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
一三 |
|
清軍的佈陣戰術大顯神威。這次戰鬥戰果輝煌,共計燒毀、擊沉鄭軍大炮船、火鳥船等各類船150只,繳獲鳥船等各類船35只,燒殺敵將軍、提督、總兵、副將等高級將領47員,遊擊以下一般將領300余員,焚殺及溺死敵兵計112萬餘人。鄭氏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劉國軒見力不能支,率殘部乘船北向吼門逃回臺灣。防守娘媽宮炮城的鄭氏將軍楊德等,見孤島無援,便卸甲棄戈,出海請降。施琅又遣人持令箭分別招撫各島嶼的官兵,令其剃髮,造報名冊。共招降官員165人,士兵4853名,因此,澎湖等36島嶼皆被攻克。清軍方面連日海戰,水陸軍兵犧牲329名,負傷1800餘名。 施琅於六月二十六日上疏報捷。閏六月十八日,康熙接到施琅奏疏非常高興,立即召學士將這一喜訊告知八旗諸王大臣、侍衛各官。二十九日降旨嘉獎。 澎湖激戰,全殲鄭軍主力,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奠定了基礎。鄭克爽見已勢窮力竭,於六七月間遣使到施琅軍前求和。康熙帝及時發佈諭旨,通過姚啟聖、施琅轉達給鄭克爽,希望其認清局勢,「審圖順逆,善計保全」,率眾來歸。如果這樣,康熙保證「從前抗違之罪,盡行赦免」,而且要「從優敘錄,加恩安插,務令得所」。康熙帝諭旨,打消了鄭氏的疑慮。 施琅於八月十一日率官兵從澎湖前往臺灣受降。 鄭克爽聞訊,於十三日差禮官鄭斌,暨父老彩旗鼓樂,坐小船出鹿耳門迎接,引渡進港;並親率劉國軒、馮錫范等重要文武官員並番民,列隊恭迎王師,然後會見於天妃宮。十八日,鄭克爽等剃髮,施琅當眾宣讀皇帝赦詔。鄭克爽等遙向北京叩頭謝恩。從此,臺灣回歸祖國懷抱,與大陸重新統一。 捷報陸續傳到北京,康熙帝精神異常振奮。他接到施琅所上《恭報臺灣就撫疏》,正值中秋佳節,因而以《中秋日聞海上捷音》為題,賦詩慶賀。詩中寫道: 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 來庭光為修文德,柔遠初非黷武功。 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報月明中。 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二月,鄭克爽等奉旨晉京,康熙肯定鄭克爽等「納土歸誠」之功,授鄭克爽公銜,授劉國軒、馮錫范伯銜,俱隸屬上三旗漢軍,並命戶部分別「撥給房屋田地」。其他投誠武職1600多人,文職400多人,兵4萬餘人,也都得到妥善安置。 臺灣統一於清朝之後,諸大臣對臺灣的棄守問題又發生意見分歧。有人以「臺灣孤懸海外」為由,主張「遷其人,棄其地」,而專守澎湖,放棄臺灣。藉口怕發生新的分裂割據局面,企圖將臺灣拱手奉給荷蘭。康熙帝果斷作出決定,同意施琅的建議,在臺灣設臺灣府和臺灣、鳳山、諸羅等三縣,隸屬於福建省。 在清政府統一管轄下,在臺灣駐兵8000,澎湖駐兵2000,以鞏固對臺灣的統治。 政治上的統一為臺灣的經濟開發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統一之初,臺灣地多人少,康熙採納興化總兵吳英的建議,在駐台士兵中試行屯戍法,「半為鎮守,半為屯田」。屯田者,每兵給田三十畝,耕牛一頭,教以耕種,農閒操練,使「兵有恆產,餉可省半」。 後來,福建沿海之民大量流入臺灣,墾殖土地。伴隨土地的開發,臺灣糧食產量逐年增長,「不但本郡足食,並可資贍內地」。同時推動了甘蔗種植和制糖業的發展。臺灣統一於清朝之後,其文化教育事業也比鄭氏統治時有了進一步發展。統一後,迎來了臺灣發展的新時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