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五三


  尤其當他得知劉邦派軍扼守住函谷關口,更是暴怒不已,立刻派遣先鋒軍團的英布部隊猛烈攻打函谷關。

  雖然函谷關地勢險要,但項羽軍勢雄壯,守關將士又沒有接到劉邦堅守到底的指令,因此沒多久便和英布軍團妥協,讓項羽軍很快地進入了函谷關。

  函谷關兩邊皆是峭壁峻嶺,中間的道路相當狹窄,很多地方只容一輛馬車行進。劉邦軍如果真要據險而守,項羽可能要花上數倍的時間也不一定。

  相信這次的妥協項羽和劉邦必都曾參與才是,否則日後在鴻門的軍事會議上,項羽是不可能這麼輕易便放過劉邦的。

  即使如此,由函谷關到潼關,也就是正式地進入關中盆地,仍足足花了項羽軍兩天半的時間。

  眼前可以看到劉邦部署在灞上的大軍。

  到底想怎麼樣,項羽也不是很清楚,因此他暫時將部隊駐營在新豐鴻門附近。

  這時候劉邦在灞上的部隊大約有十萬,號稱二十萬;項羽率領的諸侯聯軍大約有四十萬,號稱百萬。不過其中項羽的直屬部隊實際只有十萬左右,否則他也不用急著去處理不穩定的秦國降軍了。

  面對項羽軍團到來,劉邦似乎一時之間還沒有想到如何應對的方法,雙方暫時對峙著。

  劉邦陣營中也有不少的楚軍。劉邦禁止他們搶劫,早已讓他們心裡很不平,此時再眼見項羽軍勢龐大,劉邦又擺出一副對抗的樣子,心中大為不安。這些人在衡量雙方實力後,自然「西瓜靠大邊」,急著想向項羽示好了。

  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於是派人向項羽密告:「劉邦有意在關中為王,並令子嬰為相,私擁秦皇室所有的珠寶。」

  這當然並非事實,否則劉邦也不用從咸陽撤離,駐軍灞上了。

  對情況仍不甚瞭解、也還無法掌握現況的項羽,聽完密告後不禁勃然大怒,乃下令全軍戒備,準備和劉邦一決雌雄。

  是不是真的非打不可,其實項羽也不那麼確定。只是他看到劉邦一副「贏家」的氣勢,心理實在覺得不平,因此必要時再打一仗,自然也沒什麼不可以。

  這時候最希望項羽開戰的是軍師範增,他比較項羽坑殺降卒和劉邦約法三章的兩個極端行為,便知道大勢已去了一半。

  憑形象,在關中地區劉邦已取得絕對的優勢。

  因此他主張乾脆殺了劉邦,而目前正好又有一個最好的藉口。他向項羽表示:「沛公在東方時是著名的貪財、好色之輩,如今入關卻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這顯然不是他的本性啊!這表示他志向不小,真的有意在關中自封為王。我們不如趁這個機會突擊之,以絕後患!」

  但項羽實在搞不懂劉邦這樣的作為有什麼偉大之處,也不懂範增到底在擔心些什麼?

  在項梁的教導下,項羽知道怎麼樣讓自己被士卒尊敬,成為他們的領袖,但他實在無法瞭解為什麼要對一般百姓——尤其是敵軍示好。對失敗者使用暴力,不正是贏家的權力嗎?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因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因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不少後世學者以這一章的辭文,指責老子貌似無為,內心卻重視陰謀之學,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

  這裡所說的微明,是說事情看來似乎微小,但依此會發展出來的趨勢則已很清楚了。

  可見老子所說的只是一個自然現象罷了,他並不去評價這種情形的好壞或對錯,只告訴我們有這麼一個物極必反。勢強必弱的經驗法則,值得我們特別去觀察。

  任何事物要收縮前,一定會先擴充之;將欲削弱時,必定先讓它感到強盛;將要廢棄以前,都會有提舉的現象;將由對方身上有所奪取前,通常也會先給對方些好處。

  這是種自然的現象——樂極生悲、否極泰來,體會這種道理,我們就不會迷失自我了。

  一個柔弱者若瞭解自然的道理並順應之,最後一定會強過一味想和自然對抗的強者。所以柔弱才是治國的根本,這就如同魚不能離開水池一樣,治國若不懂得順應自然之道,將來一定會亡國。刑罰等凶利的東西則應該備而不用,絕不可以用之來顯示自己的威力。

