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四六


  劉邦立刻拜酈食其為特使先行說服,劉邦則親率大軍隨後顯示威脅力,果然輕易地取得了陳留,使劉邦的軍團有一個較穩當合適的大本營。

  這次事件,酈食其立了大功,而且劉邦也發現酈食其之策劃能力和辯才無礙,是他原本陣營中所最缺乏的,於是進封他為廣野君。

  酈食其更推薦其弟酈商,酈商這時已集聚有四千餘人的小軍團在這附近活動。劉邦接納他,並封之為將軍,將陳留的部分軍團劃歸其指揮,負責陳留的守衛。

  酈食其則留在劉邦營中幫忙規劃,並作為聯繫諸侯的使者,以遊說各諸侯配合劉邦的軍事行動。

  安排好陳留的防務及後勤事宜後,劉邦以時間已不多,不敢停留太久,便率軍團繼續西進。

  §張良歸隊,劉邦如虎添翼

  三月,劉邦率軍攻打開封,以防務堅固,久戰未下,乃捨棄開封,再往西進軍。

  秦將楊熊率軍前來抵擋,雙方會戰于白馬,楊熊不敵,往西撤退,劉邦火速追擊,再會戰于曲遇東側,終於大破楊熊軍,楊熊直接退入滎陽。不久,秦中央政府以楊熊有辱皇命,派使者捕斬之,並以副將代其職。但經過這些戰役,潁川一帶的秦軍防務削弱不少。

  四月,進入初夏季節,劉邦在兵力和補給上頗有收穫,因此決心急速向西推進。但鑒於滎陽、敖倉一帶防務頗為穩固,劉邦乃將軍隊帶向稍南方的穎川一帶,並佔領穎川郡治翟陽。

  到此為止,劉邦的西進軍事行動仍顯得漫無章法。雖然有酈食其的協助,但到底僅限於外交上,至於軍事的整體規劃,劉邦一直缺乏真正的幹才。

  但劉邦還是夠幸運的,就在這緊要關頭,張良歸隊了。

  穎川附近正是以前韓國的大本營。

  離開項梁和劉邦後,張良一直以重建韓國為職志,於是在這裡打遊擊。

  由於情報資訊活潑,和從《太公陰符》中領悟出的策劃道理,讓他發揮不少以寡擊眾的成績;但大致來講,張良在韓地的經略並不算成功。能想、能講的不一定做得到,張良對自己執行上放不開、又常過分焦慮的情緒,非常不滿,但要完全掌握自己似乎並不容易。

  「沛公在帶兵上,的確有他的一套。」

  不過,張良也很快看出,劉邦在進軍關中這樣龐大的軍事行動上缺乏規劃。

  「為什麼不集中全力,向關中挺進呢?那裡摸摸,這裡跑跑,雖說是為了糧秣,也不用如此浪費時間啊!如果讓項羽搶先進入關中,才真是不值得呢!若真是那樣,日後沛公將只能成為項羽麾下一個小集團而已。」

