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五九


  ◎第四章 漢國的建立

  〖蕭何:「希望大王能在漢中先建立政權,招募賢人,並建立人民對王朝的信心;等完全穩定巴蜀後,再收服關中三秦統轄的地區,有這樣的實力後,再來和項羽爭奪天下。」

  「漢」在今天的四川省,和中原地方的關係不大。

  歷史上,中國人自稱漢民族雖源自于劉邦日後建立的「大漢文明」,但劉邦以「漢」自稱,卻是在項羽和範增的壓力下,相當心不甘、情不願地接受下來的。〗

  §劉邦被逼入漢中

  一聽說被分封為漢王,劉邦立刻派人瞭解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當知道巴、蜀、漢中的實情後,劉邦幾乎是氣瘋了。

  項羽明明是故意整他!士可殺不可辱,況且身為諸侯者。因此,他決定和項羽一拚死活。軍事將領周勃、灌嬰、樊噲等全力反對,因為以實力評估,這是場完全沒有勝算的戰爭。

  一向不太提意見的蕭何,也提出強有力的相反看法:「在漢中建立王朝固然險惡,但總比平白地犧牲性命還好吧!」

  劉邦:「憑什麼認為和項羽火拼一定是犧牲呢?」

  蕭何:「很明顯的,我們的力量不如他們啊!這樣去拚戰,是百戰百敗的,不是平白犧牲又是什麼?」

  「能夠承受一人給予的大恥辱,卻建立了萬乘之國的信用,商湯和周武王都給我們這樣的典範。微臣希望大王能在漢中先建立政權,招募賢人,並建立人民對王朝的信心;等完全穩定巴蜀後,再反過來收服關中的三個秦將統轄的國度,有這樣的實力後,才再來和項羽爭奪天下。」

  其實,劉邦也不過講講氣話而已。他一向務實而冷靜,連鴻門之辱都能忍過去了,自然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還去拚命。

  或許他只是想試試看部屬們的反應也說不定,否則大家都不想去,他就要成為真正的「孤王」了。

  既然大家反對火拼,自然有責任一起到關中去受難。所以他很快同意了蕭何的看法,宣佈接受分封,準備遠赴巴、蜀、漢中建立王國,並以蕭何為丞相。

  接著劉邦也以漢王的身分,賜給客卿軍師張良黃金百鎰和珍珠寶物二鬥,張良卻完全轉送給在鴻門宴中對劉邦盡了保護責任的項伯。劉邦另外還準備更多的禮物,令張良送去給項伯,希望他向項羽請求,將漢中盆地整個封給劉邦;而項伯也盡了這份努力,讓項羽很快便批准了這項要求。

  夏四月,各諸侯分別離開咸陽,前往自己的封國。

  §蕭何月下追韓信

  為了彌補劉邦心中的不平衡,項羽再撥出三萬多兵馬,讓他們跟隨著劉邦的直屬軍團進入漢中。

  其實,這段時間劉邦的表現極佳,不論在勇猛、容忍、氣度和形象上,均有上乘的演出。因此《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楚國和諸侯國間,因仰慕劉邦風範而跟隨入漢中者,高達數萬人之多。」

  大隊人馬,由杜縣之南,進入蝕中,打算由子午線進入漢中。

  張良跟隨至褒中,劉邦要求他先回韓王處述職,待取得韓王之諒解後,再入漢中輔助劉邦。張良也慨然答應,並暗中建議劉邦焚燒經過的棧道,一方面可阻絕外面兵力的侵入,一方面也可向項羽表示無意再回中原爭霸,鬆懈項家軍團的戒心。

  果然,範增派在跟隨群眾中的密探很快地向項羽密報這件消息,項羽也因而放鬆了對劉邦的防衛。

  大隊人馬攀登著3000多公尺的山脈,當他們進入子午線後,便必須在很多前人所造的棧道上行走。

  棧道是一種先穿鑿岩壁、再用圓木作支柱而建架成的人工通道,軍隊及輜重必須在其上行走。有些棧道的結構較弱,必須先動用軍力加以補強,有些則根本要拆掉重建,工程巨大又艱難。

