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嘉慶皇帝 | 上頁 下頁
一五


  「做到『儉』和『慎』即可。諸葛氏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孔聖人說:『以約央之者鮮也。』儉約可以培養人美好高潔的德行節操,做到了儉約,犯過錯就非常少見了。禦孫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奢侈浮華必然帶來國家的災難和個人品德的倫喪,國家便會衰敗,社會便會寡廉鮮恥而追求金錢享樂。所以孔聖人說。『與其奢也寧儉』,王爺,你對孔聖人的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呢?」

  永琰想了想到:「創業之始,皆有樸素之質,先民都崇尚節儉,不務浮華。可後世之人,踵事增華,變其本而加後,竟奢靡之習,忘節儉之風,實在是忘本啊!移風易俗,撥亂反正之道,莫善於儉也。」

  朱珪心內一震,又複一喜。細酌永琰話的意思,分明是指責乾隆皇帝的肆意奢華,又分明有意在以後撥亂反正,分明這十五阿哥早已留心世事,似乎也意識到未來的儲君是他了,看來,永琰已經做到了「慎」字。

  永琰見老師思考著什麼,又道:「老師說的『慎』,學生看來比孔明的『靜』含義更豐富,老師解釋一下好嗎?」

  「要做到『慎』,首先要『靜』,唯有『靜』才能潛心審察事之端倪及趨勢,觸摸到物的本質和奧妙所在;唯有『慎』才能『明』,唯有『明』才能『斷』;唯有『慎』,才能虛己以待,如積柔水,即可潤萬物亦可破一切阻擋。『慎』決不是優柔,而是果敢。」

  永琰道:「師傅教我四年,學生今天把所學的概括為四個字:仁、勤、儉、慎,不知當否?」

  「是啊,這四個方面你都已經做到了,只是其中的『仁』最難把握,不可失之偏頗。」朱珪心潮澎湃,他為他塑造了一個英明偉大的靈魂而驕傲自豪。

  永琰道:「師傅能再說一說『仁』嗎?」

  「追求社會大同、天下為公的人,才是心中有『仁』的人,——你背一下《禮記》中的『大同』那一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份,女有歸……」

  永琰與朱珪朝夕講求,涵濡德義,度過了他人生中的美好時光。

  悲苦傷心總是永伴著愉快歡樂。四十五年三月,永琰從家庭與上書房的快樂巔峰中跌落下來。四十四年十二月由側福晉劉氏剛剛生下的皇長子,在此時夭折了。這對剛過二十一歲的永琰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可是,正當永琰沉浸在悲哀之中的時候,他的恩師朱石君又要離開了。

  圓明園的春天雖然桃紅柳綠,鶯歌燕舞,但永琰的心裡卻是一片淒風苦雨。上書房內,永琰滿含著淚花道:「真捨不得師傅走,可是分別又是不可避免的。我只盼望著我們團圓的日子。」

  朱琰道:「我這次外出為官,肯定不會只是三年兩載。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見到殿下……」朱珪也哽咽起來,道,「我不能再侍奉殿下了,我送你《五箴》就當是我臨別的禮物。」朱珪提筆寫下《五箴》道:

  「養心,敬身,勤業,虛己,致誠。」

  永琰道:「這《五箴》,應是我一生的座右銘。」

  自春到夏,皇子皇孫仍在圓明圓勤政殿旁的上書房中讀書。永琰在上書房中,自朱珪走後,再沒有改添別的師傅。

  這一天,他拿了一本《貞觀政要》,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到書中。不知看了多長時間,忽然,一隻小手捂住了扉頁,永琰轉頭一看,見是十妹和孝公主,忙抱起她笑道:「真調皮。」

  「十五哥,我叫你好幾聲了,你總不理人。」

  永琰道:「哥哥沒有聽到,該打。」說看拿起十公主的手打在自己鼻樑上。

  兩人在上書房裡戲鬧起來。

  十公主是乾隆帝最小的女兒,是他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乾隆帝對十公主的疼愛超過了任何皇子皇孫。這不僅僅是因為乾隆快到了七十歲而生下此女,老來捧珠,自然珍愛;更重要的是,十公主活潑可愛,正好填補了老年乾隆的情感空白,讓他享受到天倫之樂。皇后早逝本來就是給他留下終生的遺憾,母親去世後,一些心裡話再也找不到人說,晚年寵愛的妃子魏氏可以和自己作情感心靈的交流,但在四十年就已經薨逝了。平時他對兒子們過於嚴厲,嚴厲得近乎苛刻,所以兒孫們對他多是敬而遠之。十公主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整日繞在膝旁,給了他無限的溫馨和天倫之樂。每當一抱起十公主,乾隆帝所有的煩惱,所有的疲憊,傾刻間就會化為烏有。所以乾隆無論到什麼地方總是帶著她。

