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摩爾根評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


  假如摩爾根留在布林莫爾不走,他無疑會繼續扎扎實實進行胚胎學和再生現象的研究,但在1903年,他的朋友威爾遜請他到紐約去當全國第一位實驗動物學教授。除了當教授(這是哥倫比亞大學、也是威爾遜本人對實驗生物學的支持)以外,他們之間還有一條明確的協議:摩爾根不必上許多課(幾乎完全不上本科生的課),主要從事研究工作。威爾遜曾有一次謙遜地談到他對哥倫比亞大學的遺傳學研究的唯一貢獻是他發現了托馬斯·亨特·摩爾根。不過,假若托馬斯·亨特·摩爾根沒有發現威爾遜及其正在從事的細胞學研究,說不定哥倫比亞大學也就根本不會有遺傳學研究。決定到一個更大的學校去工作,這是摩爾根一生事業中的轉折點。

  1903年,差不多是作為離開布林莫爾學院的準備工作之一,摩爾根以威爾遜為榜樣,也訂了婚。他那時三十六歲,到9月將滿三十六歲,這似乎是他一生中的初戀。他始終主張一個男子漢首先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然後才談得上解決婚姻大事。他說這話時,一定是把訂婚也包括在內的,因為他同未婚妻實際上已認識多年,現在才遲遲宣佈訂婚。

  莉蓮·沃恩·桑普森1887年進入布林莫爾學院,是埃德蒙·威爾遜最早的也是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她1891年畢業,後來在瑞士蘇黎世學生物學和小提琴,1894年獲布林莫爾學院碩士學位。她有段時間在亞利桑那州同朋友們在一起,前後共約一年光景。不過,她多數時間是在賓夕法尼亞州的日耳曼敦同把她撫養成人的祖父母住在一起。一有時間她就到布林莫爾學院繼續聽課,在實驗室搞她自己的胚胎學實驗,擔任帶學生實驗的教師。

  她和湯姆訂婚時,年已三十四歲。她三歲就死了父母,同她的姐姐伊迪絲特別親近,而伊迪絲從布林莫爾學院畢業井出嫁以後,莉蓮幾乎又第二次成了孤兒。莉蓮的爺爺、奶奶和幾個姑母看見湯姆的愛情使她青春煥發,心裡十分高興,而莉蓮自己很快就成了摩爾根家族的忠實成員。她給摩爾根夫人的信中這樣寫道:「當我想到您和湯姆的母子之情,我就感到無限幸福,同時也體會到自己的渺小,因為我認識到,作為他的妻子,作為對自己的母親那麼孝敬的男人的妻子,她該要填補多大的空間啊!我知道,雖然我一天比一天更加愛他,更加崇拜他,但要充分瞭解他,我可以說還沒開始哩。我請求您幫助我,讓我明白怎樣才能使他過得更加幸福。」

  那年春寒料峭,細雨霏霏,摩爾根每週暫時放下工作一次,來往于布林莫爾學院和日耳曼敦之間。莉蓮當時同姑母住在日耳曼敦。他起初趕火車,後來天氣轉暖,改為騎馬。4月,他給莉蓮買了一顆自鑽石。莉蓮在給她未來的婆母的信中這樣寫道:「我歷來就快活,但現在,歡樂和幸福充滿了我的生活,再沒有時間和空間去顧別的東西啦!」

  因為婚禮要到6月才舉行,所以摩爾根很明智地告訴未婚妻,5月之前她不必考慮婚禮的細節。至於他自己,莉蓮寫道,他「就豫所有的男子漢一樣,只是服從於男婚女嫁之不可避免」。

  婚禮的排場不大,參加者多半是家裡的親友。新婚夫婦很快就登上了摩爾根首次西行的火車,去加州帕西菲克格羅夫的海洋生物試驗站——這真是生物學家的蜜月。秋天,他們遷到紐約,要聽摩爾根的課的學生已提前登記。湯姆和莉蓮空閒時廝守在一起,在池塘收集生物標本,在商店選購家具來裝備他們租來的公寓。每天早上,莉蓮安排廚師的工作,料理一些家務,然後走過幾條街區到哥倫比亞大學校區內的謝默霍恩大樓,陪著丈夫在實驗室工作一兩小時。

