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劉邦大傳 | 上頁 下頁 |
四 |
|
◎第一篇 秦帝國危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 水盛在任何器皿裡,都不能太滿,太滿了便會溢出來,所以在滿了以前,最好便停止增加水量。 刀子能用便可以了,如果磨得太銳利,用起來雖較順手,但容易折斷,無法長保。 一個人擁有太多的財富、太高的權勢,會遭到別人的覬覦,自己也常因太驕傲而陷入奢靡,反而無法長期保有財富。 由於富貴是一頂危機的警示,因此最需要韜光養晦、謙虛退讓,如果反而以自我炫耀而驕人,那就要自招禍患了。 自然的道理,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以功成、身退,乃天之「道」也。 ◎第一章 虎狼之國 〖秦昭襄王晚年,發動了一連串毀滅性的恐怖戰爭,特別是長平之戰,坑殺了42萬趙國軍隊最為殘酷。前後50年間,中原三強韓、趙、魏之兵力損傷高達百萬,壯丁減少一半以上。〗 §鹹魚翻身,異人入主秦政 秦孝公變法,使秦國國勢暴漲。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更力行擴張政策,使這只僻居岐雍邊區、原本見棄于中原國際舞臺的睡獅,突然咆哮了起來,數十年間,便成了國際間各諸侯聞之色變的虎狼之國。 從尋找不到規劃經營人才,因而瀕臨解散的中小企業,一躍而成天下有志之士爭相投效的理想國,秦國成功的速度令人訝異。最後一統天下的秦王政,便是秦昭襄王的曾孫。 秦昭襄王在位56年,原立的太子,在第40年時先他而去世,因此改立次子安國君為繼承人。 安國君原本並非嫡長子,身份也不被特別重視,因此,他有一個名叫異人的兒子,在秦國的宿敵——趙國——當人質。 安國君有子20餘人,卻無一個是嫡傳的,庶長子子僕並不被寵愛,因此一時之間無法決定繼承人。而最受安國君寵倖、在後宮影響力也最大的華陽夫人也沒有兒子,所以安國君並未積極去建立儲君。 長平之戰後,秦趙關係趨向緊張,異人也遭到趙王室刻意歧視,流落街頭,因而結識了到趙國京城邯鄲作生意的陽翟大商人呂不韋。 §看貨可居,不韋識珍寶 呂不韋認為這是空前奇貨,乃決定在異人身上進行大投資。 首先他採用銀彈攻勢,讓華陽夫人接受異人,並收之為養子,再買通趙王室派來監視異人的特務,協助異人私自逃回秦國,以正式成為安國君的繼承人。 由於華陽夫人是楚國人,異人乃改名為子楚。 當初呂不韋發現異人之身份時,為表示籠絡,曾將自己最美麗的小妾轉嫁給異人。這位小妾在昭襄王48年客居邯鄲時產下一子,取名為「政」,也就是日後統一六國的秦王政。 據《史記》記載,這名小妾在嫁給異人時,原本已懷有身孕且其出身也只是府中之歌妓。而呂不韋所以作此安排,乃欲偷天換日,使自己的後代成為秦王室的繼承人,司馬遷並以此推測秦始皇應為呂不韋的私生子。 這樣的說法日後充斥在中國的正史和野史中,有些史學家更因而認為這是造成日後秦始皇個性扭曲、暴虐無道的主要原因。 但若以較客觀而務實的科學眼光視之,這件無頭公案著實令人費解。這種事即使是真的,也是只有當事人才可能知道的枕邊秘密,寫史的人又是如何確認證據的?依筆者猜測,這個說法比較有可能是漢朝文人為醜化秦始皇,故意製造出來的謠言。 由於秦始皇的生母出身低微,又是位歌妓,性生活方面或許較不單純,而且她曾是呂不韋的小妾,加上日後和謬毐間的不倫事件,使漢代文人據此判斷秦始皇有可能也不是異人的親生子。不過,懷孕的時間很容易算得出來,異人身旁也必有服侍之人,呂不韋應不致如此大膽才對。 秦昭襄王在位56年去世,安國君繼位,是為孝文王。這時候他已是位體弱多病的53歲老人了。因此在辦完昭襄王隆重又繁雜的葬禮後,第三天竟然也一病不起,於是子楚(異人)接繼王位,是為莊襄王。當年呂不韋奇貨可居的大投資,終於開花結果。 §軟性兼併,奠下統一基礎 早年,莊襄王曾和呂不韋相約,若能為秦王,必和呂不韋共享政權,這也是呂不韋以商人的投資眼光所設定的合夥契約。因此莊襄王即位後,便任命呂不韋為宰相,封文信侯,擁有洛陽地區十萬戶的食邑。 秦昭襄王晚年,在范雎及白起的策劃指揮下,發動了一連串毀滅性的恐怖戰爭,特別是長平之戰坑殺了42萬趙國軍隊最為殘酷。前後如年間,中原三強韓、趙、魏兵力損傷高達百萬,壯丁減少了一半以上。因此不論聲勢或實力,至少在中原地區,秦國已取得絕對優勢。 只是自從秦惠王任用張儀以來,秦國執政當局用了太多詐欺和恐怖手段,是以當代文人和後代史學家,對秦國這段期間的國力擴展普遍評價不高,常以「虎狼之國」稱呼之。 莊襄王即位,呂不韋主持大政,基於長年行商經驗,使他對各國的政情和地理有較多瞭解,因此在推動國際擴張路線的決策上較有把握。但是呂不韋主張採行和平攻勢,反對恐怖的屠殺手段,較偏重土地的兼併而非殲滅性的聲勢戰,這可能跟他的商人性格有關。 莊襄王元年,呂不韋利用東周王室陰謀煽動秦王室內部政變之傳言,趁機派軍隊攻破周王室的最後據點鞏都,東周王室正式滅亡。河南、洛陽、穀城、平陰、偃師、鞏都、緱氏等七邑,併入了秦王室之版圖。 指揮這次作戰的將軍蒙騖,更乘勝攻佔韓國軍事重鎮成皋和滎陽,取得了日後可以直接攻打中原三諸侯的攻擊發起據點,韓國至此已名存實亡。 隔年,蒙騖又在呂不韋授意下,大幅擴充秦國的版圖,魏國的高都和趙國的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個城池相繼失陷。 莊襄王三年,呂不韋再派將軍王齕併吞韓國的上黨地區,並將狼孟等三十七城合併,成立直屬于秦王室管轄的太原郡。 莊襄王只在位三年便去世了,由太子政繼任為秦王。由於當時政只有13歲,便由呂不韋攝政,改稱宰相為相國,秦王政更尊稱呂不韋為仲父(依照齊桓公對管仲之尊稱)。 呂不韋的國際主義,不但盡力擴充秦國版圖,更大量引進外國食客,組成了空前龐大的外籍政團,使咸陽成為標準的國際化都市。 據說呂不韋家僕多達萬余人,食客也有三千多,其中更不乏經國濟世之能臣,例如蔡澤、張唐、甘羅、李斯等名士。 為了使咸陽成為中國未來的文化重心,呂不韋更不惜以重金延攬學者,著手編纂傳世的經典名著《呂氏春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