬧事可幹。大家都說韓信了不起、有點子,而劉邦最喜歡跟這種人在一起,或許此人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意見,解決他心裡的沉悶和挫折感。 劉邦一向沒有太多主見,他很願意接受別人的想法,只要講得有道理,他很快就可以吸收成為他自己的看法。所以,他特別喜歡有見地的人,而張良、酈食其會成為他的心腹之原因也在於此。 §韓信分析優劣,劉邦茅塞頓開 拜將典禮結束後,劉邦依禮節請韓信上坐;由於是第一次會談,劉邦在態度上也顯得嚴肅很多。 劉梆:「丞相好幾次向我提到韓將軍的才識,請問將軍有什麼計策可教給我呢?」 韓信自然也先客氣一番。接著他便很單刀直入地表示:「大王如今想東向爭霸天下,對象不正是項王嗎?」 劉邦:「是的!」 韓信:「大王自己判斷,在勇悍仁強方面,您和項王比較如何?」 劉邦沉思良久後,鄭重地表示:「我不如他!」 韓信進一步表示:「我也認為大王的確不如。不過,有些因素也不像表面上我們感覺的,請聽為臣詳細分析。」 劉邦自然表示同意。 韓信:「臣曾事奉項王,並出任軍事參謀,故對他的個性相當瞭解。 「項王勇猛無比,發起脾氣來,千人也擋不住他的威勢。但他主見很強,無法任用有才能的將領,是他最大的弱點,這種勇猛,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 「項王在接見賓客時相當恭敬有禮,頗能刻意表現其仁愛,而且言語及態度也頗和氣。每當部屬有疾病時,他常涕泣而特別賜以食物,但當部屬有功而應當封爵加賞時,他卻又顯得猶豫、不肯給予。像他這樣的個性,不過是婦人之仁。」 這些話,聽得劉邦頻頻點頭。 想起過去自己提出任何意見,都會馬上被項羽頂得一無是處,而現在劉邦卻這樣興趣盎然地接納自己的看法,韓信內心不禁產生一股溫暖的情感,也促使他更想侃侃而談了。 「不僅如此,項羽還犯了很多策略上的嚴重錯誤!」 「哦!是嗎!」 「項王雖然已稱霸天下,臣服了所有諸侯,但卻不在關中稱王,而急著回到彭城,表示他欠缺全國性眼光,對時局的掌握也不夠敏銳。」 「他背棄和義帝間的約定,無法客觀掌握政治情勢,封王的標準完全依據自己的好惡,顯示缺乏領袖風範;如此必會造成很多人心中的不平,徒然添增未來局勢混亂的變數而已。 「他驅逐各國原本的領袖,而以和自己關係較密切的將領頂替,又將義帝遷往江南;其軍隊所過無不殘破,百姓對之並不親附,只是害怕他的威勢罷了。 「項王的這種作風,雖名為天下霸主,其實反而大失人心,故其目前的強勢是很容易崩潰而轉為弱勢的。」 從來沒有聽過有人這樣分析過項羽的弱點,劉邦頓然又信心十足了,他幾乎完全接受韓信的講法。 「大王若要對抗項王,就必須採用和他完全相反的策略。如果能完全任用天下真正武勇大將,則沒有什麼是我們不能誅滅的;以天下城邑分封有功之人,則沒有人會不臣服我們的;以義軍的姿態東向爭霸,則沒有人會不想追隨我們的。這樣我們的力量便可以很快地聚集而成了。」 劉邦:「嗯,有道理!」 韓信更興奮了,恨不得馬上替這位新主人拚死效勞。 「何況項王更有一項嚴重弱點!」 「哦,怎麼講?」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