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韓信 | 上頁 下頁


  項羽在正面作戰,甚為艱辛,但勝利的最大果實卻被劉邦輕取,對此,項羽多少也有些不甘心。钜鹿大戰之後,他立即率領了40萬大軍向關中殺來。

  一心想做關中王的劉邦也是有所準備,他入關滅秦後,一改往昔惡習,立即採取了一系列的爭取民心的措施,廢除了秦王朝的苛法暴政,同時還約法三章以嚴格約束自己的軍士,使之做到對百姓秋毫不犯。

  不過,他也深知在軍事實力上目前自己遠非項羽的對手,但又實在捨不得把到口的肥肉吐出來。在矛盾之中,他採取了這樣的部署:封存府庫、還軍霸上(今西安市東),同時派兵封鎖函谷關口(今河南靈寶東北)。

  他封存府庫,還軍霸上以不落口實於項羽,項羽到來他可以說自己不敢與項羽爭功,完全是暫時為項羽看守一陣,自己不僅沒有取財物,連軍隊都撤出來了。

  使項羽抓不到他的把柄。派兵封鎖函谷關口是因為他實在不願項羽輕鬆地搶走他的關中。懷著此舉能阻擋一下項羽的僥倖心理。

  可是,函谷關口怎能阻擋得了項羽。項羽一見劉邦封鎖了函谷關口,勃然大怒,立即攻下關口,並一氣進軍到了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這時劉邦更為著慌了,他非常怕項羽翻臉,好在他不僅還兵霸上,對咸陽城裡的庫府糧存他也沒有動用過,項羽還真沒有理由從明面上給他以軍事打擊。

  項羽的謀士們好不容易抓住了劉邦有野心的把柄被項羽最不爭氣的叔叔項伯給破壞了。於是謀士們又定計設立了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宴會——鴻門宴,準備這一次殺掉劉邦,以絕後患。

  對於設鴻門宴借機除掉劉邦的計劃韓信是贊同的,因為他是處於為楚軍的利益著想,但他這時仍只是一個侍衛武士而已,是參與不到這件事中去的。不過,他作為項羽的警衛卻親眼目睹了整個事件的全過程,直到項羽最後終於放走了劉邦;韓信也就徹底地對項羽失望了。

  鴻門宴的過程在這裡不加細述了。但鴻門宴上項羽確實暴露出了他「豎子不足與謀」的致命弱點。韓信看出他的輝煌就要走到盡頭了。他可以得天下,卻無法治天下。滅秦之後的項羽不會有什麼作為了。自己呆在楚營裡是更加得不到發展了。他深深地為項羽感到惋惜,也為自己始終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而感到心情沉重。

  果然,項羽開始走他的下坡路了。他這時雖然紅極一時,但所作所為無不是自毀前程,早些時候坑殺了20萬秦兵的俘虜,已經落下了殘暴的惡名,進入咸陽之後,更是燒殺搶掠激起老百姓的怨恨,接著又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和秦始皇陵園,大火一直燒了3個多月,多少財物被他給毀了呀,雖然阿房宮是秦王朝的罪惡的見證,但畢竟是勞動人民的血汗所建造的!

  項羽辦得最不漂亮的還是他分封諸侯的事。本來,史的潮流已經由分走向合了,秦王朝已經統一了的中國他項羽接手過來只要好好地治理就得了吧,他卻偏要復辟諸侯割據的政策。如果在分封諸侯時能做到公平,讓人們心服口服也行,可他偏是完全憑喜好來自作主張。

  雖然有很多有識之士勸諫他就定都咸陽稱帝,他終於還是不聽,執意要分封天下,立諸將為王。由於他還是對劉邦不太放心,就自毀先前與楚懷王定立的「先入關者王之」的諾言,把劉邦安排到巴、蜀、漢中為王。因漢中之地是難以圖謀發展之地,同時,三分關中分別分封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為王。目的是以此三秦降將來限制劉邦。

  項羽分封了18諸侯:劉邦為漢中王,居巴、蜀、漢中,都南鄭(今陝西漢中);章邯為雍王,居咸陽以西,都廢丘(今陝西興平);司馬欣為塞王,居咸陽以東,都櫟陽(今陝西臨潼北);董翳為翟王,居上郡,都高奴(今陝西延安北);徙魏王豹為西魏王,居河東,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北);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韓成仍做他的韓王,都陽翟(今河南禹縣);司馬平為殷王,居河內,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徙原趙王歇為代王,都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張耳為常山王,居趙,都襄國(今河北邢臺);英布為九江王,都六(今安徽六安東北);吳芮為衡山王,都邾(今湖北黃岡);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今湖北江陵);徒原燕王韓廣為遼東王,都無終(今河北薊縣);藏荼為燕王,都薊(今北京城西南部);徙原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都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田都為齊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田安為濟北王,都博陽(今山東淄博東北);田安為濟北王,都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

  項羽則自封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他把自己作為天下實際的主宰,要求各諸侯各顧其地,在有大的問題時才出面干預,如春秋戰國時周天子的地位一般。而對那個名義上是天下共主的「義帝」楚懷王,因為本來就是項梁原來為了籠絡人心加強軍隊實力立起來的一面虎皮大旗,現在天下已定,楚懷王不僅沒有用處了反而礙事,因為在名義上他比項羽地位要高。於是項羽明面上尊楚懷王為義帝,實則將其廢置江南,強行遷其到郴縣(今湖南郴州)。緊接著又悄悄地派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將義帝擊殺于江中。

  項羽的分封使本已統一了,的中原又分裂成了20個諸侯割據勢力,造成了一個天下大分裂的局面。

  由於項羽在分封過程中沒有運用公平原則和長遠利益考慮的原則,結果人為地製造了很多矛盾,給下一輪的動亂的產生留下了許多隱患。

  首先,劉邦沒有能夠被分封為事先約定的關中王,反而被困囿于巴蜀漢中,他對此是不滿意的,他已經決定好參加下一輪的角逐;其次,韓廣與趙歇,兩人在陳勝起義初期就已分別地當上了燕王和趙王,他們倆就因為沒有親自率軍隨項羽一同入關,結果被徙封為了遼東王和代王,他們是不會服這口氣的。

  還有一些本有參加受封資格和功勞的人但又沒有被分封為王,對項羽就更加不滿意了。齊國勢力最為強大的人物本來是田榮,項羽卻因其與己私人不和就不給他封王,於是,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強敵;曾與張耳有過命之交後又與張耳不和的陳餘,就因為沒有親隨項羽一同入關,本來他的功勞與張耳不相上下結果張耳封王,而陳余隻受封了三縣之侯,對此,陳余必然是不會服氣的;更有長期獨立作戰的彭越,雖有功績,就因為與項羽聯繫較少,結果也沒有受封為王,自然,彭越也不會善罷干休了。

  這些還只是直接對項羽政權不滿的。還有一些間接地對項羽的統治極為不利的矛盾,這就是因為項羽不僅將「義帝」廢置江南,最後還把「義帝」給殺了,這給反對者落下口實,還帶動了一大批人效仿,紛紛在自己的地盤上劃定自己的割據勢力,使小諸侯國裡也是矛盾重重,政局混亂,極不穩定。

  尤其是項羽要自立為西楚霸王,作天下主宰,卻不佔據天下最重要的戰略重地關中,反而執意要定都彭城,這樣,他從政治上失去民心之後,又從地利上失去了對自己有利的戰略重地。其實,他也並不是不知道關中地位重要,他只是太過自負了,總覺得有了自己的才能,其他的附加條件都是多餘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