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朱可夫元帥 | 上頁 下頁
一八


  這樣,6月22日,也就是當年拿破崙入侵蝕國的前兩天,希特勒的軍隊蜂擁越過國境,發動了突然襲擊,致使邊界沿線蘇軍各部隊紛紛報告說:「我們遭到轟擊!我們怎麼辦?」據德國元帥貢特爾·馮·克盧格的參謀長貢特爾·布盧門特裡特將軍說,他們從蘇軍總部得到的回答是:「你們一定是發瘋了。你們報告情況為什麼不用密碼?」①

  ①貢特爾·布盧門特裡特著《莫斯科》,載弗雷丁與理查森合編的《致命的決定》,第69頁。——原書注

  對於德軍的集結遲遲才採取對策,因而造成了混亂。而朱可夫在最後一劾下達的使蘇軍進入全面戰鬥準備的命令,可能使這種混亂局面變得更加嚴重了。許多部隊的司令部收到此項命令已為時過晚,還有一些部隊的司令部,剛剛來得及把部隊拉到公路上排好隊伍,反倒成了空襲和迅速推進的德軍裝甲兵團逐一殲滅的現成目標。例如,基輔特別軍區直到6月22日晨3時至6時,即在戰爭開始以後。還沒有接到通知。一波羅的海特別軍區屬下的第48步兵師,正在從裡加前往邊境途中,在離邊界約十八英里的地方突然遭到空襲和突破邊界防禦的德國地面部隊的進攻。這個師差不多已被全部消滅。

  蘇聯飛機來能及時疏散到緊急簡易機場,因而大部分飛機在其永久性基地上迅速被擊毀。實際上,西部特別軍區的大多數空勤人員都在短期休假,他們甚至未能回去保衛他們的基地。蘇聯方面承認,在西部軍區,飛機損失尤為嚴重,從而使德軍立即掌握了這個地區的制空權。

  擔負掩護邊境任務的其他部隊的情況也差不多。在利布的集團軍稅的對面。第5師的主力部隊還呆在距國境三十一英里的兵營中,而第126師則位於遠離國境四十三英里的地方。此外,西部軍區和基輔軍區的許多軍、師的炮兵部隊,正在遠離它們所要支援的部隊的火炮打靶場進行訓練。基輔軍區的防安部隊,正在明斯克附近參加訓練,離司令部幾乎有二百五十英里。在作戰計劃中,預定起重要作用的其他部隊,還在敷設通訊線路。

  進攻的那天淩晨,德軍擁有九十三個師可供使用,他們把大部兵力部署在普裡皮亞特河以北。蘇軍各師則分散在一條長得多的戰線上,而且有些部隊尚未進入陣地。因此,軸心國軍隊在每個選定的正面上與蘇軍相比的兵力優勢,從2.5比1到更大的倍數不等。例如,在蒂爾錫特地區,蘇軍第125步兵師,負責掩護二十五英里寬的正面,必到德軍整個坦克第4集群的進攻。這個集群的第一梯隊由三個坦克師和兩個步兵師組成,第二梯隊則由三個摩托化師組成,因而一舉攻佔了這個地段。蘇軍用了幾天時間才調來四個師,企圖堵住這個缺口。在其他地段,紅軍各部隊也未能及時抵達作戰地域參加戰鬥。因此,總的說來,它們無法完成1941年蘇聯邊境防禦計劃中指派給它們的任務。

  在戰爭的暈初時刻,由於遭到空襲和炮擊。紅軍的通訊線路大部被破壞,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守牢的困難和混亂狀況。各級指揮機關不能把命令下達到它統轄的陷入驚慌失措的部隊。反過來,防守邊境的各部隊告急的消息也無法傳送到上級司令部。德軍最初的炮兵彈幕射擊開始以後,德軍突擊部隊和偵察部隊便破壞了邊界沿線的帶刺鐵絲網,消滅了或許可以較早地報告情況的蘇軍哨兵和觀察所。攻擊的突然性對德軍來說幾乎是圓滿的,以致整個正面上對於進攻者具有重大意義的重要橋樑都被完好無損地攻佔了。擔負炸橋任務的蘇軍崗哨,還沒來得及引爆爆破炸藥,就被殲滅了。隨後蘇軍曾企圖轟炸這些橋樑,但遭到慘重損失。在某一地段,僅在一天之內就有六十四架實施攻擊的蘇聯飛機被擊落。①

