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第二章 緩和滿漢民族矛盾

  粉碎了鼇拜集團,實現了大權歸一,迎接年輕的康熙帝的是一個個棘手的內政外交難題。如何處理好滿漢民族間的矛盾,就是一個十分費神的事情。

  滿漢民族矛盾在順治年間曾經十分尖銳,後來,隨著大規模的群眾性抗清鬥爭遭到鎮壓,南明朝最後一個桂王政權被消滅,明清之間的戰爭以清朝的勝利而告終,因此,漢族地主中的大多數人感到復辟明朝已不可能了,便轉而支持清王朝。但是仍有少數人繼續在經濟和政治思想領域從事反清活動,有的抗納稅糧,有的印刷反清書籍等。

  康熙皇帝總結先人統一遼東和內蒙古的經驗,深知單憑武力不能使統一局面持久,必須爭取民心。康熙帝清楚地意識到,漢族地主階級深受漢族傳統文化的薰陶,利用《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以及精通這些經典的漢族士大夫可以幫助自己共同治理國家。

  康熙帝即位後就著手修改順治年間一些明顯壓制漢族的法律與政策,通過停止圈佔土地、修訂《逃人法》,同時全面調整江南政策,照顧了南北漢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為在新形勢下緩和滿漢民族矛盾開創了光明前景。

  康熙帝採取了許多實際有效的行動緩和了滿漢矛盾,促進了民族團結。其中尊孔崇儒既是緩和滿漢民族矛盾的措施,也是其治理國家的需要。

  我國古代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歷代皇帝都尊崇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清代,除太祖努爾哈赤晚年一度執行誅儒政策外,太宗皇太極、世祖福臨均執行尊孔崇儒政策。據歷史記載:「世祖等好儒術,手不釋卷」,並採納給事中張文光的建議,按照明朝嘉靖十九年封號,稱孔子為「至聖先師」。康熙帝大有乃父遺風,從治理國家的實際需要出發,對學習漢族傳統文化抱有強烈的欲望和濃厚的興趣。從8歲登基,「即知黽勉學問」,因沒有設經筵日講,他就主動向太監張某、林某學習讀經書、寫漢字。張、林二人原是讀書人,後成為宦官,他們不僅教康熙讀書,還能講說明朝典制及宮廷軼事,使康熙帝受益匪淺。乳母怕他過分勞累,把他所讀的書藏起來,祖母也勸他不要過分勤苦,他不為所動,仍然勤學不輟。

  康熙八年(1669)四月十五日,擒拿鼇拜之前一個多月,康熙帝採納漢官的建議,乘車親自到太學廟祭祀孔子。他以極為虔誠的心情,於欞星門外下車,步行進大成門,到孔子位前行三跪六叩頭禮。親自祭奠完畢,又聽滿漢學者講《易經》、《書經》,並鼓勵說:「聖人之道,如日中天,講究服膺,用資治理,爾師生其勉之。」

  後來,康熙帝一直推崇孔子的道治,不斷抬高孔子、孟子的地位和作用。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他第一次南巡返回途中經過山東曲阜,親自到孔廟瞻仰,行三跪九叩頭禮,特書「萬世師表」匾額,懸掛大成殿中,並決定重修孔廟,建立孔子廟碑,親自撰文書寫。康熙帝尊孔崇儒的至誠態度令漢族士大夫備感親切。

  康熙皇帝深知儒家思想十分利於鞏固自己的統治,便認真學習,始終不渝。剪除鼇拜之後,他便立即著手舉行經筵日講。他於九年(1670)七月,召國史院學士熊賜履至瀛台試講。十年(1671)二月十七日午時,他於保和殿舉行經筵大典,十年四月初十首開日講。日講官都是皇帝從尚書、侍郎和翰林院官員中慎選的德才兼備、學問優長之士擔任。一些日講官兼皇帝的起居注官,與皇帝接觸多,特別受信任,晉升快。這些人中,漢人占絕大多數。從康熙十年三月到二十三年九月他第一次南巡前,漢人任此職的共42人,其中江南(今江蘇、安徽)18人,浙江10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和湖廣(今湖南、湖北)五省共32人,占總數的75%以上。這說明康熙帝早在南巡之前就對江南士大夫給予較多的關注,為日後江南人參政創造了有利條件。

  康熙帝對儒家學說學習十分認真。每天沒有上朝理事之前,五更就起來誦讀;晚上處理完政務稍有點閒暇,他就複習日講內容仔細琢磨。他這樣苦學,以致勞累過度,痰中帶血,但從不放鬆。康熙帝在聽講過程中,經常向日講官諮詢時政,有疑必問。逢外出巡視,或去南苑圍獵,也從不停止,必須讓講官隨從。

  康熙皇帝還不斷改進傳統進講方式。他於十六年(1677)三月十二日決定,今後講官進講完畢,他要適當進行複講,以加深理解,鞏固記憶。不久,他又從聽後複講改為聽前先講,他試講後,講官再針對皇帝的理解程度進講,這樣學得更深入。有時,他還于聽講之後談體會。一部書學完之後,康熙帝還主動要求講官抽考,考核學習成績。後來,隨著學識的增長,康熙帝已能對講述的內容加以評論,並提出具體要求。

  康熙帝以儒學治國,於九年(1670)十月九日發佈了著名的《聖諭十六條》。頒佈全國,要求切實遵照執行。康熙皇帝倡導信奉儒家思想,有利於聯絡廣大漢族官民的感情,緩和了滿漢民族矛盾。

  康熙皇帝曾于內廷設立了南書房。入直南書房的官員多是才華出眾的漢人,他們不僅輔導皇帝讀書寫字、講求學業、時備顧問,還代擬諭旨、編輯典籍,使南書房在交流民族文化、緩和民族矛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清朝中央機構一般都是滿漢複職制,惟有南書房基本都是漢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