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一七


  不能靠關係及家族地位的,就必須靠自己建立的「知名度」。由於資訊管道不發達,一個人的「裡子內在美」不易為人所瞭解,即使被公認為隱士級高手的,也需有同集團長老或友人相互推薦,比較能有出線機會,像姜太公和管仲等便是。另外,東漢末年荊襄一帶清流派名士對臥龍(諸葛亮)及鳳雛(龐統)等的刻意經營,也算是此制度的延續。

  「內在美」比不上的,就得靠外表來建立知名度了。當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長相要引人注意,除了好看以外,最重要的是有特色。因此相人學、相面學、相骨學自古以來便很發達,一個人若能合乎相術中的「上相條件」的話,出人頭地的機會便要比別人高了。

  對劉邦來講,最能夠幫他建立知名度的,便是他的長相。他不僅長得好看,而且身上有不少異相。

  《史記·高祖本紀》中,有如下記載:

  高祖為人,隆准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72黑子。

  隆准的意思是鼻子高挺,兩頰端正,這的確是具有高貴美男子的長相。

  那龍顏又是什麼呢?文穎在《集解》上詮釋道:「高祖感龍而生,故其顏貌似龍,長頸而高鼻。」

  換句話說,劉邦除了鼻子高外,便是頸子長了。頸子長的人大多長得較高。楚人身材一般屬中低程度,高的人不多,所以會特別顯得鶴立雞群。但劉邦有多高,正史上卻無正式記錄。《河圖書》上記載:「帝劉季口角戴勝、鬥胸、龜背、龍股,長7尺7寸。」

  古尺的7尺8寸,約在176公分到180公分間,對古代的南方人,算是高(身兆)身材了。

  鬥胸是胸部挺直,龜背則指背脊硬朗,龍股則表示手腳長而有力,幾個因素加起來,的確是相當有精神而意氣煥發的樣子。

  鬍鬚更是相貌的重點。

  古人大多留有鬍鬚,鬍鬚長得長又好看的,通常有「美髯公」之稱。光這一點,有時候便可讓人肅然起敬了,可見鬍鬚對古代男子的重要性。劉邦的美須髯,不但可使他顯得更高貴些,而且少年老成,看起來也比較可信賴。

  但最具有特色的異相,應屬左股的72個黑子,黑子便是黑痣。不過,我們當然不應認為劉邦的左腳有72個大小相同或相似、排列整齊的黑痣,如果確是那樣子,那可真是天下奇跡了。

  神秘主義卻又帶點統計科學的「相人術」,有很多地方也是屬牽強附會的。如同大家樂盛行時,不少人看炷香掉下來的煙灰,去猜測鬼神對得獎號碼數字的指點一樣,經常都可以依自己意思各自解釋,看誰比較內行,便較有可能猜得對。

  劉邦左腳的黑子也一樣,那可能是一堆胎記,加上幾個黑痣及斑點。反正在中國的古相學中,72是個大吉祥數。

  小時候,或許某個對這方面較有研究的村人,偶然發現了劉邦身上的黑子。一些喜歡討論異相的三姑六婆,便牽強附會的將這些黑子湊成72個數,來製造讓人驚奇的馬路消息。他們閑來無事便找來這個俊俏的劉家小寶寶,大家一起幫著數。

  「這個算,這個不算,要這樣數才對。」

  「不是這樣子啦,這個不算,那個才算啦!」

  意見總會有很多的不同,到最後總能湊到72個,「傳說」中的異相,便被定案了下來。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劉家這位「異相」娃娃的知名度,也跟著傳開了。

