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
一四 |
|
§求知篇 §求知是人的本性 在《形而上學》中,亞裡士多德開門見山地提出:「求知是人的本性。即使毫無實用目的,人們也總是喜歡使用自己的感官,尤其是眼睛,就是個明證。其原因是,感官,尤其是視覺線給予我們知識,並且識別事物之間的區別。」 求知是人的本性,亞裡士多德終其一生都是在強烈的求知欲的支配下,建立了他百科全書式的思想體系。在他看來,「理智的活動即是生活」。「幸福,就在於一種從事理智活動,進行反思的生活」。 「動物生來就有感覺能力,由感覺產生記憶。有記憶能力的動物比無此能力的動物更機靈,也更善於學習。倘若還有聽覺,則更適於馴養」。那麼對人來說,「從同一對象的反復記憶中產生經驗。經驗積累多了,形成了關於同一對象的普遍性判斷,這時技藝和科學就產生了」,經驗有其優點,有醫學知識而無經驗的人往往治不好病,但經驗畢竟不是普遍性知識。 技藝和科學高於經驗,因為它知道「原因,能告訴人們『為什麼』,這就意味著有了智慧」。總之,從感覺到記憶再到經驗到技藝和科學,這是一個不斷否定前者而更具智慧的過程。但是,它們並沒有真正體現人的本性,它們也不是真正的智慧。 「人們仰慕發明某種技藝的人,原因是他更聰明,但是創造某種科學知識(如數學)的人則更聰明」,技藝是為了實用,而創造某一科學的人不僅是關於原因的知識,而且更是關於第一的、最普遍原因的知識。 他不像擁有技藝的人那樣只為了某種實用的目的,他是為知識而知識,「因而也只有過閒暇生活的人才能創造科學」,這是文明最後的也是最高的產物。 什麼樣的知識才是真正的智慧呢?它需要通曉一切;知道最困難的東西;最明確地講述原因;為自身而求取,而不為結果求取;在諸科學中占主導地位。 這樣的知識實際上就是哲學。但是,獲得這種智慧不是無條件的,「只有在全部生產必需都已具備的時候,在那些人們有閒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樂又不以滿足必需為目的的知識才被發現」。也就是說,只有吃飽穿暖了有了閒暇了,人們才會對和實用無關的事物感到好奇,對它們進行探討。「不論現在,還是最初,人們都是由於好奇而開始哲學思考」,「起初他們對日月星辰,生死變化感到驚異,試圖作出解釋,其目的是為了擺脫自已的無知。人們總是在生活有了保障,有了閒暇之後才去研究這門學科,這也是用以證明它不實用的目的。可以說這門學科是神性的,也是最榮耀的」。 為了純粹的知而求知,似乎不那麼容易會被現代人所接受。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和現行教育體制的弊端,大多數中國人都將求知看作是謀得個好職業,或是加官晉爵的階梯。真正為求知而求知的人則難覓其宗,這也是中國缺少大哲學家的原因所在。當人們看到門庭若市的經濟法律課堂和唱獨角戲的哲學課老師;當人們看到街頭書攤上形形色色的期貨、證券書籍,而難覓哲學書籍時,這將是一個多大的悲哀。畢竟,物欲橫流的商品社會並非處處有利於精神文明的發展。 也許有人會問,肚子都沒吃飽還談什麼哲學!那是吃飽了撐的人才幹的事。的確,正如亞裡士多德所說,只有生活有了保障,有了閒暇的人才會研究哲學。 但是具備了這些條件而研究哲學的人又有幾個,即使有,取得顯著成就的人又有幾個。在這裡,我們要說的並不是這些,而是那種為求知而求知的最純正的古希臘精神。哲學家往往因為貧窮而被視為無用,這並不表明他們不會賺錢,「哲學家要富起來是極為容易的。如果他們想富的話。然而這不是他們的興趣所在」。 這也是一個哲學家比一個富商更能夠留芳百世的原因所在,因為他留給後人的是價值永恆的精神財富,而不是過眼煙雲的物質財富。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的開山人,把哲學與錢分成是兩件不相干的事,指出「知識就是德性,無知即是惡」;柏拉圖把塵世的一切看作是追求真理的最大障礙,指出只有哲學家才能當國王,否則人類將永無寧日;亞裡士多德則提出了「求知是人的本性」的口號,把求知當作人性的本質,把人生意義歸結為知識。在這三位哲人的影響下,追求知識成了西方學者最高尚的活動。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愛因斯坦提出「科學就是為科學而存在的」,以及眾多學者提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口號。正是在這種純正的古希臘精神的影響下,西方人始終熱衷於研究人的內心和洞察大自然的神秘,從而為以後的思想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也正是在強烈的求知欲的驅動下,少年的亞裡士多德來到了柏拉圖的學園。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