  在「道家」的世界裡,一切都不斷地在變。不停地在動,沒有永遠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弱者,輸贏隨時可能易勢。唯有懂得這種變動道理的人,才不會步入自以為是的錯誤中。

  但是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特別有力量時,常誤以為這將是一個常態,只要努力將是個永遠的贏家,這個世界為他而準備的,所有人也都是為他而活的。

  擊殺宋義後的項羽從此一帆風順,因而這種自我心態非常地旺盛。對他而言,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除了擋我者亡,也不會有什麼事需要他特別去關心。

  劉邦雖也有領導者的盲點,但他惟一的長處就是沒有太強烈的主見、只要聽起來有點道理,而且對方又表現得很積極時,他大部分都會接受。或許就是這樣,讓他避開了自己的盲點,反而比較能表現出順應自然的柔弱面。

  從大勢來看,劉邦力量雖遠不及項羽,但在作為全國性領導人物的氣勢上,兩者的勝負其實已經相當明顯了。

  ◎第二章 鴻門劍宴

  〖項伯於是起身表示:「一個人舞劍沒意思,我也來陪一段吧!」接著也拔劍配合項莊的舞劍表演,卻故意用身子擋在劉邦前面,讓項莊根本沒有機會接近劉邦。〗

  §戲劇性強的鴻門宴

  鴻門,在秦王朝京城咸陽的西北方,是個小型的臺地,和東南的霸上遙遙相對。

  項羽進駐新豐後,便在這裡設立大本營。而劉邦聽從張良勸告,親自到此來拜會項羽,發生了有名的鴻門劍宴。

  司馬遷的《史記》在這一段有相當特殊的描寫,文情並茂,幾乎比一般的小說還精彩;他的文學底子也在此表露無遺。

  其實這段記載的文學性重於史料價值,它將項羽、劉邦、范增、張良、樊啥等人的個性舉止,巨細靡遺地描寫得淋漓盡致,如同司馬遷本人在現場觀看的報導一般。

  由此可看出這件事在當時必定轟動一時,非常具有戲劇衝擊力,也必定有相當多的傳奇故事。日後考古學家在前漢古墓的後廳磚壁中,便發現有「鴻門之宴」的壁畫,也顯示這件事的重要性。

  §項伯報恩示警,張良仗義護主

  鴻門之宴的導引者是項燕的庶子,也就是項羽叔父輩的項伯。

  依《史記索隱》記載,項伯名纏字伯,然而他以「伯」為字的可能性似乎不大。因為古代中國人的兒子,一般都以伯、仲、叔。季相稱,譬如劉邦便被稱為劉季。項伯既是項羽季父(小叔父),稱為伯實不恰當。

  或許是輩份的關係吧2因為項梁這一輩能留下來的似乎不多,所以項伯便因輩份高而被稱為「伯」,如同現在的「歐力桑」通稱。

  項燕死後,項伯也和項梁一樣,在長老們的護衛下躲避秦軍,流浪各地。由於他是庶子,地位不高,生活上或許比項梁更淒慘些也說不定。

  史料中記載,項伯年輕時曾殺人,後來逃亡到下邳。由於盤纏用盡,又不敢暴露身分,加上官府追捕甚急,項伯幾乎已走投無路。

  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失敗的張良,此時正好也逃避到下邳城來。由於張良預先有逃亡準備,所以經濟情況較佳,加上長於交際,「地下」階層的流浪漢朋友頗多。

  張良膽子大,時常在下邳街頭散步,一方面可打聽消息,一方面則尋找抗秦的同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