  在這樣的氣氛下長大、大家爭著溺愛的小劉季,長大後又有異相知名度,自然不可能成為一個乖乖牌的「莊稼漢」了。

  §浪蕩個性,反奠定成功條件

  長相多少是由遺傳的,劉邦長得體面,相信劉家老大及老二,也不會差到那裡去。只是在當時的環境裡,劉邦的成長條件要比哥哥們好得太多了。

  農夫家的老大、老二,有時候甚至老三,都是從小便必須陪老爸下田工作的。即使在家裡,也逃不掉要作些較輕鬆的雜務,成天忙這個,忙那個,加上日曬雨淋,土頭灰臉,怎麼看也不會「上相」,更不可能有時間去打知名度,也不會有太多的朋友及人脈關係了。

  這方面劉邦就幸運多了,老四的他,天生便不用有太多工作。由於出生得晚,父親的經濟能力也比較好一點了,做不做「工」,都不再差他一個人。加上從小受到照顧較多,尤其腿上的胎記在鄉人的相傳下,劉家大大小小對這個么弟都必須另眼看待了。

  較有時間又不用工作,自然可以仔細打扮一番,鬍鬚要整理得配合臉形,穿著也要有一套。劉氏兄弟的底子可能差不多,但經過自己的「形象包裝」,老四看起來的確是英俊體面多了。

  在「愛」的環境長大的孩子,通常都會較寬容而且有自信,交友方面也表現得較傑出。但縱容過度的孩子,可能會自認是「天之驕子」而浪蕩成性,好嬉遊並且懶得工作,變得較不負責任,這些優點和缺點,的確都可以在劉邦的身上發現。

  很多史學家認為劉邦出身於農家,加上天性懶惰、好玩,所以只是位在社會中混混的小文盲,其實,劉邦是受過教育的。《史記·盧綰列傳》記載:

  盧綰者,豐人也,與高祖同裡。盧綰親(指家人),與高祖太上皇(指劉邦父親)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正好有同伴,家庭經濟情況也還過得去,又沒有特殊的工作壓力,兩家的長輩或許都覺得有意思,便送他們共同去接受教育。我們很難瞭解劉邦受教育有多少,但由他日後的表現可以看出,他也絕非不學無術的文盲。在鄉村地區的年輕人中,劉邦的確是位幸運兒。

  《史記》中還描述其個性如下:

  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這的確是在寵愛中長大孩子的寫照,雖然吊兒郎當,有點像「不肖子」,但卻還算善良、有氣度。這種環境長大的年輕人自然不喜歡辛苦無聊的莊稼工作,只要有機會馬上會偷懶往外跑。

  §率性豪放,廣結四方善緣

  父兄們對這種行為雖有點小埋怨,或許更擔心他長大後會成為好吃懶做的「浪蕩兒」,因此經常會給予些責備。但總是最小的么兒,幹不幹活也沒有太大關係,何況他也是家中惟一有點學問的人。

  在豐邑這種鄉里中,有學問已算是「大人物」了,而且劉邦還是左腿有72個黑子的異相兒。

  被驕寵的孩子通常有兩種發展,其一是變成軟弱而缺乏獨立的「溫室花朵」,另一種則正好相反,成為天不怕地不怕,不太計較,有點什麼都不在乎的「浪蕩兒」。很幸運的,劉邦個性的發展屬￿後者。

  不必幹活,有的是時間,手頭上雖不是很寬裕,但比別人松得多。沒吃過苦的孩子,花錢較大方,所以更受人歡迎,跟在旁邊起哄的嘍囉兵必然不少,人多勢壯自然喜歡往熱鬧的地方鬼混,沛縣的縣城便成了「劉季黨」經常出沒的地方。

  党人多,人力資源豐富,不管做什麼事都較方便,加上劉邦個性豁達,輸人不輸陣,為了「面子」什麼也可答應下來。所以沛縣的低級官吏也特別喜歡和他打交道,疑難雜症只要劉老大肯拼,喊得動的地方倒不少。所以在沛縣「打混時期」,劉邦倒是腳踏黑白兩道,還算是滿風光的。

  知名度打開了,連中上層官員都不得不對他另眼看待,因此人脈關係愈來愈廣,對劉邦日後創業幫助最多的兩個重要班底頭子——蕭何和曹參,也都是在這段期間認識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