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紀曉嵐全傳 | 上頁 下頁 |
一〇二 |
|
不過據我看來,他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古人詠蟹詩說'水清詎免雙螯黑,秋老難逃一背紅',你等著看吧!」 「是嗎?你我都是古稀之人,還能看到那一天嗎?」 「能看到,老兄身子骨這般硬朗,位列仙班,要待十年之後,石庵兄,你可不要操之過急呀!我等還要'吃螃蟹'呢!啊?呵呵呵……」 「哈哈哈……」 兩人開心地大笑起來。 說話已是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要學堯舜禪位的榜樣,準備在臨政滿六十年之時傳位給嗣皇帝,自己去當太上皇。在諸皇子中,第八子永璿,性行乖戾,屢失上意,第十一子永瑆,柔而無斷,第十七子永璘,輕佻無威信,作為皇位繼承人,乾隆都不滿意。第十五子顒琰,為人慎重,處世剛明,度量豁達,相貌奇偉,在內外大臣中享有威望,最為乾隆寵愛,因而被選為皇位繼承人。 在宣佈冊封諭旨的前一天,也就是九月初二,和珅探聽到嘉郡王顒琰將被冊封為皇太子,便盤算著如何討好嘉郡王,於是他來到毓慶宮,求見嘉郡王。 嘉郡王對和珅驕奢淫逸、飛揚跋扈、貪贓枉法的事,早就有所聞,心中十分憤恨,但礙于父皇的庇護,一時也將他奈何不得,只在心中罵道:「這個奸賊!小王總有一天收拾他。」當時嘉郡王就悄悄地打發人到各省去,把和珅家人在外面招權納賄的事,一樁一樁地察訪出來,記在冊子上,預備將來查辦他。因為心裡討厭,平日也少和他來往。如今聽說和珅親自上門求見,嘉郡王覺得十分詫異:又因他是父皇第一個親信的大臣,又不好怠慢他,只好迎出去相見。 和珅見了嘉郡王,搶上來打了一躬,開口便說:「恭喜王爺!」接著從袖子裡拿出一個玉如意,雙手獻上。嘉郡王接了如意,心中更加詫異。 原來當時宮中有個規矩,凡是秀女們中了封為妃子,或妃子們晉封皇后,向她賀喜的人不便明說,見了面獻一個如意,暗地裡報一個喜信的意思。如今和珅要討好嘉郡王,也來獻個如意,暗地裡報上一個喜信。 嘉郡王見了如意,便說道:「小王有什麼喜事?卻要煩相國大駕?」和珅接著又打了一躬,悄悄說道:「王爺還不知道嗎?如今皇上已內定傳位給王爺了,皇上昨天曾和下官商量過,打算在六十年上,讓位給王爺。」嘉郡王聽了,心中雖止不住歡喜,但因為和珅竟敢參與宮廷內部的機密,心中更是嫌惡他。但面子上要過得去,免不了說幾句感激的話,把他送了出去。回進宮來,心中暗暗罵道:「這個老奸賊,又到我這裡賣弄玄虛。好吧,將來叫你嘗嘗我的手段。」和珅卻以為自己巴結上了新皇帝,一路上沾沾自喜。 第二天,乾隆帝果然下諭詔說:「朕即位之初,便對天立誓:如能在位到一周花甲的年數,便把皇位傳給太子,不敢和聖祖在位六十一年之數相同。如今已是乾隆六十年,朕已遵照列祖成例,把太子的名字寫好,預藏在正大光明殿匾額後面。 立刻派人到正大光明殿去,把儲藏太子名字的金盒取下來,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兒打開。上面寫道:「冊立皇十五子嘉郡王顒琰為太子,以乾隆六十一年為嘉慶元年。」承宣官當殿把詔書讀過,文武百官,一齊跪賀,退下朝來,又趕到毓慶宮去給太子賀喜。和珅在朝賀的人員中,更顯得得意洋洋。太子見了他,一如既往。 眼看就到了傳位的日子,和珅察覺到嘉慶帝對他不太喜歡,有事常把劉墉、董浩、紀昀召去商量,這幾個人都是他的死對頭,心中十分不舒服。