  宮中的人也都喜愛十公主,這卻不是因為她是皇上的掌上明珠,而是十公主確實討人喜愛,尤其是永琰。平時,十公主像個男孩子,好與哥哥及侄子們在一起玩耍,可是乾隆帝的心裡,只有兩個人帶她他才放心,一個是永琰,一個是和珅。而永琰,在宮中極為寂寞,帶妹妹玩耍又不受父皇訓斥反受到鼓勵;特別是長子夭折後,永琰似乎把愛兒子的感情都轉到了十妹身上。

  永琰抱著十公主剛走出上書房,一個聲音叫道:「十妹。」

  「十七哥。」公主叫道。

  乾隆的這個老兒子十七阿哥永璘,早看見十妹到了十五兄的房中,心裡像長了草一樣,哪裡還能安靜下來。看十公主和哥哥出了門,忙走出上書房。平時,十七阿哥最會說,所以十公主挺喜歡他,可就是父皇不讓她與十七哥在一塊兒,現在看見十七哥來了,十公主道;「我們去粘知了去。」

  永璘高興非常道:「好,快走,不過,不要帶太多的太監、宮女。」

  不料永琰厲聲道:「永璘!」

  永璘如被當頭倒了一盆冷水,立時站在那裡不動。永璘最怕的就是這個同母哥哥永琰,父皇有時還遷就他,就是永琰對他一點也不客氣。永璘見永琰虎著臉,只得悻悻地回到上書房,十公主道:「十五哥,你不讓十七哥玩,你給我粘知了。」

  永琰道:「好,我帶你去。」

  女兒中,只有十公主才可以到上書房去;兒孫中,在上學時間只有和十公主在一塊玩耍才不會受到訓斥。

  此時乾隆帝正好來到上書房門口,永琰忙向乾隆請安,乾隆道:「剛好,我有一些事要做,你帶她去玩去吧。」

  永琰道:「我們到丁香堤去粘知了。」

  乾隆笑道:「你回到童年了。」

  永琰道:「小時候,我從來也沒有粘過知了。」

  乾隆帝不無深意地說:「宮中的人倒嚮往平民生活。」

  永琰拿了根竹竿,竿頭用刀劈開,再用一細硬的小棍撐開,然後捆縛結實,讓太監們拿到不知什麼地方給網了些蛛絲,這時永琰才帶著十公主來到丁香堤。丁香堤上栽了些柳樹和白楊,這是知了最喜棲集的樹木。永琰粘了幾個後,十公主高興得又蹦又跳,把知了裝在盒子裡,便自己要拿著竹竿粘,永琰把竹竿交給她,她兩手擎著,竟真的粘著了一個——雖然有永琰的幫助。十公主高興地叫著,連旁邊的宮女和太監們也樂起來。

  恰在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十公主——」聲音雖不大,可十公主聽了這聲喊,「拍」地把盒子、竹竿一扔,飛奔著向前。

  永琰一驚,心道:「是誰竟然這樣討十妹的喜歡!」放眼望去,見遠遠地有一個人向這邊跑來,永琰倒吸一口冷氣:「是他?」

  來的人是和珅。

  乾隆已六十多歲,過去的老臣一個個相繼去世,朝列中出現的,多是新面孔,諸皇子皇孫對自己多是敬而遠之,親情甚少,後妃又皆色衰。因此乾隆雖為帝王,卻甚為孤獨。和珅到他身邊後,刻意奉迎,乾隆帝頓時增添了許多歡樂。和珅不僅中外大事奏對稱旨,在生活細節上更令皇上滿意,皇上腰疼他便去為皇上捶腰,皇上背酸他便去為他揉背,皇上要吐口唾沫,他連忙把痰盂拿到皇上跟前,皇上要是吐粒瓜子,他會立即伸手接住。時常,和珅似已忘了君臣禮數,竟開幾句不俗不雅的玩笑,令皇上開懷大笑。乾隆帝極好作詩題字,和珅便跟著唱和,總是讓皇上讚歎不止。

  沒有兩個月的時間,和珅便被提拔為戶部左傳郎任軍機大臣,之後步步高升,做了內務府總管大臣,崇文門稅務總監,御前大臣,戶部尚書,協力大學士,而仍值軍機處。

  十公主撲到和珅懷裡道:「相公,你去了這麼長時間,我好想你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