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安德海 | 上頁 下頁
一〇五


  一聽安德海這話,恭親王奕訢還真有些生氣了。他恭親王乃大行皇帝的胞弟,皇上是萬歲爺,他乃九千歲爺,過去,還沒有一個人敢如此大膽妄為,如此欺騙他,更何況今天欺騙他的是個奴才。

  安德海一見恭親王奕訢變了臉色,他可真的有點心慌了,他跪在地下,低著頭等待王爺的發落。恭親王一見安德海如此可憐兮兮的樣子,心裡不禁軟了下來,他念安德海欺騙他乃出於幫助他擒拿端華,將功補過,且饒安德海這一回。於是,奕訢手一擺,讓安德海起身,安德海連忙磕頭致謝。正在這時,宗人府門前一陣吵鬧聲,眾人聽的分分明明,是怡親王載垣的聲音:「膽大妄為的狂徒,竟敢扣押贊襄王,還有王法嗎?」

  載垣回到王府剛一坐下,只見鄭親王端華的小書僮氣喘吁吁地闖了進來。書僮見到載垣連哭帶叫:「不好了,鄭親王被人拿了。」

  載垣一聽,頭髮都豎了起來,熱血直往腦門子上沖,他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帶了20多個侍衛沖闖到鄭親王府,到王府後,端華已被帶走,鄭親王福晉及一群小妾們正哭哭啼啼亂作一團。

  載垣簡單問了幾句,他這便直沖宗人府而來,前來質問奕訢為何如此囂張。奕訢一見載垣自己送上門來,便大吼一聲:「載垣罪臣,還不快快接旨。」

  載垣哪裡肯接什麼旨,他大喝一聲,他手下的20多個侍衛馬上擺好了陣勢,圍攻恭親王奕訢,奕折的手下也立刻反擊,雙方侍衛一時間扭打在一起,難分勝負。就在雙方酣戰之時,安德海溜出了人群,他拼命地向榮祿住處跑去。約莫半個時辰,安德海與榮祿帶了500人馬趕來,載垣見敵不過奕訢,欲拔劍自刎,被奕訢一腳踢開了寶劍。載垣被五花大綁,也押進了宗人府,他與端華僅一牆之隔。載垣在裡面狂呼亂叫:「兩位太后無權解任我等,皇帝幼沖,難以親政,我等乃先帝托孤贊襄王大臣,使命尚未完成,我等不能解任。」

  他整整叫了一天,也沒有人答一句話,載垣不禁嚎哭起來。

  他哭得好傷心,端華在隔壁也跟著大哭,兩位王爺好不淒慘。

  擒拿了鄭親王端華、怡親王載垣,下一步便是捉拿肅順。肅順等人與兩宮太后、皇上走的不是一條路,肅順走的是大路,比兩宮大後、皇上他們應遲到四五天。西太后與奕訢仔細推算肅順等人的行程,估計他們已到了密雲縣境內。奕訢擔心鄭親王、怡親王被拿一事走漏風聲,肅順或反或逃,決定立即起擬聖旨,令醇郡王奕寰就地處決肅順。聖旨擬定以後,西太后與奕訢一商議,決定派睿親王仁壽前去宣聖。臨行前,西太后又交待了一番,睿親王仁壽句句牢記心中,他帶了幾個高手及一些貼心的大臣,快馬加鞭直奔密雲。

  這天下午,天色昏黃,風沙彌漫,睿親王一行人在大路上迎到了肅順、醇郡王一行人。肅順畢竟是老奸巨猾,他一路奉梓宮回京,心中不斷盤算著另一路人馬該發生什麼事了,他每天都派心腹前去打聽虛實。昨晚探子密報,兩宮大後及皇上平安抵京,他心裡不禁倒抽一口涼氣,他明白鄭親王、恰親王途中肯定遇到了麻煩,原計劃並未實施。不過,探子說鄭親王與恰親王已各自回府,安然無恙,看來,他們的密謀並未被西太后察覺。

  今天,睿親王仁壽突然迎了上來,肅順心中不得不提防著點。只見仁壽緊勒馬頭,拱手相拜:「肅中堂,一路辛苦了,兩宮太后特諭本王前來相迎,奉迎梓宮回京。」

  肅順一見仁壽並無氣勢洶洶之態,反而是一番的恭辭,他的心裡有些踏實了,當然,肅順也必須還之以禮。肅順令人馬原地休息,已近傍晚,支起帳篷,款待睿親王仁壽。肅順時刻不離仁壽左右,以防仁壽與醇郡王奕寰串聯什麼,他急著想去廁所,又怕他們密謀,只好作罷。三個人飲了幾杯,肅順沒敢放開酒量,他假裝有些醉了,其實,他喝的酒又全吐在茶杯裡了。醇郡王本來就不喝酒,他一喝酒便過敏,所以,他滴酒不沾。只見睿親王仁壽一個人狂飲起來,酒氣沖天,他顯然有些醉意了。肅順一見仁壽如此豪飲,他便放心了,如果仁壽前來捉拿他,絕對不會如此飲酒。

