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卓別林 | 上頁 下頁


  他反復唱著,還鬼使神差地模仿他母親的沙啞聲來一遍。沒想到竟大受士兵觀眾的歡迎,歡笑聲中便士如雨點般地飛上臺。直到結束,母親帶著孩子出來謝幕,那掌聲還不曾停歇。

  第一次登臺就大獲成功,使5歲的卓別林終生難忘。這拉開他「舞臺生涯」的第一次大幕,但卻是他母親舞臺生涯的最後一次。時令轉入冬季,哈娜的嗓音不能恢復。寒冷使她無法登臺,平時積攢起來的一點錢就只能流水似的花光。家境拮据起來,一搬再搬,那兩年中房子從3間到2間到1間。哈娜的首飾和值錢的東西,也陸續出賣。她可以幫人家帶孩子或找別的活幹,但一箱子戲裝絕不送進當鋪。她頑強支撐著自己重返舞臺的信念,期望有朝一日嗓子能恢復如初。她甚至為此而求助於上帝,信仰天主教,常去威斯敏斯特路教堂作禮拜。當巴哈的風琴樂曲悅耳地奏起來時,小卓別林看到了母親眼中的虔誠的淚花……

  然而,情況並不因此而見好轉,本來卓別林先生準時補貼小查理的10先令,不能按期付給了。由於他無節制地酗酒而影響演出,戲院不能按期跟他訂立演出合同。對哈娜來說這真是禍不單行,一年的短暫日子變得如同漫長無邊的苦難一生。有主見的哈娜由於過去自己動手製作戲裝,掌握了一手縫紉技術。她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租了一台縫紉機,為教友們做衣掙錢,供雪尼上小學和撫養小卓別林。

  即便在這樣窘困無奈的日子裡,哈娜仍然保持一個好母親所能給孩子影響的東西。她將自己的衣物、鞋子改制好給孩子穿,身居貧民區而注意舉止言行不受環境感染。包括隨時糾正孩子們的不雅語言和錯誤語法,把陰暗的屋子收拾乾淨,省出幾個錢為孩子們買上一套滑稽連環畫。她知道自己的嗓子恢復無望,更以母親的眼光看出小查理和雪尼的藝術天賦,她要把兩個兒子這種天賦發掘出來。她常常放下手中的針線活,空著肚子以驚人的瀟灑靈活,為孩子們表演她拿手的輕歌舞劇;用她沙啞的嗓子輕聲唱出她自己創作和唱紅一時的《我是女法官》,那首四分之二拍子的歌曲:

  我是一位女法官,也是一位好法官。
  判斷案子真公平,審理官司很在行。
  我要教律師,明白幾件事;
  還要讓他們看一看,
  女孩到底有多大能耐多大膽……

  每說一齣戲,她同時繪聲繪色地扮演戲中的幾個角色,讓小查理和雪尼理解。她甚至向兩個小觀眾分析:當時倫敦演莎士比亞劇著稱的男女演員的藝術技巧和表演才能。母親的熱情、樂觀、幽默、藝術才華,以及對戲劇事業的愛好、追求,就這樣滲透進查理和雪尼的小小心田。

  在冬天的黃昏和雪尼上夜校的時候,母親就常常給小查理讀《聖經》和解說那些故事,敘述基督如何愛憐窮人和小孩,如何對一般人體諒和寬容。如一個不幸的女人犯了過失,暴徒們想按老規矩砸死她,基督挺身而出:「你們之中有誰敢說自己絕對沒有罪過的,才可以用石頭砸這女人。」她描述耶穌如何被出賣、釘在十字架上,卻原諒了悔罪的強盜。又如何看著自己悲痛欲絕的母親,在臨死前的痛苦中歎息道:「我的神呀,你為什麼離棄我?」這時查理感動得流下淚珠,聽母親嗚咽著說:「他是多麼富有人情味呀。」

  小查理的母親就是這樣一個富有人情味的人,她不只是說說而已。有一天她帶著小查理從醫院回來,見路上幾個調皮孩子推推扯扯欺負一個衣衫肮髒的女人,她就上前責備那幾個頑皮鬼。偏巧這女人原來也是個歌舞演員,生病之後生活無著流落街頭。哈娜毅然送她到公共浴室洗了澡,然後領回家住了三天,從自己不多的衣物和錢中勻出一些送給她。這些都讓小查理感到吃驚,因為他們家已自顧不暇,他母親自己的身體也不健康。

  在蘭貝斯區奧克利街那間陰暗的地下室棲身的日子裡,在肯甯頓路波納爾弄3號那間搖晃的頂樓上苦熬的時光裡,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使小查理看到了「這個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慈祥的光輝」。他成名之後總結說:「只有在這種光輝的照耀下,文學和戲劇才具有它們最偉大、最富有意義的主題,也就是關於愛情、憐憫與人 性的主題。」

  日子複入愁苦,哈娜那一箱子戲裝早已送進當鋪。她又患了偏頭痛症,可是沒錢治病,只好用繃帶敷上茶葉把眼睛蒙上,藉以減輕痛苦。租來的分期付款的縫紉機因到期付不出租金,又被人家搬回去。雪尼趁課間休息去賣報,但這於事無補。全家人只得去肯甯頓路救濟貧民的施粥所領取粥票,生活的重擔已經壓垮了拖著病體的哈娜,她只有硬著頭皮決定:一家3口人進貧民習藝所。

  這,對於原本小康的演藝之家不啻是一件「丟臉」的事。但小查理和雪尼剛聽到這個決定時,小哥倆竟又覺得有點新奇,因為他們早想改變一下吃了上頓沒下頓,和把衣物什麼的送進當鋪的日子。

  就這樣,1895年夏季小卓別林和雪尼隨母親走進了蘭貝斯貧民習藝所。隨著鐵柵欄大門的關合,一家3口分開了。孩子住進兒童收容部,母親則住進婦女收容部。兩處分開不遠,卻都各有院牆,封閉式管理,制度嚴格。如每人都要脫下自己的衣褲洗了用蒸汽消毒,穿上貧民習藝所那既不像囚服又不是住院病服的那種衣服,孩子們一律剪成短髮;家人會面只能在探望室,每週只能探望1次。第一個探望日,3人一見面都悲傷地流下眼淚。6歲多的小查理深切感受到這種近在咫尺卻活生生地分開的痛苦,何時歸家又何時才有個家呢?

  3周之後,查理和雪尼又被轉到漢威爾貧民孤兒學校。那是倫敦當局出於人道和責任,專門為生活無著的貧民、孤兒辦的學校。孩子進去要經過體格、智力檢查與試讀,然後進入學校本部。孩子們生活上被照顧得不錯,但校規比蘭貝斯區習藝所更嚴。學文化、體操,還要受軍訓,小查理就是在這裡由老師教會寫自己姓名的。但若觸犯了校規和有了過失,那就慘了,必須在星期五早晨去健身房,在列隊而立的300人面前被體罰。輕則藤條重則木板,打的是屁股,少則3下多則6下,挨罰的孩子輕則哭喊重則暈倒。執行人是一個退役的粗壯的海軍大尉,他喜歡慢條斯理的高舉藤條,然後迅速地抽下去,這使孩子們十分恐怖而他本人頗為得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