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一四


  §漁陽戰鼓,各地方動亂又起

  二世皇帝元年7月,終於發生了漁陽縣守備隊長陳勝和吳廣在楚地所發動的軍事叛變。

  陳勝及吳廣均為穎川郡(今河南省)人,陳勝企圖心強,並頗富膽識及組織力,只是身處亂世,家道貧窮,以致難以為生,年輕時有一度還淪落到為他人雇作臨時的耕種工人。

  據說有一天,陳勝心血來潮,在田埂上發呆甚久,慨然對周圍的雇工同伴表示:「他日如果能得志,切勿相忘。」

  旁邊的雇工不禁取笑道:「我們這種替人打工的,吃飯都有問題,哪還敢奢想富貴呢?」

  陳勝卻搖頭表示:「哼!像燕雀這種小鳥,哪裡能體會鴻鵠飛翔萬里的雄心壯志呢?」

  不久,陳勝找到了從軍的機會,當時局勢已不穩定,或許軍中較有發展機會。可是二世執政以來,軍隊大多配屬去作監督流放罪犯的工作,陳勝也被編入這樣的戍衛小組。由於陳勝組織力強,工作分派敏捷有序,成效頗佳,很快被提拔為守備部隊的小隊長。

  這段期間,他結識一位非常重要的夥伴,即同為穎川郡人的吳廣。吳廣為人豪爽,善待部屬,在部隊中聲望頗高,陳勝極欣賞吳廣的個性,吳廣也很欽佩陳勝的能力,兩人乃結為莫逆之交。

  這次他們同時奉命押解一群工役,將糧食送到安徽蘄縣附近的工地。但當他們到達江蘇大澤鄉時,遇上了傾盆大雨,道路全為洪水淹沒,車人皆動彈不得,被困住了好幾天。如果他們無法依限期到達目的地,以秦國刑法可能被判處死刑。

  陳勝眼看已不可能如期趕到,便和吳廣密謀商量:「去也是死,逃亡也是死,與其等死,不如揭竿而起,幹個痛快吧!」

  兩人雖決定就地起義,問題是該如何說服跟隨著的這批兵士和罪犯呢?

  陳勝向吳廣表示:「天下由於秦王朝的苛政已受了不少苦楚,我聽說二世皇帝原為始皇幼子,根本不應當上皇帝,應當繼承的人是長公子扶蘇。扶蘇由於進諫,和始皇意見不和,被派到邊疆為監軍。據傳扶蘇本無罪,是二世為了奪權陰謀殺害他的,很多百姓都風聞扶蘇賢明,希望由他繼大統,但民間也有很多傳說他並沒有死,潛藏起來等待機會而已。另外,楚將項燕曾數敗秦軍,十分愛護部屬,因此軍團潰敗後楚人都憐惜之,也有人認為他沒有死,而且轉入地下活動,隨時準備抗秦。如果我們假借他們的名分起義,一定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持。」

  吳廣同意陳勝的看法,但他們只是小隊長,還有一個總領隊的秦國官吏在,如果殺害他,由陳勝來領導,又如何讓部屬和流犯能相信他們呢?

  吳廣建議先在魚腹中塞入用丹書帛寫的「陳勝王」三個字,再教士卒們去買魚烹食。果然在剝開魚腹時發現此丹書帛,士卒們都以為是天意,私下傳開,認為陳勝一定是不平凡的人物。

  吳廣又派人晚上跑到土地公廟,藏在草叢中,看到有人來便假裝狐狸的叫聲,並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士卒皆感驚訝,對陳勝不得不另眼看待。

  但這時候的陳勝反而假裝一無所知,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讓人更覺得有神秘感。

  在檯面上演出的大多是吳廣,建立士卒對陳勝的信心後,接下來的工作便是除掉總領隊的秦國將尉了。

  吳廣故意用酒灌醉將尉,並在他面前挑釁,表示將帶部屬逃亡,還故意口出惡言侮辱。將尉一氣之下,在眾人面前表示要鞭打吳廣;吳廣反奪其鞭,將尉拔劍而起,吳廣奪其劍,並當場刺殺之。將尉的兩位助手大驚,欲逮捕吳廣,陳勝隨即奮起,格殺了兩位助手。

  由於一切都在大庭廣眾前發生,看不出有何陰謀,加上吳廣人緣好,大家都同情他,因此都以為這是將尉不對所造成的臨時性悲劇。

  §揭竿起義,天下風起雲湧

  大禍既已釀成,陳勝當眾宣佈:「諸位,我們因為碰到大雨,已不能如期趕到工地,依秦法將被斬殺。即使不被斬殺,據說做苦工而死者,十有六七,如今又發生這件意外慘劇,看情形必連坐而非死不可。白白賠上一命,實在不值得,壯士不死則已,要死也要轟轟烈烈的,王侯將相本無種,大家跟著我起義舉大事如何!?」

  吳廣早在部屬中安排幾位自己人,立刻大聲附和,由於剛剛才發生命案,群眾情緒激奮,也因而跟著起哄,集體叛變之協議很快便達成了。

  這時,陳勝才提出他已苦思甚久的計劃,假冒扶蘇及項燕之名,向全國各地發出檄文,要求聯合共同反抗秦政。不久,便有武臣自立為趙王、魏咎自立為魏王、田儋自立為齊王;儼然已恢復統一前的情勢。其中影響日後局勢最大的,是在沛縣起義的劉邦集團,以及在會稽郡起義的楚國貴族後代——項梁和項羽集團。胡亥即位一年不到,叛軍已遍佈全國各地了。

  這些叛亂中,聲勢最大的便是楚地。楚國原屬分權國家,各地的武裝力量相當獨立,因此當年項燕的聯合部隊被王翦擊潰時,靠近東方江南地區的楚國部落幾乎仍完全保持住他們的兵力,只是那時候的秦軍實在太強了,使楚國各部落不敢隨便反抗。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以來,楚國東方一直便是最不穩定的地區,甚至在秦皇室最強大的時候,該地區的民間已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讖言,表示即使剩下最後東方的三族部落,最能夠攻滅秦國的仍然是楚國。

  陳勝便是利用這種氣氛起義的,他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首先攻佔了大澤鄉,再攻蘄縣,繼而北上攻略陳城。這時候已彙聚有兵車六百乘,千余騎兵及步卒數萬人,聲勢浩大。陳城的父老向陳勝建議道:「將軍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最好是能有一個積極政治目標。我們既在楚地起義,何不以恢復楚國社稷為號召,並且立為王。」

  陳勝同意他們的看法,但以自己不是楚人,不宜直接稱為楚王,乃號作張楚王,意即欲張大楚國也。

  但陳勝集團和楚國關係不深,很難得到各地楚部落之支持。因此便將大軍向北移動並進入齊地(今山東省),並殺害了不少地區郡丞,統合了齊地的各組叛軍和糧草後,便打算西向攻擊咸陽。

  當陳勝將力量往北移動時,楚國有兩股力量,在短短期間內便也頗具實力了。

  一股比陳勝更具破壞力及威脅性的力量,是有位自稱為楚國東方部落領袖,也是當年楚國聯合部隊總司令項燕的兒子——名字叫作項梁的人。他帶著他的侄兒項羽,起兵于江蘇的吳郡,並且擊殺了會稽太守,楚地東方一帶的部落領袖幾乎全部響應,聲勢之大為全國之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