  棧道的底下是千丈深谷,一不小心掉下去,便立刻粉身碎骨。尤其有些特別艱險的地方只容一個人單獨小心通過,所有的糧食、器具、武器都必須用人力一個個背過去。所有行人只能沿著山路逐步攀爬前進,那些體力不濟或過分粗心的人,往往消失在千丈的雲霧穀底中。

  接連幾日的行軍,不慎失足而死的人愈來愈多,軍中充滿著悲愁淒慘的氣氛。

  跟隨的兵士中,有不少人是居住在平原地區,其中有的是奉命而來,有的則是仰慕劉邦的領導風範,想要追隨他到漢中去創出一番事業。他們從未在山中生活過,第一次嘗到山居生活的困難,而陌生中的恐懼又最難讓人忍受:於是一大票一大票的人紛紛打退堂鼓,不告而別地從原路逃了回去。

  不久,逃亡的人數愈來愈多,甚至不少部將也跟著離開,讓劉邦的班底個個憂心忡忡的。

  劉邦倒顯得滿不在乎,他既不追捕逃亡者,也不追究監守責任,一副要走請自便的模樣。

  倒不是劉邦這麼大方,其實他也是束手無策的,只是既然不知道怎麼辦較好,便不如順其自然。

  心裡雖感焦慮和不愉快,白天卻又要裝出很有信心的樣子,於是劉邦一到夜裡便常要借酒來舒緩心中壓力。而部屬們對此事倒也相當諒解,並未多加勸諫;只希望劉邦能有更大的毅力支持下去。

  直到有一天早上,劉邦被一個惡報驚醒了。

  「丞相蕭何昨晚私自離去。」

  劉邦幾乎氣瘋了,同時也嚇壞了!

  「怎麼可能,連蕭何都逃亡了,我還能依靠誰呢?」

  失去了左右手,劉邦幾乎要完全崩潰了。

  沒幾天,蕭何又回來了,並且立刻向劉邦報到。

  劉邦又氣又高興,見了面馬上問道:「你怎麼可以逃亡呢?」

  蕭何表示:「臣不敢逃亡,臣是去追回逃亡的人啊!」

  「你去追誰呢?」

  「韓信啊!」

  「韓信?」

  劉邦對韓信倒沒有太多印象,只知道是個高大、斯文、相當擅長講道理的中年將官。

  對能言善辯、只會說道理的人,劉邦一向不太喜歡。他無法瞭解蕭何為什麼特別看重韓信。

  帶著一副無法接受的表情,劉邦期待蕭何對這件事情有所解釋。

  §忍辱負重,韓信登場

  韓信也是楚國人,他的故鄉在當時的淮陰縣,位於現在的安徽省境內。由於沼澤多,水源豐富,土地肥沃,生產力尚佳,因而淮陰是個還算不錯的小城市。

  不過韓信出身於沒落的士族,雖受過教育,家裡卻非常貧窮,也一直找不到較穩定的工作。

  他本來有意思進入公家機構,但因時局不穩,又缺乏人事背景,自然不容易找到空缺。後來他想棄文從商,卻又缺乏本錢和人脈關係,因此成為無業遊民,常在親戚朋友家到處白吃,使得很多人都不喜歡看到他。

  據說他曾靠下鄉的南昌亭長長期供應三餐,然而數個月以後,亭長的妻子實在受不了了,乃故意停止供餐。韓信不知,仍依照時間前往,卻發現沒有東西可吃。韓信知其意,便不再前往。

  但韓信其實也不知該怎麼活下去。知識分子的驕傲讓他無法成為乞食者,只好呆坐在淮水旁的橋下釣魚,用以打發時間,或許會有魚可吃也不一定。韓信似乎已到走投無路的地步了。

  當時橋下正有很多老婦人在作漂布的工作,其中有位老漂母看到韓信忍著饑餓而不肯乞食,十分憐借其骨氣,於是主動和他分食,一連數十日都如此。韓信非常感激,乃對漂母表示:「將來我若成功,一定來報答今日的恩情。」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