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柏拉圖一生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創立學園,開辦教育;二是弘揚理性,推崇哲學。柏拉圖有如中國的孔子,二人有某些相似之處:孔子是中國歷史上首創私人辦學的教育家,柏拉圖是西方歷史上首創學園教育的教育家;孔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柏拉圖在西方傳統文化的發展上佔有崇高地位。

  柏拉圖於公元前387年創辦了學園。他辦的這所學園位於雅典城外西北方,取名為「阿加德米」(意為學園)。這所學園歷經滄桑,久盛不衰,直到公元529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下令關閉為止,前後持續長達916年之久。這所學園可以稱得上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所固定的學校,為晚期希臘和羅馬時期的文化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撫育了不少在西方文化史上佔有卓越地位的學者,甚至對近代歐洲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學院和大學都有影響。

  當年,這所學園主要是講授哲學,對數學也很重視,據說在講堂的門前寫著這樣的話:「未學幾何學者不得入內」。學園沒有教學大綱和課程表留下來,亞裡士多德說,他的老師講課從來沒有準備好的講稿,他從來沒有寫過一本教科書,也一再拒絕為他的哲學建立一個體系。他認為,整個世界太複雜了,難以壓縮到一個預先想好的書本模式裡面去。所以學生們在學園學習了哪些課程,後人無從知曉。如果把柏拉圖在《國家篇》第7卷中提出的培養哲學王的教學規劃看作是學園所實施的課程的話,可以推斷,學生們要學習算術、平面幾何、立體幾何、天文學、聲學等(按柏拉圖的說法,數學由於其抽象性和普遍性,能把人的心靈拖離可感世界去思考永恆存在),此外還要學習社會、政治、倫理等方面的知識。當然,這些課程只是為學習辯證法奠定基礎,是學習哲學的前奏曲。在柏拉裡看來,最高深、最高尚、最根本的學科是哲學。

  亞裡士多德初入學園時,柏拉圖正在西西裡島訪問。據傳,柏拉圖返園後,見到這位文雅、英俊的青年,已有幾分喜愛,攀談後就更加喜歡了。亞裡士多德衣冠楚楚,舉止文雅,風度翩翩,長於口才,頭腦清晰,思維敏捷,喜好爭論,談話時富於說服力,機智鋒利,妙趣橫生,來學園不久就顯示出驚人的多方面的才能。大約在公元前360年,學園與伊蘇格拉底學校進行了一場論戰。伊蘇格拉底學派批評柏拉圖學園崇尚虛談,徒托空言,無益於政治和法律這類實際事務。亞裡士多德作為柏拉圖學園的代表,在論戰中嶄露頭角,有力地批駁了伊蘇格拉底學校過分注重實用的觀念,指出對方在理論上思想貧乏,強詞奪理,以唇舌爭一時之勝負,難登學術大雅之堂,從而為柏拉圖學園爭得了榮譽①。他勤奮好學,學業精湛,才華橫溢,超群拔萃,是一個思想深刻、抽象思維能力極強的人。他的頭腦容納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知識,對政治學、倫理學、修辭學、邏輯學、歷史、心理學、生物學、物理學、數學、醫學、天文學、自然史、戲劇、詩歌等都有研究,且有成就。有一次柏拉圖曾幽默地說,他的學園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其他學生的身體,一部分是亞裡士多德的頭腦。柏拉圖很賞識亞裡士多德的才學,譽為「學園之精英」,並在他的住處題上「讀書人之屋」,後來提他為學園的教師,講授修辭學。不過對他奔放不羈的思想也不放心,對其要用「韁繩」加以馴服。

  ①參看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135頁;(英)喬納遜·伯內斯《亞裡士多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頁。

  學園裡,亞裡士多德與同學們在探討著學問,思索著真理;學園外,政治形勢在迅速地變化著。腓力普的馬其頓方陣,改變了力量的對比,顯示出馬其頓是一股不可遏止的新興力量。如何對待這一力量,在雅典分成相互對立的兩派。以伊蘇格拉底為代表的親馬其頓派,主張聯合馬其頓,依靠馬其頓,希望腓力普能夠把相互廝殺、自我消耗的希臘城邦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掠奪東方。他們的口號是:把希臘的戰爭帶到亞洲去,把亞洲的幸福帶回希臘來。反馬其頓派的領袖是德摩斯梯尼①,他以青年的政治敏銳性,看到野心勃勃的腓力普最終要成為雅典的大患,於公元前351年在公民大會上發表了反腓力普的演說。他認為馬其頓不僅不能拯救希臘,反而要摧毀希臘的獨立,扼殺希臘的自由,消滅希臘的文化。對這場鬥爭,亞裡士多德不很關心,直到今天,人們也沒發現他有什麼政治傾向,未見他與馬其頓宮廷來往的材料,在他的著作中也找不到具體的親馬其頓的言論。相反,在教學上,他卻一直維護阿加德米的原則,與伊蘇格拉底格格不入。

