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可夫 | 上頁 下頁
一〇


  由於政治環境的惡化,無疑打擊了紅軍領導人的創造性和主動精神,朱可夫也相對地保持沉默了。這一時期的最高統帥部的人大多平庸和缺乏經驗,正是這些人說服了斯大林,沒有採納朱可夫和沙波什尼可夫關於組建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建議,甚至解散已有的大的坦克部隊。只有到了1941年紅軍節節敗退時,朱可夫的看法才被重新採納,這是後話。

  1937年朱可夫被任命為白俄羅斯第三騎兵軍軍長。不久,他又被推薦擔任第六騎兵軍軍長。由於朱可夫以前指揮的第四騎兵師屬第六騎兵軍,所以他很高興地接受了任命。同時朱可夫開始研究騎兵機械化集團軍中騎兵的戰鬥使用問題。他非常重視騎兵同坦克部隊的協同作戰和戰役中對坦克防禦的組織問題。

  當時,在第三軍和第六軍的各種野外演習,朱可夫都要求同獨立坦克第三十一旅或獨立坦克第三旅配合行動,因為這兩位旅長過去都是朱可夫的同事,這樣在「戰鬥情況」中彼此非常容易理解。

  在朱可夫任第三騎兵軍軍長之前,朱可夫曾被作為主要軍事觀察員之一派到西班牙。在1936年秋到1937夏,朱可夫充分利用了西班牙內戰這一寶貴的試驗場,新式武器得到試用,一些有爭議的現代戰術概念,也可以進行研究,看效果究竟如何。蘇聯裝甲部隊在西班牙參加過多次戰鬥,有時打得很出色,但有時也會因為戰術不妥或笨拙的試驗而常常失利。

  1938年夏,朱可夫又被作為軍事使團的一員派往中國,瞭解日本軍隊的戰略戰術,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後來證明朱可夫在中國沒有參與中心工作,他的才幹也沒有被發揮,近乎於無事可幹。同年冬天,朱可夫被調回國內,任白俄羅斯軍區副司令員,這樣他就有了指揮一個大戰役軍團的機會,也為他展露才華創造了條件。

  對於朱可夫的評價,我們可以從一份1943年5月俘獲的德國軍事文件中有所瞭解。上面寫著:「朱可夫是個說話坦率勇於行動的人,他的特點是毅力勝過智力。在蘇聯軍界很受重視,被認為是非常能幹的軍官和優秀的組織者。他第一個主張大規模使用坦克,並在實踐上成功地加以運用。」敵人的評價往往具有客觀性。


  §六、哈勒欣河初露鋒芒

  1939年6月1日,在白俄羅斯第三騎兵軍司令部,作為軍區副司令員的朱可夫正在對剛進行的一場演習講評。參加演習的各兵團指揮員、參謀長和作戰參謀人員坐了一屋,大家靜靜地聽著,並不時作著記錄。一陣急促的電話鈴從隔壁傳來,沒一會兒,軍區軍事委員蘇賽科夫急匆匆跑進來,打斷了朱可夫的發言,他低聲地告訴朱可夫,剛才莫斯科來電話,命令他立即動身,到國防人民委員會那裡報到,看來情況相當緊急。

  朱可夫草草做了交待後,立即踏上前往莫斯科的最近一趟列車,第二天清晨,朱可夫趕到國防人民委員優羅希洛夫的接待室。此時他預感到有可能與戰爭有關。秘書告訴他,優羅希洛夫已經在辦公室等著他,並且說:「您進去吧,我馬上去命令給你準備遠行的行裝。」

  「什麼遠行?」

  「進去吧!人民委員會告訴你一切的。」

  進門後,優羅希洛夫和朱可夫握了握手,表情嚴肅地告訴朱可夫,日軍突然侵犯了蒙古,根據蘇蒙1936年3月12日的蘇蒙條約,蘇聯政府有責任保衛蒙古不受任何外敵侵犯。他走近地圖向朱可夫大致介紹了一下情況,指著哈勒欣河以東地區說:「我認為,這裡孕育著嚴重的軍事冒險。無論如何,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你是否可以立即飛到那裡?如果需要的話,把部隊的指揮權接過來。」

  「我可以馬上起飛。」朱可夫立即回答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