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爾烈全傳 | 上頁 下頁
九六


  這些翰林院出身的老翰林及友人們,對於王爾烈的這個生日特別重視。他們認為,在上三年朝廷所舉辦的「千叟宴」上,開始時竟然將這個關係至重的老臣、乾隆的老友、嘉慶老師,被譽為「老主同場少主師」的著名翰林院學士王爾烈給忘掉了,實屬不應該。雖然在他們的提示下,使得王爾烈得以參加,並得到了應有的賞賜,但是他們也覺得不對味;特別是他們在王爾烈的身後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淒清冷落的影子;再者,王爾烈是翰林院老翰林,近三十年來,除短期外任外,幾乎一直沒有離開過翰林院,直到現在還在翰林院供職領銜。為此,他們決議要好好慶賀一番,以彌補前時事情之不足。

  那麼,怎樣慶祝呢?

  他們想來思去,得出了一個最佳的選擇,那就是在王爾烈70壽辰時,以翰林院名義為他辦壽慶。辦壽慶的辦法是:

  每位翰林院翰林及相關的朝廷友人,親筆為王爾烈寫一個「壽」字,製成「百壽圖」屏風,以此相贈。這個「壽」字,以篆書體出現,且不重複,一字一樣。

  說辦就辦,他們很快地將「壽」字寫好,將「百壽圖」屏風製成。這張「百壽圖」,一共寫了124個「壽」字,有124名翰林參加。

  這124名翰林是:劉綸、舒赫德、阿桂、於敏中、英廉、程景伊、嵇璜、福隆安、蔡新、裘日修、王際華,梁國治、曹秀先、劉墉、紀昀、王傑、董誥、金簡、彭元瑞、錢汝誠、曹文埴,沈初、德保、周煌、莊存與、汪廷璵、逵椿、胡高望、汪永錫、金士松、吳省蘭、尹壯圖、李綬、竇光鼐、倪承寬、李汪度、朱圭、陸錫熊、孫士毅、陸費墀、夢吉、祝德麟、劉錫嘏、王文治、百齡、張燾、宋銑、蕭際韶、德昌、黃瀛元、曹城、瑞保、陳崇本、五泰、運昌、戴衢亭、彭紹觀、查瑩、劉柄之、彭元珫、吳裕德、關槐、周興岱、汪如藻、程晉芳、李潢、梁上國、劉躍雲、陳昌圖、勵守謙、藍應元、鄒玉藻、王嘉曾、莊承棻、吳壽昌、劉湄、吳典、黃軒、閔思誠、陳昌齋、孫辰東、俞大猷、李堯棟、戴震、朱筠、朱鈐、金榜、秦大成、邵晉涵、陳初哲、錢篯、石韞玉、汪如洋、汪學金、茹棻、邵瑛、邵玉清、陳雲、陳希曾、王以銜、潘世璜、潘世恩、顧皋、蘇兆登、王引之、莊通敏、黃壽齡、余集、周永年、楊昌霖、莫瞻籙、戴心亭、范衷、許兆椿、于鼎、王春煦、陳萬青、翁方綱、裴謙、方煒、朱紱、孫昭、高鶚、以及程偉元。

  這124人中,僅狀元、榜眼、探花就有88人。

  程偉元,字小泉,原籍江蘇蘇州。平生科甲不意,屢試不第。但是,由於他協助朋友高鶚完成了《紅樓夢》後四十回續書,並與曹雪芹《紅樓夢》八十十回合為一本構成一百二十回全本書。這便是程偉元在中國歷史上的不朽的貢獻。正因如此,便也成了大名人。因此,在翰林院諸翰林書制「百壽圖」八扇屏風時,將他也列入其中了。

  這些翰林院學士和友人,深知王爾烈一生潔身自好,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廉潔秉正,從不收無義的銀錢,不取無義的禮品,如今贈送這個「百壽圖」屏風作為賀壽禮品,王爾烈自然是由衷地感到高興的。

  其實,他平生中也有過發財的機會,而且是皇上暗示要他去發財改善一下生活的,只是由於他本人不肯那樣做,才未得走上榮華富貴之路。

  那是嘉慶元年的事。

  嘉慶元年丙辰春正月「千叟宴」上,嘉慶發現他的老師王爾烈,還是那樣窮困潦倒和寒酸,便非常同情。於是,他心裡便有了要為王爾烈找到一個肥缺的想法。不久,這個機會便來臨了。