但他想即使皇上退位當了太上皇以後,那說話也是算數的,仗著太上皇的勢力,新皇上也無奈我何。將來太上皇過世,我就來個辭官不做,頤養天年。 為了不讓嘉慶帝立刻執掌大權,他暗暗地慫恿乾隆帝傳位不傳璽,對嘉慶帝加以限制。 皇上果然聽了和珅的話,元旦這天早朝,舉行禪讓大禮,宣佈乾隆皇帝退位,皇太子顒琰繼位,改年號為嘉慶。當宣佈授璽時,麻煩出來了,軍機大臣和珅站出來宣讀乾隆諭旨:「朕於今日傳位於皇太子顒琰,猶思傳璽一節乃為最要,特定日後另行慶典。」這道諭旨一出,整個太和殿亂做一團,亂哄哄的議論聲打破了這裡往日的威嚴。剛坐上皇帝御座的顒琰不知如何是好,一時呆呆地愣在那裡。 這時聽到大臣中一聲高喊:「當今安有無大寶之天子?」 聲音一出,亂哄哄的太和殿立刻安靜下來。人們尋聲而去,此人正是內閣大學士劉墉。 押班主按禮儀的禮部尚書紀昀,剛才看授璽一節沒有按他事先起草的授受禮舉行,一時也沒有了主意,這時看劉墉站了出來,心裡立刻鎮靜了,當即宣佈:「傳璽另行頒禮,與祖制有違,待禮部奏請皇上,傳璽一體舉行,賀禮暫停。」太和殿裡又亂了起來。 紀曉嵐走出太和殿,劉墉緊跟了出來,他倆要一同入甯壽宮覲見太上皇。 見到乾隆,二人一同跪拜,紀曉嵐說道:「啟奏陛下,傳璽一節改行頒禮,群臣議論紛揚,言說不合古制,紀昀以禮部之責,奏請陛下授璽,陛下英明萬古,早做決斷,以平文武百官之議。」乾隆對這乃早有預料,坐在那裡不急不忙,也不講話。他其實心裡清楚,哪有傳位不傳璽的道理?只是禁不住和珅的竄掇,對執掌了六十年的國璽戀戀不捨,在前一日寫下了諭詔。到今天早晨,心想這樣做實在太不合適,心中又猶豫起來。 劉墉、紀曉嵐兩人跪在地上不起,隆帝也不說話。於是劉墉奏道:「陛下臨禦六十載,親政愛民,國泰民安。今日陛下不能絕系戀王位之心,則傳禪可止。傳禪而不與大寶,則天下聞之,謂陛下何如?蒙請陛下聖裁?」事已至此,乾隆也十分尷尬:不傳位吧,已經不行了;當個逍遙自在的太上皇吧,又捨不得手中的權力;不傳大寶,這傳禪大典就無法舉行下去,也招架不住這幫老臣的勸諫,眼前的劉墉、紀昀,是自己寵愛的老臣,急得不要命地力爭,再堅持下去,豈不逼得天下大亂? 思慮再三,最後乾隆同意交出玉璽,但同時給嘉慶定下手諭:所有一切奏章,都須送朕閱看,既便是軍國大事,也須由嘉慶皇帝去請過太上皇訓,才可以執行。 太和殿裡早已經等急了,大臣們一看劉墉和紀昀真的把大寶從甯壽宮抱了出來,立刻變得鴉雀無聲,個個目瞪口呆,只聽禮部尚書紀曉嵐說道:「宣太上皇聖旨。」文武百官立刻跪下聽旨:「朕原想在禪禮之日,親手傳璽,不料近日欠安,不能親行頒禮,擬頒禮遲行。又思傳位不傳大寶,史無前例,特賜傳璽之禮一體舉行,自今而後,朕不再禦太和殿。欽此。」聖旨宣畢,大臣們立刻歡呼:「太上皇萬歲,萬萬歲!」傳禪之禮隨之告畢,一場中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鬧劇,就這樣拉下了幃幕。 嘉慶帝登極以後,心中十分感激劉墉和紀曉嵐,以寶冊元老對待,而除治和珅的念頭,一天更比一天強烈。 轉眼到了嘉慶四年的正月初三,乾隆死在乾清宮。初四,嘉慶便降下諭旨:褫去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等銜,命他與福康安晝夜守在直殯殿,不得擅自出入。 滿朝的忠正大臣終於等來了奏劾和珅伸冤出氣的機會,誰也顧不得去考慮如何追悼先皇,料理殯事,卻紛紛上疏,言舉和珅的種種罪行,幾日內,嘉慶帝收到大臣們的奏摺上百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