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伊紮克·拉賓 | 上頁 下頁
二一


  美國始終認為約旦是一個可爭取的對象,它從不像埃及、敘利亞那樣與蘇聯交往甚密,況且約、敘之戰倘若擴大將會使本已迷離難測的中東變得更加令人無措。

  巴解組織在約旦的發展曾一度得到了侯賽因國王的支持,因為他們共同之處都是以打擊搶佔了土地的以色列人為目標。阿拉法特利用巴解組織的武裝力量——法塔赫和哈巴什的人陣在約、以邊境向以色列發射火箭,或侵入以境內發動進攻和進行恐怖活動。但多年以來,遭到報復的常常是約旦王國的境內目標,侯賽因國王手下的貝都因人將軍們十分惱火。70年代以後,法塔赫等控制了不少約旦地盤,在一些地方還接管了警察,阿拉法特公開地發表不敬重侯賽因國王的言論,甚至發生了槍擊王室座車的事件,侯賽因正猶豫不決時,阿巴什人陣戰士居然不顧任何後果地摧毀了三架停在安曼附近機場從國外劫持來的班機。

  盛怒的侯賽因派出貝都因人強大的坦克部隊開始猛攻巴解難民營,難民營顯然是難以與約旦人的大軍匹敵的,約旦進攻勢如破竹。阿拉法特趕緊求助於敘利亞,敘利亞馬上出兵對壘約旦,這便是中東歷史上的「黑九月事件」。

  拉賓知道這一次會有美國上門求助的,這無疑是個:「揩油」的好機會。此時梅厄夫人亦在美國訪問,兩人很快達成了共識。但在國內,代總理伊加爾·阿隆和國防部長摩西·達揚卻出現分歧,前者是支持討價還價後即進攻敘利亞幫助約旦人的,後者考慮更多的是蘇聯是否會提供機會同埃及從運河干涉。拉賓來不及考慮這些了,至少美國人支持,這說明蘇聯人不可能會輕舉妄動。他的首要任務倒是逼基辛格自己說出要求助於以色列的話,基辛格總不上鉤。直到最後關頭,基辛格才妥協了——「你們是不是建議由以色列幹這件事情?」拉賓問道。

  「是的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考慮來進行這件事情。」基辛格疲憊地回答。

  拉賓回想起在羅得島首次參加談判時得到的那條經驗——談判即交換,只有當自己手中有對方需要的東西時才可能成交。

  在以色列國防軍一切準備就緒之際,拉賓又找到了西斯科,找他侃「價錢」,他提出了若埃及重開消耗戰必須有美國大力支持以色列,並提供更多的武器,基辛格和西斯科都不得不馬上拍板答應了。

  以色列軍很快便大量集結到了戈蘭高地,裝甲縱隊故意疾馳掀起了大量的塵埃,讓大馬士革的人看得清清楚楚,美國第6艦隊的航空母艦也駛到了地中海東部海域,敘軍基地上空常有以色列戰機盤旋,敘利亞被美國和以色列的積極舉措震懾了,敘利亞裝甲部隊於22日下午6時撤回了本土。

  以色列在中東又出色地表現了一把,拉賓想給尼克松上一課的目的顯然是達到了,尼克松政府深深地感到,以色列才是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另外,美國也開始檢討自己前一段對蘇聯的「手軟」,這一次他們相信了,實力可以讓蘇聯低頭,而且只有實力才能做到。

  事實上,阿拉伯世界的首領納賽爾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於他在開羅召開阿拉伯總統和國王會議並大力撮和才使侯賽因與阿拉法特最後擁抱親吻——以最阿拉伯的方式促成了約、巴之間的停火。

  以、埃的關係仍然是「不戰不和」。納賽爾突然於1970年9月28日去世了,經過一番權力之爭,他從前的副手安瓦爾·薩達特繼任了埃及總統寶座,很快這位同樣大膽而有韜略的政治明星便開始釋放能量了。

  薩達特向美國轉達,埃及可以重開蘇伊士運河國際水道,對此要求以軍從東岸後撤20英里作以交換。

  這一建議與以往埃及的建議區別很大,至少不是一談就得先還領土那套主張。

  1971年2月8日,雅林向以埃兩國提出了詢問,即雙方是否願用撤回國際邊界和得到最後和解做以交換。

  「六天戰爭」以後的以色列早就是一個崇尚武力的國家了,一種讓外人並不十分理解的生存空間威脅論促使他們一次次不惜將戰火燃至鄰邦境內,對「雅林的詢問」,以色列內閣先是一片漫駡嘲笑,然後便繼續作文字的「文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