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可夫 | 上頁 下頁


  §一、苦難童年

  1908年夏天的傍晚,一列火車正行駛在開往莫斯科的途中,天正下著傾盆大雨,車廂內很暗,在三等車廂狹窄的過道裡,只有一根蠟燭發出昏黃的光亮,車廂裡擁擠不堪,氣味簡直能讓人窒息。在靠窗的一個座位上坐著一位少年,看上去大約只有十一二歲,他一直趴在車窗旁,看著窗外閃過一排排黑色的樹影和遠處村落裡星星點點的燈光。他就是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功名顯赫的蘇聯元帥——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

  這是朱可夫第一次出遠門,也是第一次坐火車。

  而在此之前他連鐵路都沒見過。他是去莫斯科當學徒,學手藝。坐在他身邊的謝爾蓋叔叔將把他帶到莫斯科,找他的舅舅。臨走前朱可夫的父親反復囑咐他:「你要忘掉他是你的舅舅。他是你未來的老闆。闊老板是不喜歡窮親戚的。千萬千萬記住這一點。」

  火車駛過巴拉諾夫車站以後,遠處突然出現一排燈火通明的高樓。朱可夫好奇地問一位站在車窗旁的老人:「老伯伯,這是莫斯科嗎?」

  「不,孩子,這不是城市。這是薩瓦·莫羅佐夫開的納羅—福明斯克紡織廠。我在這個廠工作了15年。」老人緊接著又傷心地說:「現在,我不工作了。」

  朱可夫問:「為什麼?」

  他說:「說來話長我的妻子和女兒都死在這裡。」他的臉色蒼白,閉了一會兒眼睛。

  他又說道:「每次經過這座該死的工廠,見到這個吞吃了我的親人的怪物,我無法使自己平靜下來」他猛然離開窗戶,走到車廂昏暗的角落裡坐下,蒙頭吸起煙來。

  朱可夫並沒聽懂老人的話,他睜大眼睛看著窗外這個「吃人的怪物」,他不理解它是怎麼吃人的,但他又似乎感覺到點什麼,他的前方等待他的將是艱辛和磨難。

  朱可夫於1896年12月2日出生於莫斯科西南的卡盧加省斯特烈耳科夫卡村。他的家境貧寒,全家人住在一幢很破舊的房子裡,房子的一角已幾近坍塌。在這所房子裡原來住著一位名叫安努什卡·朱可娃的寡婦,她無兒無女,生活十分淒涼和寂寞。於是,她就從孤兒院領回了一個2歲的男孩,沒人知道這個孩子的父母是誰。只聽說,在孤兒院門口撿到時,這個男孩身上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兒子名叫康斯坦丁。」朱可娃把孩子收養後,取名叫康斯坦丁·安德烈維奇·朱可夫。他就是朱可夫的父親。

  在朱可夫的父親8歲時,養母就去世了。為了維持生計,他獨自一人到烏戈德廠村跟一位皮匠學手藝。

  但因為年幼,在學徒期間主要是幹雜活,甚至是替老闆帶孩子、喂牛,因此當三年「滿師」時,他並沒學到什麼,只好到別的地方找活幹。他步行到莫斯科,終於在那裡的維義斯制鞋廠找到了工作,並學到了鞋匠的手藝。

  在朱可夫的父親50歲時和他的母親結了婚,當時他的母親35歲。兩人都是第二次結婚,也都是在自己第一次結婚後不久就喪偶的。朱可夫的母親叫烏斯季妮婭·阿爾捷米耶娜。她也是出生在鄰近村莊一個貧窮的人家。

  當時正是俄國最黑暗的沙皇時代,卡盧加省的農民生活很苦,貧瘠的土地很難養活一家老小。朱可夫的父親在莫斯科打工,很少有錢寄回來,莫斯科工人的工資甚至難以維持自己的生活,直到1905年,朱可夫的父親和許多工人一道因為參加示威遊行被工廠開除,回到村子幹起了皮匠活和農活,生活才穩定一些。但由於家境的窮困,朱可夫的母親不得不額外找活幹。冬夏或早秋季節,她拼死拼活在地裡幹,到晚秋時候就到縣城,幫人把食品雜貨發送給戈德廠的商人。運一趟,只能得到一個盧布到一盧布十戈比,這還要包括馬料、店錢、飯錢等等,這甚至比一個乞丐討到的錢還要少。但為了一家人不被餓死,她毫無怨言地幹著。

  就在朱可夫5歲時,他又有了一個弟弟,這對朱可夫一家來說,更加重了負擔。為了養這個瘦弱的孩子,朱可夫的母親產後幾個月,就進城掙錢。幾乎所有的街坊鄰居都勸她留在家裡照看孩子,但饑餓威脅著全家人,她不得不去。當年秋天,朱可夫那不到1歲的弟弟就死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