  ①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古雅典雄辯家,民主派政治家,極力反對馬其頓入侵希臘,發表《斥腓力》等演說,譴責馬其頓王的擴張行為。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征服希臘的決定性戰役喀羅尼亞之戰後,他被流放到埃癸那島。公元前323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死,他重返雅典組織反馬其頓運動。今存演說61篇。

  德摩斯梯尼雄辯的演說,阻止不了腓力普的進軍。公元前348年秋,雅典北方重鎮奧林索斯陷落,這引起了雅典反馬其頓的怒潮,次年春反馬其頓派在雅典當權。在這種局勢之下,亞裡士多德作為一個外邦人,馬其頓宮廷御醫的兒子,處境是不佳的。恰在這年,80歲高齡的柏拉圖與世長辭。臨終時柏拉圖指定斯彪西波為學園繼承人。於是,亞裡士多德結束了學園的求學生活,與同學克賽諾克拉提東渡小亞細亞,回到希臘哲學的發源地。

  亞裡士多德在柏拉圖學園生活了20年,在那裡,他異常勤奮,學習有成。亞裡士多德的見解,到後來,與柏拉圖學說有出入,但在求學時期,對師說態度極為忠實,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柏拉圖對亞裡士多德也極看重,譽他為學園的講師。這一點,在亞裡士多德早期著作中有明顯的反映,這一時期的著作,可以說是「柏拉圖的模仿」。儘管此時亞裡士多德也有獨到見解,有創造,但畢竟不多。這是就哲學而言,對哲學之外,柏拉圖不太看重的自然科學,而亞裡士多德卻有著獨自的研究。

  3.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去世,斯彪西波繼任院長;亞裡士多德與同學克賽諾克拉提離開雅典,接受同學——阿塔內斯的統治者赫爾米亞的邀請,去了那裡。

  對亞裡士多德此時離開雅典的原因,後人有不同的解釋。有人說是因為斯彪西波被定為學園繼承人,兩人理論觀點不同;也有人說是因為亞裡士多德不是雅典居民,沒有購置地產和房屋的權利;更多的說法是當時的政治形勢所致,如:

  余紀元說:「公元前404年,伯羅奔尼撒戰爭①結束後,希臘世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迅速衰落,在希臘北方的馬其頓王國迅速強大起來。國王腓力普發明了馬其頓方陣,大舉進兵南下,攻城掠地。德摩斯梯尼向雅典公民發表反腓力普的演說,警告馬其頓之患,激起了大眾的反馬其頓情緒。公元前348年,腓力普攻陷雅典北方重鎮奧林索斯,並摧毀了希臘聯盟。雅典人民掀起了反馬其頓的怒潮。公元前347年,反馬斯頓派主政雅典。在這種形勢下,亞裡士多德自然待不下去了。他與馬其頓宮廷自幼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的父親尼各馬科是馬其頓王阿明塔三世的御醫和朋友。亞裡士多德幼年曾在馬其頓珀拉宮廷生活過一段時間,與阿明塔三世的兒子腓力普一同相處玩耍,友情甚篤。亞裡士多德在公元前347年時與腓力普並沒什麼來往,在他的著作中也找不到親馬其頓的言論。但是,他仍然被視為親馬其頓分子而成為攻擊對象。這樣,亞裡士多德只好收拾書箱,離開生活了20年的雅典城。」②

  ①伯羅奔尼撒戰爭指古希臘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大部分城邦結成的軍事、政治同盟與海上強國雅典兩大奴隸主集團為爭奪希臘地區的霸權而發生的戰爭。戰爭使希臘經濟遭到嚴重破壞,霸權轉入斯巴達之手。後來斯巴達勢衰,公元前370年伯羅奔尼撒同盟瓦解。

  ②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頁。

  G.羅伊德說:「若說在斯彪西波被選上時,亞裡士多德與他的關係相當尷尬,使亞裡士多德決定離開雅典,這我們也沒有證據,二人之間沒有證據顯示有敵意存在。我們也可能想到亞裡士多德的離開至少有部分理由並未牽涉到與學園中其他分子之關係;很可能他的離去與當時政治情況有關,因為在公元前348年馬其頓王腓力普掠奪了奧林索斯之後,雅典有著一股反馬其頓人的氣氛。」①

  ①(英)G.羅伊德:《亞裡士多德思想的成長與結構》,(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第4-5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