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洪秀全 | 上頁 下頁 |
八 |
|
§第四章 永安建制 金田起義後,兩萬大軍,駐紮在金田的幾個小山村,軍餉供應很困難。起義後的第三天,洪秀全率領大軍離開金田,向東出發,佔領商業重鎮江口圩。這裡物產豐富,交通方便。他們打算在這兒補充一下軍需,即去平南和潯江一帶召集拜上帝會的群眾,再從水路去桂林。 這時,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李星沅、廣西提督向榮率部一萬餘人殺氣騰騰地向牛排嶺撲來,妄圖扼殺這支新生的農民革命隊伍——太平軍。由於太平軍大多數是農民,有散漫的習氣,為了發揮戰鬥力,為了粉碎清軍的圍剿,1851年1月上旬,洪秀全就向太平軍將士發佈了五條軍事紀律: 一、遵條命,即服天條和命令; 二、別男行女行,即分男營女營; 三、秋毫莫犯,即愛護百姓; 四、公心和儺,各遵頭目約束(和儺就是內部和睦),即不私藏財物,團結和睦,服從指揮,守紀律; 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 這五條軍事紀律,對保持太平軍的統一步調,增強部隊的戰鬥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2月28日,太平軍東占江口圩。至今流傳的「金田起義出大王」,就是指這件事。清提督向榮、總兵李能臣、周鳳歧率軍萬餘人,從東、北、西三面進犯江口,想一網打盡太平軍。 「轟、轟、轟!」一個又一個的地雷炸響了。緊接著,洪秀全佈置的伏兵,如同神兵天降,把清兵打得大敗而逃。 這一仗,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嬌率領的女兵也大顯神威,得到太平軍和老百姓的一致讚揚。 緊接著在屈甲州,洪秀全又施展誘敵深入之計,一舉殲敵幾百人。 太平軍雖然接連打敗了敵人的幾次進攻。但糧餉短缺,再呆下去,會被困死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3月8日,乘著夜色朦朧,洪秀全命令太平軍撤離江口,向西行軍。大隊人馬,連夜翻過紫荊山,向武宣挺進。幾天後,便在武宣縣的東鄉,紮下了大營。 得到軍情,向榮率軍前來圍剿。 3月19日,趁敵兵剛到,洪秀全巧設計謀,把敵人引進台村、靈湖的伏擊圈中。 又是一場漂亮的殲滅仗,廣西巡撫周天爵,壓隊冒死衝鋒,向榮才被救出重圍,保住了性命。 靈湖大捷後,洪秀全趁機在東鄉正式宣佈「登極」,稱「天王」。 後來,太平天國把這一天(3月23日,舊曆二月二十一日),定為「天王登極節」。 在清軍的圍剿下,太平軍和清兵在東鄉浴血戰鬥了兩個多月。結果太平軍的傷病員不斷增加,糧、鹽、火藥供應不上。為了鼓舞全軍的鬥志,蕭朝貴假託天兄耶穌下凡,號召戰士:「不臨陣脫逃同心同力,同打江山」 5月15日夜,洪秀全率領大軍,悄悄撤離東鄉,攻佔象州古城。清軍毫無防備,僅幾天的功夫,太平軍就佔領了寺村、中坪、百丈洪秀全在中坪設立了大本營。 半個多月以後,向榮、烏蘭泰等清軍頭目,再次率軍追來。 6月9日,太平軍繞到敵軍側背,夜襲獨鼇嶺清軍大營。敵軍丟盔棄械,各自逃命。 烏蘭泰吃敗仗後,心驚膽戰,不敢再打,採用嚴格封鎖糧草的辦法,想把太平軍困死在象州。清朝增派重臣賽尚阿率領大兵來廣西。得到情報後,洪秀全下令全軍秘密撤離象州。 三天后,當烏蘭泰得到探報說太平軍無蹤無影時,洪秀全已率領主力回到了紫荊山金田地區。 紫荊山金田地區是太平天國革命的搖籃,群眾基礎好。回來後,正趕上秋收,糧草供應緊張的困難,也暫時解決了。 太平軍經過整休後,將原來的五軍,擴編為十軍。 這時,清朝內閣大學士,欽差大臣賽尚阿親自指揮三萬清軍,分兩路向金田撲來。 太平軍也兵分兩路,嚴陣以待。前路由楊秀清、蕭朝貴率領,駐守金田平原地區;後路由洪秀全、馮雲山率領,駐守紫荊山區,並在茶地設下大營。 眼看一場惡仗就要開始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