  這個時候,正好有另外一旅趙國軍團,由一位叫作司馬卬的將軍率領,也前來攻打穎川地區,並打算在此渡過黃河北岸攻打關中。

  劉邦居然主動和司馬卬合作,攻擊洛陽東邊地區,並和前來迎戰的秦軍會戰於洛陽城的平野,劉邦等不能取勝,乃往南撤退到輾轅關上。

  張良實在無法忍受劉邦這種毫無目標的戰略,便將遊擊隊交付韓王和韓國將領們,隻身前往劉邦營地。

  劉邦見到張良,真是高興極了,尤其是張良對全盤戰略提出的的觀點,更讓他茅塞頓開。

  劉邦想:乾脆把全盤規劃全委託給張良,自己只要依照他的計劃行動便可以了。

  對劉邦的信任以及過分熱情的表現,外表冷靜的張良,內心一定非常感動,他暗下決心要一輩子為劉邦的知遇奉獻心力。

  雖然劉邦的出身不高,但他現在的地位已和項羽平行,成為叛軍集團的兩大領袖之一。因此這樣毫不擺架子地承認自己的無能,的確讓身為智囊的張良感觸良多。

  張良勸告劉邦,不必在穎川逗留了,將這件工作交給司馬卬即可。劉邦的主力部隊宜急速西向,攻打主要目標關中。

  §寬宏戰術,秦軍喪失戰志

  張良建議劉邦先行南進,因為南方的諸小城守備較弱,容易攻陷,可以增加自己的聲勢。

  劉邦和司馬卬很明顯打算強攻函谷關,張良卻不贊成這種硬碰硬的策略,他不想和擋在函谷關前的章邯軍團敵對。

  「那是項羽的工作,沒必要跟他搶!」

  「回避函谷關,改道攻打武關吧!」

  這條途徑,均屬原韓國境內,張良對此比較熟悉。

  二世皇帝三年夏六月,劉邦的主力部隊南下,和南陽守將齮的部隊戰於犨東,結果劉邦軍獲勝,秦將退入宛城,準備堅守。

  劉邦想起在開封時浪費了不少時間,因此這次他也準備放棄宛城,急速西行。

  「不可以,這樣太危險了。」

  在後方幕僚營區的張良,聞訊立刻趕來阻止。

  「沛公,我們雖急著入關,但目前擋在前面的秦軍尚很多,並且是據險而守,如果這樣輕易的跳過宛城,萬一前面發生苦戰,宛城的秦軍傾巢而出,從後面截斷我們的後勤路線,甚而夾擊我們,而前面又有強大的秦軍,這將使我們陷入空前的危機中。」

  劉邦於是下令全軍暫時駐營,等到晚上再命令全軍偃旗幟,暗暗地偷偷回到宛城旁邊佈局。到了破曉時刻,劉邦軍隊已將宛城團團圍住了。

  由於宛城原屬韓國領域,城中有很多人皆與張良相熟識,所以當南陽郡守決定死戰時,大多人皆不表贊同。

  郡太守舍人陳恢便勸告郡守不要急著求死,應先謀求以談判來解決此危機。

  陳恢透過張良介紹,晉見劉邦表示:「我聽說足下和楚懷王曾有約定,先入咸陽者為關中王,如今足下卻盡全力來攻打宛城,宛都的城牆連綿數十裡,要完全攻陷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其吏民自以為投降必遭到重大傷害,那麼他們一定不管怎麼樣都會堅守城池,足下勢必非硬攻不可,這樣子兵士的死傷必很多,雙方將是兩敗俱傷。如果想跳過宛城不管,宛城的守軍必會隨足下之後追擊,不但會使足下咸陽之約因而耽誤,後面又有追兵的危險,這對足下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我站在足下的立場作規劃,不如設法讓宛城的太守投降,再將他封為侯,使他能站到已具優勢的楚軍陣營上,那他一定會非常高興,反而能替足下留守住宛城,保持後援路線的暢通。

  「更重要的,足下還可以將宛城吏民併入您的征西軍團中,讓這條路線上的秦國守將有前例可循,每個人都爭相開門迎接您,西征之路不是暢通無阻了嗎?」

  劉邦最喜歡這種不必太辛苦、卻可能更有效的策略,因此非常同意陳恢的看法。

  他晉封南陽太守齮為殷侯,讓他可以成為楚國陣營的大將,不但保守了生命、地位和權勢,並且繼續留守宛城,不用調動職位。使者陳恢也以促合有功,賞封千戶之邑。

  這樣好的條件,自然讓一路上的秦國守將均無心再和劉邦敵對。當大軍到達丹水時,秦國的高武侯鰓、襄侯王陵也主動投降,王陵日後更成為劉邦陣營的嫡系大將領之一。緊接著,胡陽城、析城、酈城均不戰而降,劉邦也下令部屬不得掠劫秦國城池,因此西征軍團非常得到秦國軍民的歡迎。

  「這麼容易便可以攻陷關中嗎?」

  連劉邦都對自己的運氣之好,及策略運用的高效率有點不敢相信。

  其實,秦軍的迅速崩潰,除了招降策略運用之正確外,最主要是因為咸陽城的秦王室內部已產生了劇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