  肅順失策了,睿親王仁壽乃大臣中有名的狂飲之徒,他的酒量很大,一斤、兩斤酒也灌不醉他。肅順飲了些酒,實在憋不住了,他便放心地去廁所了。

  肅順剛走,睿親王仁壽便急切地將來意告訴醇郡王奕寰,奕寰一聽京城裡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心裡呼呼直跳。雖然,奕寰與奕訢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他生性怯懦,不如奕訢果斷、勇猛。仁壽見奕寰此時竟猶豫不決,不禁十分生氣:「醇郡王,事已至此,容不得郡王多思量,西太后已穩坐江山,難道你還有什麼顧慮不成?」

  仁壽抬出了「西太后」果然是高招,西太后既是醇郡王奕寰的皇嫂,又是自己老婆的姐姐,西太后的指令對於奕寰來說簡直就是聖旨,他不敢不從。奕寰平素不沾酒,如今生死存亡之際,他竟一仰脖子,咕嚕喝了一大口酒,酒到肚裡,辣得他直咳嗽。

  幹,逼到這份上,不幹也得幹。

  肅順出了茅房,正欲進帳篷,一個密探拉住了他。

  「肅中堂且慢。」

  肅順定神一看,是他前天派出去的密探,這會兒剛剛回來。

  他隨密探躲在帳篷外,密探不敢多說,簡明扼要地講述了京城裡昨天發生的大事,肅順一聽,氣得直咬牙:「仁壽呀,仁壽,你帶著腦袋來找死。」

  他叫來了幾個侍衛,直闖帳篷。肅順剛一踏進帳篷,雙手就被兩個漢子死死地按著,他動彈不得。原來,仁壽與奕寰商議好以後,他們聽得清楚肅順的腳步聲由近而遠,他們忙撩開門簾往外一看,只見肅順正與一個人密談什麼。仁壽馬上明白一定走漏了風聲,他連忙手一擺,他帶來的兩位高手便閃了進來,專待肅順一進來,立即擒拿。

  雙方侍衛格鬥了一陣子,睿親王大聲叫喊:「眾侍衛且住手,本王奉聖上諭旨,前來捉拿逆臣肅順。」

  他邊喊邊將諭旨亮了出來,奉梓宮回京的侍衛們也不是肅順的親信,他們一見黃綾聖旨,便紛紛退下,肅順束手就擒。仁壽與醇郡王一路押回了肅順。肅順見事已至此,悲忿不止,對天長嘯:「先帝呀,你忘了祖訓:『滅建州者葉赫。』今日,呂後、武望再世,葉赫即將掌握大清國政,大清的氣數盡矣。」

  人們任憑肅順哭叫、撕打,而不予理會。肅順離開熱河時,帶了兩個小妾同行,按說,這是不允許的,因為,他奉梓宮回京是執行公務,不准私帶家眷。若不是發生政變,也無人知道這事。肅順被擒,他的兩個小妾十分害怕,生怕肅順屍首難全,保不住她們。兩個小妾一商量,在回京的路上竟畏罪投河自殺了。

  回到京城,仁壽與奕寰如實上奏,不由得引起慈禧大怒,她再發懿旨:「肅順跋扈不臣,招權納賄,種種悖謬,當經降旨將肅順革職,派睿親王仁壽、醇郡王奕寰即將革員拿交宗人府議罪。乃該革員於接奉諭旨後,咆哮狂肆,目無君上,悖逆情形實堪髮指。且該革員恭送梓官由熱河回京,竟敢私帶眷屬行走,尤為法紀所不容。所有肅順家產,即派西拉布前往查抄。」

  於是,肅順以拒捕罪,滿門抄斬。奕訢、仁壽等軍機大臣奏請皇上,將肅順就地處死,載垣、端華二人淩遲,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人發往新疆效力贖罪。

  就這樣,歷史上的顧命八大臣結束了他們的政治生涯,葉赫那拉氏從此登上了政治舞臺。在晚清的腐朽統治中,她兩度「垂簾聽政」,竟長達48年之久。

  「祺祥政變」即「辛酉政變」後,西太后與奕訢密切合作,于同年十月初九,在京城皇宮太和殿為小皇帝載淳舉行登基大典,頒詔天下,以明年,即公元1862年為「同治元年」。

  小皇上登基大典,表面上場面宏大而隆重,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實際意義,小皇上由原來的暗中傀儡,已轉作公開的傀儡,無非是他的生母慈禧太后名正言順地代他行使職權罷了。

  十月初九,小皇上大赦天下,併發了一道諭旨,明確了兩宮太后的權力,諭旨雲:「朕奉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懿旨。現在一切政務均蒙兩宮皇太后躬親裁決,諭令議政王軍機大臣遵行。唯繕擬諭旨,仍應作為朕意,宣示中外。自宜欽遵慈訓。嗣後議政王軍機大臣繕擬諭旨,著仍書朕字,將此通諭中外知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