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瑞 | 上頁 下頁
二〇


  §興國發威

  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海瑞調任江西興國任縣令。

  在興國幹了一年半,時間不長,但海瑞已經有了淳安從政的經驗,再接手興國工作,對他來說是輕車熟路的。他工作熱情不減,緊鑼密鼓地裁減冗員,丈量土地,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幹成了好幾件大事:

  一是整頓屯田。明初,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朝廷決定在興國縣內劃出一部分土地,由軍隊負責耕種。

  但實際上,軍隊並沒有耕種這些土地,而全部將這些地佃出,軍隊坐收漁利。海瑞認為,在明初,這種現象情有可原。但以後世風敗壞,軍隊讓佃農多開墾了許多土地,還侵佔周邊農民的田地,百姓不敢說一個不字。海瑞將軍隊多開墾出來的荒地補給周圍的農民,免去農民按年上繳給軍隊的軍糧。這樣,既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又使軍隊對管理自己的屯田更為精心。

  二是發揮地多優勢。興國的地多,不僅坡地沒開,平地也相當富餘。且富餘之田各村都有。海瑞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吸納周邊遊民前來耕種,一來可以多產糧食,二來可以多收稅賦,三來可以防止寇患。這一政策相當受歡迎,很快富餘之地悉數被開墾出來。遊民少了,治安狀況也大有好轉。

  三是清理關卡。這關卡原來沒有,後為了抵禦盜賊和土匪,才在道口路邊設置了不少關卡。這些關卡的職能後來發生了變化,成了一些地方官員撈取外快的腰包。實踐證明,這些關卡在抵禦盜賊、消滅土匪方面沒有什麼作用。因此,海瑞取消了大部分關卡,調整了其餘的關卡,明確規定其職責,使之在關鍵時刻發揮應有的作用。過去關卡的兵士在執行任務時,時常要敲詐百姓,其兇狠造成的危害甚至超過盜賊土匪。整頓之後,氣象為之一新。

  四是均賦役。興國賦役的標準是早年制定的。多年過去,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如,由於兵亂、災荒等等,許多農民外出逃荒,村民數量大幅度減少,可賦役仍堅持原定標準,這樣,餘下的村民的負擔就更重了。他們不堪重負,於是有更多的人流失,造成惡性循環。海瑞重新核定了各村的人口,丈量了各村的土地,確定了新的賦役標準,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五是取消「紅帖馬船」。「紅帖馬船」指的是在規定賦役之外,另外為招待過往官員而收取的費用。

  因為這筆費用沒有明確規定,一些地方官員就藉口加倍收取,中飽私囊。海瑞乾脆將此項費用革除,斷了可能發生腐敗的漏洞。

  六是招撫逃民。由於多種原因,興國歷年外逃的農民不少。農民外逃的基本原因是貧窮。由於外逃之後,他們本來應該承擔的賦役就連年累計,一旦回來,則一併追繳。因此,逃民鮮有回鄉。他們逃走後,大量土地荒蕪,縣裡的實際收入減少。因此,海瑞下決心免去了逃民所欠的賦役。這一政策吸引了很多逃民回歸,於是,土地又重新耕作,縣裡從中也得到不少收益。

  七是停設哨官。在嘉靖三十年初設哨官,招募了一些武藝比較高強的人,讓他們帶兵巡邏,以保證安全。但實際上沒有用處,因為,本來各村、各鄉就都有自己的衛隊,真的出現情況,哨官所帶的少量兵丁也解決不了問題。因此,海瑞決定一概停設。

  八是裁減冗員。這是海瑞在淳安認真做過的一項工作,有相當經驗。這次做得更為細緻和果斷,根據興國的實際情況,海瑞裁減了將近一半中層官員。

  另外,還有一件事很快人心,即反對鄉官張鏊。

  張鏊曾作過兵部尚書,是個相當於部長級的大官。退休後到江西南昌養老。他有兩個侄子張豹和張魁仗著伯父的名望,到興國買木材。他們不是買了木材就走,而是作威作福,無惡不作,老百姓被他們害得不淺。

  海瑞知道後,派人傳訊,他們卻不把海瑞放在眼裡,以為伯父的名氣大,沒人能把他們怎麼樣,幾次傳訊都不來,甚至還跑到縣衙門大吵大鬧。海瑞大怒,當即命人拿下張豹兄弟倆,以擾亂治安的罪名將他們送到府裡,不料府裡不敢得罪,將張豹兄弟倆無罪釋放。

  海瑞不幹,再次拿住張豹兄弟倆。張鏊出面寫信求情,海瑞不理。張鏊又四處活動,托關係,想辦法。終於又把張豹兄弟倆保了出來。可海瑞堅決不放過這兩個壞蛋,不斷寫信申訴,終於把張豹、張魁判了罪。

  海瑞在淳安、興國任職的經歷對於他本人有重要意義。他在最基層的政府機構中,學到了一般管理的知識,積累了必要的經驗。同時,他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品格風貌。由於他的人品端正,剛直不阿,又一心為百姓辦事,因此很受百姓歡迎。他離開淳安和興國的時候,百姓自發組織起來歡送,幾乎不得脫身,最後還是乘夜從小路脫身。百姓的支持,也堅定了海瑞的信心,使得他能夠下決心批評皇帝,勇鬥大官,威信也不斷提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