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成吉思汗 | 上頁 下頁 |
三 |
|
蒙古草原社會的宗教 蒙古人的宗教是薩滿教,這個宗教相信,天、地、山、川、草木、火等萬物都有神靈存在。因為在當時,無論白天還是夜晚,人們所看到的只是無邊無際、一望無垠的茫茫草原,在這樣的環境裡是無法產生冥想宗教的。「薩滿」蒙古語「布克」的意思,據說是掌管神與人的關係,傳達神的意志,根除病症的很原始的東西。在蒙古草原,不論天還是神都叫「騰格裡」,是最高的神。遊牧民族裡,無論是貴族、屬民還是奴隸都是按神的意志來行事,「無事不歸於天」。因此。 「長生天」、「永恆的天」、「永恆的天力」等語句經常掛在蒙古人的嘴邊。蒙古人祭天的地方叫珠盍利,把祭祀用的肉掛在長竿上,傾注白馬奶子制做的酒於天地,這叫「漢奠之禮」。在蒙古部落許多地方,牧民製作幼稚拙笨的翁根作為神的象徵。「愛太根」為地神,作為母親的大地而被信仰。另外,在蒙古還有另外一支小的宗教——喇嘛教,同薩滿教一起統治著牧民的靈魂,但總是同薩滿教混淆而沒有明顯的界限。 一切都歸於天命或神意的思想,使歷代可汗在統治和領導部眾等許多方面有了憑藉。其號令一出,便具有無比的號召力和不可抗拒性。無論是進行爭戰還是政策的推行,都如順水行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後來,鐵木真正是巧妙的運用了這一思想,才得以稱汗以至建立起強大的遊牧帝國。 部落林立的蒙古草原 塔塔兒部:在蒙古部興起以前,塔塔兒部是漠北草原勢力強大的一個大部,位於呼侖貝爾湖附近,它的地域廣闊,富饒美麗。塔塔兒部之間經常相互爭戰,同時又充當遼、金統治者的幫兇鎮壓其他部族,與蒙古族、克烈族為敵。 蔑兒乞部:據說蔑兒乞部是蒙古語族部落之一。 他們居住在鄂爾渾河至薛靈格(色楞格)河流域。《元史》記載說:蔑兒乞部「世居不裡罕哈裡敦之地。其俗驍勇,善騎射,諸族頗憚之」。這些說明在蒙古族興起之前,蔑兒乞部也是漠北的強部之一,他的勢力曾到達「不裡罕哈裡敦」即不兒罕山。 乃蠻部:乃蠻部為突厥語族部。無論從地域、軍事、經濟、文化都比蒙古人先進。他們建立了先進的部落聯盟,採用畏兀兒文字進行統治,並信奉西方傳來的景教。據《元史·地理教志》記載,乃蠻部始居於謙河(葉尼塞河)流域,後居住于蒙古高原西部,控制著阿爾泰山附近的廣闊地域。因與克烈、蒙古族為鄰,因此「經常與王汗(罕)發生糾紛,互相敵對」。 克烈部:克烈部居住在漠北的中心地帶即土拉河和翰爾寒河流域的回鶻汗國故地,是由六個部落組成的強大的部落聯盟。與中原王朝和蒙古族相毗鄰,信奉景教。因在風俗、語言、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受突厥部族的影響,常採用突厥的名字或稱號。在當時,克烈部是漠北草原一個獨立的大部,既頑強地抵抗著來自各大部的騷擾,又沒有屈從遼、金的統治。 蒙古草原的社會階級狀況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私有制的發展,蒙古草原諸部逐步出現了貧富兩極分化,社會分成了那顏貴族與屬民、奴隸兩大對立階級。他們之間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當時草原各部階層和階級的劃分大致包括以下幾類人: 那顏——譯為「老爺」或「官人」,是各部的奴隸主貴族和官員的稱謂。他們是各部首領、統治階級,在各部享有很高的榮譽並擁有眾多尊貴的稱號。有的甚至受封于唐、遼、金王朝,並成為該王朝在這些地區的代理人。汗合罕(可汗)是那顏階級的領袖人物。 這些人從不進行生產勞動,而是專門從事戰爭和擄掠。 他們有自己的政治中心——翰耳朵。內設官分職,外戍邊衛疆。是各族貴族的最高代表,並逐步發展成為剝削和壓迫本部百姓的地方政權。 哈剌抽——又名「哈刺出」,意為「賤民」、「黑民」。他們雖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經濟上有少量的牲畜、帳幕、勞動工具等私有財產,但與那顏貴族是一種依附關係。哈剌抽平日納貢服役,戰時則隨軍作戰,那顏貴族與哈剌抽之間是剝削與被剝削、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白身人」是哈剌抽中地位較高者,可以參加氏族部落的選舉。但「白身人」在戰時也要充當普通戰士。 屬民——一個附庸等級。又稱「哈闌」漢語意為「人丁」之意,指的是人數眾多的庶民。屬民來自被征服部或被削弱部的成員,或是為爭取保護的一些投誠部落的牧民,或是失去財產、沒落的氏族成員。那顏貴族與屬民之間是保護與被保護的關係。屬民處於附庸地位受那顏貴族的剝削和統治。 孛翰勒——「奴婢」之意。包括世襲奴隸、買賣奴隸、陪嫁奴隸、贈賜奴隸、罪犯奴隸、自動投靠的奴隸、同族近親奴隸及戰俘奴隸等等。在當時的蒙古諸部中,孛翰勒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從事最繁重的勞動。他們不僅供家內役使,從事各種生產勞動,而且還隨主人參加圍獵和征戰。甚至被役使充當軍中苦力,或修築戰地工事,或進攻時衝鋒陷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