  一日,嘉慶召王爾烈到上書房,說道:「朕要過問一下,老愛卿家境如何?」

  王爾烈見問話的是以前自己的學生太子顒琰。現在已是皇帝了,當以君臣之禮鑒之。於是,他回答道:「啟稟皇上:微臣家境,並無改觀,還同先前。所在京居,只是四壁典籍,兩榻光床。遼陽故里,也是幾間茅屋,幾畝薄田,過的是『半倉農具半倉書,一望春雨一望秋』的平民淺淡生活呀。就拿微臣身上所著,也是聖上所恩賜的朝服,別無其有。」

  「那麼,你生活之資何來?」

  「回稟皇上:生活之資,皆為本人俸祿和掛單售字的收入維持。」

  嘉慶聽了,長歎一聲,說道:「這就難為你了。今有一職,朕念你為官清廉,要你前去授任。自父皇禪位、稱為太上皇帝,朕即位登極,啟元嘉慶,天下臣民,始用新寶。朕欲禦制銅寶『嘉慶通寶』。安徽銅山,為歷朝鑄錢之重地。那裡有鑄錢爐,且銅質優良,為鑄錢佳所。您老人家在京城呆著也是呆著,就到安徽銅山鑄錢去吧。在那兒住上幾年,也就不會錯了,總比你掛單售字要強。」

  那時候的安徽銅山,為朝欽禦定的制銅寶場所。銅山上每年出多少銅,便鑄多少錢。那銅錢既有數,又無數,只憑鑄錢官呈報。因此,出任鑄錢爐元局丞職,是個朝野上下眾目睽睽的「肥缺」。嘉慶放王爾烈到安徽銅山鑄幣,言外之意,是讓他多撈一把,以便改善一下本人生活和家境。

  王爾烈領旨,即赴安徽銅山鑄幣。

  一晃二年過去,王爾烈任期滿歸京。

  嘉慶再次召見王爾烈,關切地問道:「老愛卿,這回可度餘年了吧?」

  其言外之意:你總算撈到點實惠吧,下半輩子夠過了吧。

  然而,王爾烈聽了這話,一笑,道:「稟奏皇上:臣還是一無所獲。」

  嘉慶有些不信,問道:「老人家,難道你什麼也沒撈到,此行白走了,不能吧?」

  王爾烈道:「不,也有些所得。」

  「什麼?」

  「銅寶。」

  「在哪?」

  「在我手中。」

  嘉慶聽了,有些驚奇,說道:「在你手裡?拿來我看。」

  王爾烈聞聲,向袍袖裡一掏,掏出三枚銅錢,交到嘉慶的禦案上。

  嘉慶拿起一看,見這三枚銅錢是:一枚「當十」錢,一枚「五銖」錢,一枚「嘉慶通寶」錢。所不同的是:每枚銅錢只磨得又薄又亮。

  嘉慶看過後,有些不解,便盯盯地望著王爾烈,那意思是要王爾烈回答。

  王爾烈道:「這三枚銅錢,是我鑄錢時使用的錢樣子。我掌管鑄錢爐二年,這錢在我手中攥了二年。我每天用它來檢查鑄錢質量,看合乎要求和有偷工減料否。正因如此,它才被磨得這樣亮薄,還望皇上能有所理解。」

  「此外,再沒有了嗎?」

  「此外再沒有了。在我手中的,只有這三枚禦制銅寶。」

  嘉慶聽了,深為感動。心想,像這樣的老臣,當今到哪裡去找!於是,他頻頻點頭,說道:「老愛卿,真可謂是個老實王也。」

  王爾烈聽了,馬上回話道:「臣為民(漢),不為旗(滿),只能稱臣,不能為王。」

  嘉慶望他滿頭白髮,年逾花甲,遂問道:「老人家,你下步生活有何打算?」

  「微臣已想好,還是到書院去掛單賣字。」

  嘉慶愈加垂憐,說道:「已如此年庚,當榮歸故里,頤養天年去了。」

  嘉慶說完這話,還未等王爾烈作答,便又接著說道:「朕念你清廉一世,並授業於我一回,特賜你白銀一千兩,帶回去養家度日吧。」

  王爾烈聽了,即刻叩頭謝恩,說道:「微臣萬謝聖恩,並銘記在心,世代莫忘。」

  王爾烈收下御賜一千兩白銀,便回遼陽老家去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