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曹操大傳 | 上頁 下頁
二四


  東郡太守橋瑁是首倡起兵伐董卓的,自然不必說了,冀州牧韓馥,已向袁紹表明了態度。其他還有袁紹的異母兄弟後將軍袁術和其兄弟山陽太守袁遺,都起兵響應。

  還有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等五人分別給袁紹去信,表示同意共同發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騎都尉鮑信,他早在泰山招募了步兵兩萬人,騎兵七百人,備輜重一萬五千多輛,和他兄弟鮑韜一道,正在加緊練兵。袁紹的使者一去,他就立即響應,和使者一道就帶兵來了。

  袁紹當然不會忘記約請曹操,曹操這時已有了充足的兵器,並已對新兵訓練有素,便馬上帶了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和好幾千士兵趕來。曹操眼下並無地盤,他將自己算作張邈的部下。

  各路兵陸續出發,有的多達兩三萬人,有的一兩萬人,最少的也有五六千人之眾。

  包括袁紹在內的各路兵馬向河南彙聚。

  袁紹到了河內,跟河內太守王匡的兵馬合在一起,暫時駐紮在河內。韓馥把軍隊駐紮在鄴城,即河南省臨漳縣西,以督運軍糧。袁術的軍隊駐紮在魯陽,即今河南省魯山縣。孔伷的軍隊駐紮在穎川。

  除了這五路兵馬分別駐紮在當地以外,其餘像張邈、曹操、張超、劉岱、橋瑁、袁遺他們都到了酸棗,即今河南省延津縣北。

  到了約定的日期,袁紹、王匡、韓馥、袁術、孔伷他們帶著隨從的人都到酸棗來開會。先後到達酸棗參加會議的有十路人馬:

  第一支人馬:渤海太守袁紹。
  第二支人馬:冀州牧韓馥。
  第三支人馬: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支人馬: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支人馬:陳留太守張邈。
  第六支人馬:廣陵太守張超。
  第七支人馬:河內太守王匡。
  第八支人馬: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支人馬:東郡太守橋瑁。
  第十支人馬:濟北相鮑信。

  十支人馬的頭兒聚在一起,慷慨激昂,義憤填膺,同仇敵愾,摩拳擦掌,決心征討董卓,輔助皇室,並公推袁紹為盟主,訂立了共同盟約。

  這是漢獻帝初平元年,即公元一九〇年,函谷關以東的州郡正式結成反董卓聯盟。袁紹自封為車騎將軍,兼司隸校尉。曹操所率是唯一的私人軍隊,自稱奮勇將軍。袁紹向來知曉曹操的能耐和實力,對曹操特別看重,再以盟主身份正式任命曹操為奮勇將軍。

  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便負責作戰計劃、指揮及協調人員。其餘首領,都按原部署屯兵各地,隨時聽令。

  各路兵馬都有數萬人之眾,由北,東、南三方面,將洛陽團團圍住。

  袁紹以盟主身份,正式發出通告,號召各地起兵征討董卓。袁紹的通告發出去以後,又多了兩路兵馬:一路是長沙太守孫堅,一路是上党太守張揚。這樣,征討董卓的隊伍就有十二路兵馬了。

  由於袁紹聲望崇高,並且曾經公開反對過董卓,所以深得各路兵馬領導者的信任。唯獨濟北相鮑信,卻對袁紹別有看法。鮑信確實頗能識人,他經過幾次接觸,便發現袁紹頗有虛榮浮華之心,好高騖遠之志,卻又並不十分實在。表面他很尊重眾首領意見,其實卻缺乏定見,仿佛他的心思如燈籠一般,哪方的風吹得大,他就順著哪方的力量轉動。作為聯盟之主,十數路兵馬的協調指揮者,如此狀態是很不理想的。但是,鮑信又不好將自己的見識告訴其他首領,因為這是他的感覺和一種特別的發現,其他首領或許現在是認識不到的,他若說出來,豈不有損於這個聯盟的組合。

  鮑信只將自己的想法對曹操說了,那麼多人他沒說,只對曹操說,在鮑信自己似乎也十分奇怪。顯然是他對曹操有特別的好感。他是知道這個曾為典軍校尉的曹操的,並也知道曹操是為了不就任董卓的封官才逃到陳留的。這些都給了鮑信很好的印象,但這還並不是十分關鍵的好印象,鮑信對曹操特別感興趣的是他那支私人軍隊,這不僅在盟軍中是獨有的,也是頗為出眾的。曹操在短短的時間內,幾乎是白手起家,成功地創建了如此一支軍隊,顯然是他能力和志向的一種集中體現。鮑信知悉了曹操身同士卒,打造兵器的舉動;知悉了曹操遊說富豪,爭取支持的舉措;更知悉了曹操訓練軍士的技巧和方法,等等。

  鮑信由此斷定,這個粗短壯實、貌不驚人的漢子,絕非袁紹所能匹比。

  鮑信因此專程拜訪了曹操,無比感慨地說:「亂世的英雄不是那麼容易當的,今後撥亂反正的只有將軍你才做得到。其他軍團領袖,即使目前看來很強盛,一段時間以後,也勢必會衰頹而趨勢于滅亡,將軍你才是承受天降大任的角色啊!」

  曹操聽了,無比惶惑,說:「鮑相過獎了,確實過獎了。操不過殫思竭慮,為討伐董卓計耳。焉有承受天任之才?」

  鮑信道:「將軍不必過謙,當此亂世之時,英雄畢現,優勝劣汰,在所難免。若以將軍之才德,豈有不盡心盡力于匡世之為之理?既盡心力,必為群雄所不及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