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伊紮克·拉賓 | 上頁 下頁
二二


  埃及於2月17日回答雅林,若以色列撤出西奈和加沙地帶他就同意和解會談。埃及儘管指出的是以色列先撤軍再談判,並且認為自己對加沙亦擁有主權,但雅林,還有拉賓都驚奇地發現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居然第一次公開願意與以色列和談了,這無疑是一個里程碑。以色列的答覆卻遲遲不見蹤影,後來拉賓盼到答覆作出時,拿在手上使他十分氣憤,內閣除讚賞埃及的積極態度,強調了兩國在邊界和難民問題上尚有分歧以外簡直沒有任何具體的內容,甚至拉賓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政府到底想的是什麼。這份答覆同樣令西斯科、基辛格感到十分遺憾,基辛格語重心長地告訴拉賓:「如果美國用切斷軍援的方式對你們施加壓力的話,你想想會是什麼情形?到那時以色列還會堅持自己的立場嗎?」拉賓心裡一陣涼氣襲來,是的,以色列尚且不知到底什麼才是和平。

  尼克松給來訪的以色列總統紮爾曼·夏紮克送去了這樣一句話:「你們應當記住,你們的軍備輸送渠道是有可能乾涸的。只要我還在臺上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但我不可能當一輩子總統。」這句話給以色列人的壓力已經到一定極限了。

  薩達特老謀深算,繼續向美國施壓,並宣佈以埃停火期只到3月6日不再延長。拉賓知道這位剛剛上臺的總統是不惜打一仗的,打起來還可以讓這位新的阿拉伯領袖再耀武揚威一次。

  在拉賓的催促下,以色列內閣又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運河對以色列開放;埃及人保證永不開火;和解後以軍後撤一點;運河開通後埃軍不得進入運河區;埃及要減少其在運河西岸的駐軍這份建議到了基辛格連看都不願看的程度,至於拉賓,處於兩面的煎熬之中,十分有苦衷,他常向自己抱怨,他總不得不向自己的政府討價還價地多爭取一些讓步,就好像他這個駐美大使也在與內閣談判一樣。

  拉賓一心想改變內閣僵硬的立場,拉賓似乎比內閣部長們更明白,和平才是真正的以色列平民盼望已久的東西,只是大家太渴望它,又太不相信它會成為現實了。拉賓一直在盡力想推進和談進程,這時的拉賓早已不再像從前那個狂熱的「戰爭英雄」了,他懂得如何去心平氣和而理智地去處理問題,對和平,拉賓這位曾戎馬二十七載的帕爾馬契老兵是無比渴望的。

  拉賓越權地告訴基辛格,以色列把持吉迪和米特拉山口以西的前提下,有些地方可以後撤30公里。

  拉賓趕緊將這件事告訴梅厄夫人,電報中他為自己辯解,這只是放個試探性的氣球。

  12月1日,梅厄夫人再次訪問美國,沒想到基辛格鄭重地向梅厄夫人提到了拉賓的方案,梅厄夫人毫不遲疑地給基辛格一個令拉賓驚喜的回答:「埃及平民技術人員和警察可以跨越運河進入東岸。」這使「越權」的拉賓心裡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他不必為自己的越權而忐忑不安了。

  12月10日,梅厄夫人與基辛格經過反復磋商達成了新的方案:以色列將撤退到西奈山口的西端的地區;停火期再延長1—2年;埃及的「穿制服部隊」可以在方案允許的範圍內越過運河。此外,基辛格還向梅厄夫人保證,美國將永遠不再提羅傑斯計劃,同時還答應將在1972年和1973年供應計劃的基礎上再增加額外的反鬼怪式和空中之鷹戰鬥機。

  然而基辛格與多勃雷寧的一次會晤再一次使以美關係又添挫折。基辛格告訴多勃雷寧:「以色列堅持在前國際邊界之外的存在,具體範圍有待於以色列與有關國家談判解決。」拉賓為此敦促以色列政府能夠公開宣佈以無意吞併西奈的任何部分或將其據為己有,只希望「控制」那些地區。但梅厄夫人的回電使拉賓如夢初醒一般,原來內閣就是想吞併那些地區的。梅厄夫人電文中說:「以色列的政策是致力於對以埃邊界作相當大的變動。它意味著主權的變化,而不僅僅是一個以色列的存在,我們不使用『吞併』一詞,因為它含有消極的含義。」

  拉賓想回電再問梅厄夫人一次,因為他認為這樣的決議會讓他很難做,況且是並無道理的。梅厄夫人的回電重複了從前的立場,並明確告訴拉賓,加沙地帶、沙姆沙伊赫都將在被吞併之列,這時,拉賓只得向基辛格如實地轉告了。

  基辛格以蘇聯不可能同意邊界變動為由給以色列潑冷水,並在2月7日對來訪的達揚說:「我很難說尼克松與勃列日涅夫會在首腦會晤中答成什麼共識。」

  隨後的一些事態的發展受到了來自于越南戰場的影響。

  就在蘇聯人提出以蘇軍撤出埃及換取以色列軍撤回6月4日邊界的構想時,北越對那裡的美軍發動了強攻,莫斯科會晤中斷了。但不久之後,莫斯科居然施壓於北越,對於美國來說局勢有所好轉了。由此,依常理美國必將對蘇聯做以回報,但這一時期,唯一的籌碼就只有以色列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