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漢尼拔 | 上頁 下頁
一二


  §向坎尼前進

  可能在公元前216年的6月初,漢尼拔發現了一個解決其補給問題的機會。他得知,在阿普利亞平原盡頭的一座叫做坎尼城的城堡裡,羅馬人儲有大量的糧食與物資,但那裡的守備卻很薄弱。他出其不意,在羅馬人發覺他的動向之前佔領了坎尼。這在羅馬人中間引起了極度驚恐,不僅是因為丟失了給養,而且還因為坎尼的位置處於一個富庶的農業區的中央,那裡的早季作物眼看著就要成熟了。

  此後不久,艾彌利烏期與瓦羅來到野戰軍中接管軍權,此時羅馬人民都迫切要求與迦太基人一決勝負。這兩位執政官明白,國民都盼著他們一有良機就作此決戰。於是他們率領大軍直去坎尼搜索漢尼拔。行軍兩天以後,他們發現漢尼拔就駐紮在坎尼城附近。

  迦太基營地位於一片開闊的平原之上。艾彌利烏斯擔心這樣的地形特別適合於漢尼拔的騎兵作戰。他認為羅馬軍應該在附近的山上紮營。然而,瓦羅卻想把營地設在更靠近迦太基人的地方。作為折衷辦法,他們在卡努西翁紮營,那裡地處平原,距漢尼拔的營地約六英里。次日,輪流行使指揮權的制度使瓦羅有權指揮軍隊。他不顧他那位同僚的反對,命令部隊轉移到更加接近迦太基人的地方,希望這樣做可以誘使漢尼拔出戰。

  漢尼拔接受了挑戰。他一邊指揮其主力部隊排成作戰隊形,一邊用輕步兵與騎兵部隊攻擊行進中的羅馬軍。雙方打得不分勝負直至天黑,遂各自收兵。

  翌日,輪到艾彌利烏斯行使指揮權。他決定不再把部隊派遣回到山中去,因為迦太基人現在距他只有三英里,他怕在行軍中遭到對方襲擊。最後他把全軍分為兩部分,派大約三分之一的兵力渡過附近的奧菲杜斯河去建立新營。這將使羅馬軍有可能對迦太基的征糧隊發揮威攝作用,同時自己也可以徵集一些糧食。餘下的三分之二兵力則用於據守瓦羅業已建立的老營。

  §戰前準備

  無論是羅馬軍還是迦太基軍都在為會戰作準備。兩軍統帥都向全體將士訓了話,激勵大家奮勇作戰。兩天以後,漢尼拔在河邊擺開作戰隊列,可是未能誘使艾彌利烏斯出戰。既然羅馬人不出老營,漢尼拔隨即派遣其部分努米底亞騎兵去騷擾從羅馬新營外出到河邊取水的小股人員。據波利比烏斯記述,瓦羅「怒火中燒,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急欲開戰,士兵們也迫切希望打一仗,並因為遲遲不戰而感到焦躁。」

  次日(公元前216年8月2日)是瓦羅執掌兵權的日子。那天拂曉,他留下一支數量可觀的警戒部隊守衛兩座大營,帶領其餘部隊行進到奧菲杜斯河左岸附近(關於這場會戰的舊址究竟在河岸的哪一側,歷史學家眾說不一;左岸說似乎與古代記述更吻合一些。),面向南方擺開陣勢。漢尼拔早有所準備,此時已在指揮軍隊于左岸背水朝北進入戰鬥位置。

  雙方各有多少兵力今天已無從確知,古書上也眾說紛紜。現在我們清楚的是羅馬軍在人數上佔有巨大優勢,其列入戰陣的兵員組成大約為步兵六萬六千人,騎兵七千人。留守營地的羅馬軍約有一萬人。漢尼拔可能有大約三萬二千步兵與一萬騎兵,餘下大概有五千人守衛大營。

