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爾烈全傳 | 上頁 下頁
四四


  王爾烈道:「飄飄灑灑乾坤,湛湛碧碧河漢。以此作聯,尚欠撫星攬月之情豪矣。」

  李玉山道:「莫說,學兄還有何作,以為相比?」

  「有。」王爾烈隨即說道:「天作棋盤星作子,朗朗乾坤誰個敢下?」

  「好。」李玉山叫道,隨即又問下聯。

  「好。」王爾烈接著說道:「地為琵琶路為弦,煌煌世界孰家能彈!」

  大家聽了,都為王爾烈的楹聯所震憾了。

  李玉山為何如此用力來試王爾烈的本事?原來,他是受了趙茹倩的委託,要再試一試王爾烈的才氣。看來,趙茹倩也實在是個有心胸的女子。

  李玉山想到了趙茹倩,馬上又想到了王爾烈。

  於是,他對王爾烈說道:「聽說你這科殿試之後,還有件更為光彩的事?」

  「你說哪件?」

  「看你,真是貴人多忘事。就是在太和殿上作對聯的事唄。」

  「你是說與當今聖上對對聯的事吧。」

  說畢,王爾烈只好介紹開來。

  原來,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殿試後,乾隆在皇宮大內舉行了一次鹿鳴宴,用以招待科場取中的士子。所說的「鹿鳴宴」,就是指這種宴而言,其意是:士子科場取中,如鹿鳴呦呦,從此後,便可名揚天下了。實則,即祝福也。

  不用說,這次科場取中的堂堂二甲一名的傳臚公王爾烈,也是分享了這個殊譽的,榮耀地參加了這個飲宴。

  宴席間,乾隆帝特意來到王爾烈身邊,專門為他斟了一杯酒。王爾烈自是感恩無盡,當地跪倒叩頭謝隆恩。

  待王爾烈被乾隆喚起,賜平身後,乾隆帝說道:「王愛卿高科得中,朕亦是欣喜非常。為此,我特製一聯,不知傳臚公能否答得上來。」

  王爾烈道:「回稟聖上:臣遇恩科,又臨盛宴,更賜瓊漿,已使臣下感恩不盡了。今又有名聯相賜,臣更是感激萬分。此乃平生幸事,世代不忘。」

  乾隆聽了,這才說出上聯,雲: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天子曰:朕乃摘星漢;

  在王爾烈身邊的同科一甲一名狀元公黃軒、同科會試第一名會元公邵晉涵,以及主司:大學士劉統勳、左都禦史觀保、內閣學士莊存與等,聽了後,都感到這聯不好對,極難。

  那麼,難在哪裡?

  這是個嵌入「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詞的聯,且隱意極深遂,潛字極工允。「啟明」、「長庚」,皆金星別稱;「南箕」、「北斗」,系指四星若箕的南斗和七星若鬥的北斗而言。皇帝,乃「天子」也,策試貢士,故稱「摘星漢」。如此之聯,怎好對得!況還是皇上所出,不可胡亂說來。

  大家想到這裡,都為王爾烈捏著一把汗。

  而王爾烈呢?聽了旨後,卻是笑語盈盈。只見他環視了大家一下後,對乾隆說道:「啟奏皇上:微臣不才,願意試試,如有不當處,還請降罪。」

  他說罷,便將自己聯的下聯吟哦出,道:

  春芍藥,夏牡丹,秋菊冬梅,傳臚答:臣非探花郎。

  大家一聽,都報起好來。

  那麼,好在哪裡?

  「芍藥」、「牡丹」,開在春夏;「菊」、「梅」,開在秋冬。而且,所潛四季,又與上聯四方相對。更為妙者,還在下面:「摘星漢」,當以殿試科甲三名「探花郎」相對,實為得體。可惜的是,王爾烈不是「探花郎」,然而他也不欺君,用個「非」字否之,恰又與上聯「乃」字相對。同時,以「傳臚答」補之,且又與上聯「天子曰」相對。如此,真乃天衣無縫。

  大家聽了,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玉山聽了,說道:「我尚有一聯,不知道傳臚王翰林公可願聽否?」

  「自管說來,這邊靜聽是了。」

  於是,李玉山吟出一副聯來,雲:

  王翰林聯聯,因才巧娶小姨子;

  李書生對對,為義敢試大學士。

  王爾烈聽了,說道:「李賢弟,只會捉弄人,任你說去吧。」

  8.三通館鑒

  昔時,遼陽城內,有一個最為繁華和熱鬧的地界,名叫懷王寺。

  懷王寺附近有一條大街,名叫懷王街。

  懷王街道南,有一家河北人開的南藥鋪,名叫「廣芝館」;懷王街道北,有一家手工擀制氊帽頭、氈鞋的鋪子,名叫「一間樓」。

  「一間樓」,原無名,只是一間低矮簡陋的民居,裡面住著一對老夫婦倆。他倆以擀氈活為生計。

  擀氈活,就是將牛毛、羊毛、駱駝毛收集起來,按顏色挑選好,分清種類;再用堿水或小灰水洗淨,晾乾;最後,用木制擀杖擀。擀時,毛裡要加膠、漿、醬等,以便粘合成型。由於毛色不同,所擀制出的氈製品顏色也不同,其中有白色、黑色的、黃色的、褐色的、紅褐色的等等。

  擀制氈活,是一項很艱辛的勞作。

  但是,由於兩個老人經營了一輩子這種活計,再加上製作認真,一絲不苟,故製品頗為出名,很受歡迎。他倆擀制出的帽頭和氈鞋,成為遼陽一帶人們所喜歡用的佳品。

  然而,他倆到了晚年卻不同了。

  原因是,在他家附近,有人開起了一個大字號的氈鋪,名叫「寶隆盛」。「寶隆盛」,規模大,人員多,設備齊,所生產的氈製品樣式也新,買的人日漸地多起來。這樣一來,一下子將老夫妻倆開的氈鋪給頂黃了。老人看了,只好暗暗叫苦。

  這日,待王爾烈與李玉山從城東太子河邊遊玩歸來,路過這裡,忽見兩個老人在路邊歎息。

  王爾烈雖然是書香門第出身,但是家境並不富裕,一小時過著窘困的日子,因此很同情窮苦人。

  待他見過兩位老人後,便問道:「為何如此?」

  老頭道:「別說了,沒有生路了。」

  王爾烈看了,知道他們是擀氈活的,便說道:「為何不操持舊業?」

  「操舊業,談何容易。」

  「為啥?」

  「為啥?你看看。」

  說著,老頭用手指指旁邊的「寶隆盛」氈鋪。

  王爾烈看了,心裡明白了。於是,說道:「這也不定,你不好也將貨搞得好好的,以優勝他,出產名品。到那時,不會沒有人不買你的東西。即便你二人年邁,幹不了那麼多活計,要是有了收入,也可以雇傭幾個工匠,那樣豈不更好。眼前最要緊的,是將氈活搞出特色來。」

  老頭聽了,又是一聲歎息,說道:「即便是有特色,恐怕也無人前來買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