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白居易 | 上頁 下頁 |
九 |
|
貞元二十年(公元894年)二月,白居易任校書郎後回符離搬家。幾天後,白居易全家離開了埇橋。從外州縣遷往長安,應該是件愉快的事,可對白居易來說是相當痛苦的,主要原因是與湘靈分離,他們明明知道,此地一別,再見無期。白居易寫過《潛別離》詩,表達了內心的苦惱: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 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時, 烏頭雖黑有白時。 唯有潛離與暗別, 彼此甘心無後期。 事實恰如白居易和湘靈所預想的一樣,這次分別以後,他們終生再也沒有見過面。 元和二年(公元897年),白居易已36歲。此時他對與湘靈結婚的事已完全絕望。去年他曾托人帶給她一首詩,表示自己無能為力:「佳期與芳歲,牢落兩成空。」即指此事說的。當春光明媚的季節,白居易說出了心裡話:「少府無妻春寂寞,花開將爾當夫人。」孤獨寂寞的生活對白居易來說是難以忍受的。 這時候,經老友楊虞卿介紹,白居易認識了楊汝士的妹妹,並有意於她。這一年的整個春天,白居易幾乎都逗留在長安,而且是在楊家食住: 春初攜手春深散,無日花間不醉狂。 別後何人堪共醉,猶殘十日好風光。 元和三年春,白居易與楊氏完婚。夫人雖不識字,但賢淑、美麗、端莊。新婚之後,白居易曾給夫人贈詩一首,詞意懇切。詩雲: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 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 冀缺一農夫,妻敬儼如賓。 陶潛不營生,翟氏自伐薪。 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 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 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 所須者衣食,不過飽與溫。 蔬食足充饑,何必膏梁珍。 繒絮足禦寒,何必錦鏽文。 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 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 焦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倆人婚後生活還算平和,但詩人始終不能忘懷初戀的愛人——湘靈: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