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瑞 | 上頁 下頁
一五


  §興學築城

  淳安學校少而祠堂廟宇多,海瑞對此大為不滿,深感焦慮,他下令毀祠堂而建學校,並根據他在南平的經驗,確立了嚴格的校規,明確要求各校要以聖賢之道為根本教授內容,要求學生自覺遵守校規校紀。

  他提出,教官掌管一個地區的教育事業,這個地區的事業是否興旺,有賴於這個地區居民內在素質的陶冶。

  本縣學校所教育的對象,不是一般的庸才俗子,而是將成大器的俊傑之才。我們要幹的事情很多,教官決不可懈怠鬆弛。應該認真地向學生講解經書、性鑒、史、諸集等,讓眾弟子朝夕習讀,月日會課,切磋琢磨,使他們能夠明義理,純心性。他日走上仕途之路,寫文章做事情皆從道德原理出發,則說明他們已經學有所成了。這才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海瑞非常重視教官自身的素質,「師道立,善人多必矣。」他始終堅持這一信念,只要有過得硬的教師,就能教出好的學生。他要讓更多的淳安英才深入全面地掌握聖賢道義。

  他相信,如此能夠保證淳安沿著正確的道路發展。

  對一些教官不負責任,只知和學生一起喝酒唱歌,搞那些庸俗不堪的無聊事情的現象,海瑞非常痛恨。他批評說,這些人對經義治事的要求,忠臣孝子的規矩,都懵然罔聞,這樣,如何能教出合格的學生來。而收下學生的見面禮,對於搞好教學又有什麼用處。這樣的人,不配做教官。

  由於海瑞的重視,使得淳安的學校很快發展起來,教學質量逐步提高。

  那時,中國東南沿海常受外敵侵擾。這些燒殺搶掠的海盜就是倭寇。倭寇自明朝初就開始騷擾我國海上漁民和沿海居民。但明初朱元璋站穩腳跟以後,國力開始強盛,海上防範也比較嚴密,倭寇的侵擾尚未構成嚴重事態。明中期,國力漸衰,海防鬆弛,倭患日益嚴重起來。在所謂倭寇中,有很多是我國沿海流民。這些當地盜賊逃到海上,與倭人聯合起來。由於他們對我國的情況比較熟悉,所以造成的危害相當嚴重。由於其中有不少是徽州(即今天安徽歙縣)一帶的人,因此,他們上岸回徽歙老家時,途中必然要經過淳安,搞得淳安居民心驚肉跳。每次聞有倭寇來犯,淳安民眾即四處逃生避難,十分苦惱。海瑞問他人,淳安有城牆,為什麼不進行抵抗。縣吏告訴他說,淳安只有土城牆,低矮破舊,雖然隔幾年就要修一次,但雨水一沖就垮了,沒什麼用處。想要修堅固一點的城牆,卻又沒錢。於是,海瑞召集鄉紳反復商量,決定稍多花一些錢,修建一座磚石城牆,以求一勞永逸。

  海瑞向知府和參政反復申請,終於獲得批准。尚缺的一點錢則由本縣居民分攤,大戶出五兩,小戶出三兩,可以分兩年償付,並不增加百姓太多的負擔。經過眾人的共同努力,終於修成了一座新城。新城築高一丈七尺,垛高五尺,共高二丈二尺,下闊一丈三尺,上闊九尺。磚石砌成,堅固耐用。為了保證築城的質量,海瑞合理組織施工隊伍,不同方向的城牆分由相應區域的居民為主施工,並明確責任,不管是哪一段城牆出了問題,都由該部分的施工負責人承擔責任。海瑞自己也始終在施工現場督察,以確保新城的質量。新城修好後,倭寇再沒有到這裡來騷擾過,本縣百姓得以解除倭患之擾,無不拍手稱快。當然,後來戚繼光的戚家軍同各路平倭部隊一起蕩平了倭寇,確保了沿海的安寧,淳安就再沒有後患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