  ①埃裡希·馮·曼施泰因著《失去的勝利》(安東尼·鮑威爾英譯),第182頁—第186頁。——原書注

  從參加這次作戰的人們的敘述中可以看出,德軍輕而易舉地佔領了他們的目標——仿佛象進行軍事演習一般。弗朗茨·哈爾德日記6月82日的2段記載是不動聲色的陳述的傑作:「敵人被德軍的進攻打得措手不及。他們的部隊沒有作出防禦戰鬥部署。邊界地區的部隊在各自的防區內分得很散。國境線本身絕大部分地段的警戒是薄弱的。」

  在分析德軍在戰爭初始階段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功的原因時,蘇聯歷史學家們常常提出一些不能令人信服的理由,例如他們說紅軍「缺乏進行現代戰爭的足夠的經驗」。他們忽略了在西班牙、中國、哈桑湖、哈勒欣河、芬蘭以及波蘭的戰役。然而他們當中有一位直言不諱的歷史學家提出了跟他的同行們相對立的看法。他說:

  「在戰前的歲月裡,坦克部隊同整個蘇聯紅軍一起,得到了發展和完善,進一步提高了戰鬥準備。在那些歲月裡,他們取得相當多的作戰經驗。在西班牙觀標上、在哈桑湖、在哈勒欣河、在芬蘭的森林中——這些地方都是我國坦克部隊經受嚴峻考驗的見證。」①

  ①《在陸軍部隊的前衛中》,載蘇聯《武裝力量共產黨人》雜誌。第15期(1966年8月),第39頁。——原書注

  蘇聯的歷史學家們還把紅軍隨後繼續遭受挫敗,歸咎於1941年沒有開闢對德作戰的第二戰場。他們說,在進攻蘇聯的時刻,德軍地面部隊在歐洲的作戰行動已經停止,因此德國能夠集中其兵力入侵俄國。可是人們發現丘吉爾的話是有道理的。他在1941年寫給呆在古比雪夫的斯坦福·克裡普斯爵士①的一封信中評論了第二戰場的論點。他寫道:「俄國人無權責備我們,他們是自作自受……」

  ①克裡普斯爵士當時擔任英國駐蘇聯大使。——譯者注

  然而,關於紅軍初期失利的另一個切實的原因,乃是1941年夏季軍隊手中的新式武器數量太少。實際上,裝配線上生產出來的武器中,有許多武器勝過德軍的武器。蘇聯歷史學家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育論是中肯的。他們說:「新式裝備和武器剛剛開始送到部隊手裡,官兵們還沒有熟練地掌握它們。」例如,蘇聯人研製並生產了一種出色的新式坦克,並把它們配備給部隊。這種坦克比德國的無論哪一種坦克都優越。據古德裡安說,1941年春,希特勒特地下個准許一個蘇聯軍事代表團參觀新建的德國坦克學校和坦克工廠,什麼都給他們看,不要隱瞞。可是俄國軍官們不肯相信。潘策爾-IV」坦克是德國最重型的坦克,一再指責德國人把最新式的坦克賜起來不給他們看,違反了希特勒關於讓他們全面參觀的命令。蘇聯人很執拗。以致德國軍工部門和製造廠的官員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即:紅軍已經研製出比德軍更優良的、更重型的坦克。古德裡安寫道:「1941年7月底,俄國的T-34型坦克在前線露面,俄國新型坦克之謎終於解開了。」

  蘇聯歷史學家們對於紅軍最初和隨後遭受挫折所列舉的其他原因也都是確實的,即清洗造成的遲遲無法消除的影響,武裝部隊正處在進行改組的過程中,最後是工業企業向東撤退造成的減產。

  對於戰爭初期損失慘重的主要責任,人們一直歸咎於斯大林,說他忽視了來自多方面的警告,過分擔心激怒德國人。同時,人們還認為朱可夫也要承擔都分責任。但是蘇聯的戰史書籍在某些方面替朱可夫作了辯護。雖然沒有指名,但《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一書的第一卷,重複了朱可夫提出的關於使用裝甲都隊的概念,提到他曾請求斯大林保留大型機械化集群而沒有成功等情況。書中說,紅軍本來應該利用在西班牙、哈桑湖、哈勒欣河以及同芬蘭的戰爭中取得的經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