  摩爾根的生活方式沒多大變化,仍是冬天從事學術活動,夏天在伍茲霍爾度過,但他的生活內容卻很不相同了。他找到了一個至美至善的妻子,使他擺脫了人間的瑣事。他再也不需去釘一個釘子,也不必去學開汽車,更不必去收拾行李。他的手稿有莉蓮校對。莉蓮對於他進行的最高深莫測的實驗的細節都能領會,密切注視著他研究工作的進展。雖然她本人也是個科學家,但結婚以後,她對輕重主次始終有明確規定:第一是托馬斯·亨特·摩爾根;第二是孩子(他們不久就會有孩子的);最後,也只是最後,才是她自己的實驗。

  有了新婚的妻子,摩爾根能更專心致力於研究工作。與此同時,他又發現了一個最好不過的研究領域。在此之前不久,歐洲出現了兩種見解。為處於搖籃時期的遺傳學提供了理論基礎。其一是1900年前後三個科學家幾乎同時分別重新發現了孟德爾的工作,這三人中有一個名叫雨果·德弗裡斯;其二是德弗裡斯本人創造的突變理論,認為突變是產生新物種的途徑。1900年摩爾根參觀過德弗裡斯在荷蘭的希爾弗瑟姆的植物園和實驗室,然後又到了那不勒斯。當時,在那不勒斯海洋實驗室裡,孟德爾必然是最熱門的話題。摩爾根在哥倫比亞大學住了很長時間以後,他又回過頭來研究生物學中最令人興奮的新發展,並打算親手試試人工誘變。

  第四章 理論、事實及遺傳因子

  進化是在群體中發生的。不用數學理論把群體中的現象與個體中的現象聯繫起來,對這一問題就不會有清楚的認識。

  休厄爾·賴特

  20世紀以爆炸性的氣勢開始了。差不多2000年來,基督教一直是創造性活動的主要源泉;18世紀開始,又加上了對自然界進行觀察作為補充,接著出現了化學、物理學、遺傳學。一種能放射出幾種人們未認識的射線的新元素——鐳被發現了;而且還發現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的;甚至能量本身也是由粒子構成的;光還可以轉彎。1839年,有人發現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些細胞又是由另一些細胞產生的,這樣一直可以追溯到50億年以前。到1900年,當三位植物學家發現了孟德爾1866年撰寫的兩篇文章的時候,細胞怎樣以自己為模板產生子細胞的問題已得到澄清。

  關於遺傳,照一般的常識,父母雙方如果有相反的性狀,例如,一個黑、一個白,或一個高、一個矮,那麼,後代將介於二者之間。這叫做融合遺傳。可是,聖托馬斯奧古斯丁會摩拉維亞派的一個名叫格雷戈爾·孟德爾的修道士卻證明這種所謂「常識」是錯誤的,至少對豌豆來說不是那麼回事。

  1822年,即拿破崙死後第二年,孟德爾生於當時奧地利的布呂恩城,即現在捷克的布爾諾。拿破崙戰爭期間,那裡能聽到奧斯特利茨戰場的炮聲。他幼年名叫約翰·孟德爾。布呂恩離布拉格不遠,而蘭茨泰納後來就是在布拉格發現了人類的A、B、O血型。孟德爾在維也納大學打下了良好的數學與物理學基礎。不過,他和達爾文一樣在學業上很不走運,甚至想弄到一張教書的證書也沒有成功。然而孟德爾是個精明、細心的栽培學家,他從自己的豌豆實驗中得出了非凡的結果。他把收穫的豌豆(他把這些豌豆稱為他的「孩子」)一一分類、分頭計數。他還一反當時的風尚,仍堅持查閱文獻,並冒著危險購買達爾文寫的書,因為這些書全屬禁書之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