  漢尼拔顯然為這場戰役作了好幾天準備,制訂了一項旨在抵銷羅馬軍巨大數量優勢的作戰計劃。在他的戰線前列,他部署了他的巴利阿裡籍投石手與輕長矛手,以他們為散兵。在其主戰線的左翼是由其胞弟哈司德魯巴爾率領的伊比利亞與高盧騎兵。哈司德魯巴爾恰好從西班牙來此探望兄長。他們旁邊是半數的非洲重步兵,現在已用前幾場戰役中繳獲的羅馬武器武裝起來。再旁邊,在戰線中央,交替排列著穿紫邊白麻布短軍服的伊比利亞步兵與慣於幾乎裸體作戰的高盧步兵單位(我們雖無確證,但是此時漢尼拔顯然已經吸取了羅馬棋盤式方格陣形的若干特點)。他們旁邊是另一半非洲步兵,處在右翼的是努米底亞騎兵。布好戰陣以後,漢尼拔命令中路的伊比利亞與高盧步兵向前挺進,致使其戰線中段呈弓形前突。漢尼拔的指揮位置在其部隊中央。

  瓦羅的軍團還是採取羅馬人慣用的三線戰鬥編隊,羅馬騎兵在右,其盟國的騎兵居左。輕武裝部隊也按常規部署在主戰線前方。但當瓦羅發現迦太基軍利用河灣地形至少使其左側面得到保護,他也開始改變自已軍團的隊形,使其戰線縮短,以此與漢尼拔的戰線相匹敵,他把各中隊的正面收攏以加長其縱深,並使行列之間的距離縮小。經過這些改變,羅馬軍各中隊實施機動的餘地大大減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變得過於狹窄。這使羅馬軍從一開始就處於不利地位,因為他們是以一種完全生疏的新隊形進入戰鬥的。

  §坎尼戰役

  瓦羅現在命令全軍出擊,戰鬥於是開始。當羅馬軍團快要衝到迦太基主陣地時,兩軍散兵從戰線的空隙中後撤。雙方騎兵遂開始衝鋒。在迦太基軍左翼,哈司德魯巴爾率領的西班牙與高盧騎兵很快就壓倒了沖向前來的羅馬騎兵。羅馬騎兵大部被殺,其殘部沿河道受到追殲。

  在迦太基戰線右翼,數量居於劣勢的努米底亞騎兵勇敵羅馬軍左翼騎兵,雙方的戰鬥不分勝負。戰線中段,集結起來的羅馬軍向較為薄弱的伊比利亞、高盧步兵戰鬥線推進。高盧兵與伊比利亞兵緩慢後退。他們的凸形戰線先恢復平直,然後又變成凹形。隨著迦太基戰線的後撤,越來越多的羅馬士兵向中心湧入。這正是漢尼拔所希望的。羅馬軍擠作一團,連揮動武器都有困難。就在此時,他們發現左右兩側的重武裝非洲步兵突然包圍他們的兩翼並向中央壓迫。

  在此同時,哈司德魯巴爾及其凱旋的騎兵顯然已繞過羅馬全軍,從背後攻擊與努米底亞部隊相對的羅馬左翼騎兵。羅馬騎兵落荒而逃,努米底亞騎兵策馬追擊。哈司德魯巴爾則急急趕去從後面攻擊落入圈套的羅馬軍團,切斷其退路。羅馬人雖然勇氣不減、奮戰不息。結果還是成千上萬地遭到殺戮。

  坎尼戰役就此結束,羅馬軍戰死沙場的步兵多達四萬,騎兵也有四千,留守羅馬大營的一萬士兵全數被擒。霍爾沃德在《劍橋古代史》中寫道,這是「漢尼拔的最高成就。它以其時機選擇上的無比精確,騎、步兵戰術的高度協調,表現出它是古代戰爭史上一個無與倫比的軍事藝術典範。」

  僥倖脫逃的羅馬人不到一萬五千名。其中之一正是瓦羅。他的蹩腳戰術使漢尼拔事半功倍。死者之中有艾彌利烏斯、一大批下級軍官以及八十名元老院議員。這支迄此為止羅馬史上最龐大的野戰軍就此毀滅。為了殲滅這支野戰軍,漢尼拔付出了死傷近八千人的代價。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