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成吉思汗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第五章 成吉思汗童年殺弟 鐵木真及其諸弟是一群孩子,社會給他們的教育是野蠻的教育,因而在待人處事上很快就反映出了這種野蠻教育的影響。處境的孤立、眼界的狹窄,加上生活的貧苦,使他們兄弟之間產生了彼此嫉妒和怨恨之心。前文說過,也速該的這六個兒子並非一母所生。他們之中,四人是訶額侖夫人所生(鐵木真是長子),另二人即別克帖兒和別勒古台是也速該的別妻所生。這一現實就更激化了他們兄弟之間的嫉妒和怨恨。這兩組青年之間矛盾日益激化,終於爆發了一場勢不兩立的衝突。蒙古史詩以樸實而坦率的筆調向我們敘述了這一衝突的細節。 一天,鐵木真、合撒兒、別克帖兒和別勒古台兄弟四人在斡難河畔釣魚。他們釣著了一條非常漂亮的小魚,名金色石鯨。雙方爭了起來,鐵木真和合撒兒為一方,別克帖兒和別勒古台為另一方。爭來爭去,別克帖兒和別勒古台力大,把魚奪了過去。鐵木真和合撒兒回家向他們的母親告狀說:「吾等 釣一金色石鯨,被別克帕兒和別勒古台奪矣!」 使鐵木真和合撒兒二人大為吃驚的是,他們的生身之母訶額侖夫人不但不說他們有理,反而袒護也速該的別妻所生之別克帖兒和別勒古台。訶額侖夫人現在是一家之長,她所考慮的是氏族的利益。她當即回答鐵木真和合撒兒道:「休矣!汝等兄弟之間,奈何相爭如是焉?」接著她又強調指出他們目前所處的孤苦無依的處境說,「須知吾等如今正自影外無其友,尾外無其纓也。」 訶額侖夫人還特別強調指出,他們兄弟必須承擔起復仇的重任。他說:「汝等務必同心,只可一心想著:如何方能向泰亦赤兀惕人復仇?汝等兄弟安可效昔日阿蘭母之五子不睦也耶?汝等其休矣。」 然而,鐵木真和合撒兒卻不以母言為是。因為,他們認為,別克帖兒恃強淩弱,已非偶然為之,實在是已成習慣。前不久,鐵木真和合撒兒射下一隻雲雀,也被別克帖兒奪了去。所以,鐵木真和合撒兒二人聽了母親的訓斥,心中甚為不悅,遂出而私語道:「昨日奪我等所射之雲雀,今日複奪我等所 釣之石鯨,長此以往,不可共存之也!」 二人撅著嘴,滿肚子不服氣,推門而出,向野外跑去…… 悲劇很快就發生了。艱難困苦的生活已使這對年輕人具有了成年男子的火爆脾氣。當時,別克帖兒正坐在一座小山上看守全家僅有的9匹馬,其中有一匹騙馬,銀灰色,膘肥體壯,煞是漂亮。就像美國西部小說中所描寫的兩個印第安人一樣,鐵木真和合撒兒經過一番策劃,便立即開始行動。鐵木真從後面躡手躡腳地接近別克帖兒,合撒兒則從前面接近別克帖兒。兩人在茂密的草莽中匍匐前進著,悄悄地逐漸接近目標,就像獵人不想過早地驚動獵物而悄悄地接近獵物一樣。鐵木真兄弟倆此時的獵物就是他們的同父異母兄弟別克帖兒。別克帖兒這時正坐在小山上專心放牧,絲毫沒有懷疑和覺察到正在發生的事……一直到鐵木真二人突然站起身來彎弓搭箭向他瞄準時,他才發現二人已經來到了他跟前。他試圖平息鐵木真二人的怨恨,像剛才訶額侖母那樣向他們指出應該團結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泰亦赤兀惕人。他對二人說:「吾等不應自相殘殺,宜合力向泰亦赤兀惕人復仇,彼等對吾等之淩辱至今尚在……汝二人奈何以吾為眼中之睫、口中之梗乎?」 但是,他這番話絲毫沒有打動鐵木真兄弟二人的心。箭在弦上,眼看就要射出。別克帖兒無奈,只好向他們最後懇求道:「勿毀吾爐灶,勿殺吾弟別勒古台!」 別克帖兒說完,便盤腿端坐等死。鐵木真和合撒兒一個瞄準其前胸,一個瞄準其後背,同時朝這個「共同的靶子」射去。別克帖兒應聲倒下了。鐵木真兄弟二人收弓揚長而去。 這兩個年輕的殺人者就這樣回到了家裡。訶額侖夫人一看二人臉色陰森可怖,就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不禁怒從心起,嚴厲責駡道:「殺人魔鬼!汝二人之一(指鐵木真)自吾熱處脫出之時,即已手握黑血塊矣。另一人則如一合撒兒狗故而名合撒兒焉。汝等如下山之猛虎焉;如難抑其怒之獅焉;如欲生吞獵物之莽魔焉;如自沖其影之海青焉;如竊吞其他魚類之狗魚焉;如食其羔路之雄駝焉;如乘風雪而襲之狼焉;如難控其仔而食之狠骼焉;如護其臥巢之豺焉;如捕物不貳之虎焉;如狂奔馳沖之猛獸焉。然則汝等正值影外無友,(馬)尾外無鞭之時也。汝等忘卻泰亦赤兀惕對吾等之淩辱,無能複此仇矣!」 訶額侖夫人引用前人之言,嚴厲訓斥著她這兩個兒子的不義行為。就這樣,鐵木真殺了敢於頂撞他的弟弟,小小年紀就成了他所屬氏族的首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