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西蒙娜·波伏瓦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第五章 哲學教師 1931年9月,23歲的西蒙娜·波伏瓦乘火車南下,來到瀕臨地中海的法國第二大城市馬賽。 馬賽這座法國南部的著名城市,以其夏日的陽光、美麗的海灘令人神往。由於在歷史上,她是連結東西方國家的紐帶,因此具有悠久古老的文化傳統。波伏瓦對自己能來到這座古老的城市、南部的經濟中心和法國的最大港口工作感到十分滿意。在這裡她成為了受政府委派的、蒙格朗公立中學的一名哲學教師。 在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教師的工作不乏魅力。當時,能踏入教育界,獲得穩定有保障的教師職位,對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實屬是一件榮幸的事。而在公立中學,哲學教師更是體現國民教育的光榮和神聖的職業。第三共和國尤其重視公立中學的哲學教育,把哲學教育看成是培育公民道德思想品質的重要途徑。而當時能獲得哲學教師資格證書的更是少數。所以西蒙娜·波伏瓦來到蒙格朗公立中學執教,成為了校方極為關注的人物。 然而,西蒙娜·波伏瓦在蒙格朗中學執教不久,她的表現就令校方感到不滿和失望。因為西蒙娜在課堂上經常對社會政治、傳統道德、法律制度、社會就業、福利保障以及國家的殖民主義政策等諸多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涉及有關道德的問題上,西蒙娜常常否定正統的道德觀念、譴責世俗偏見。她經常跟學生談及紀德、普魯斯特,把這兩位作家蔑視資本主義社會文明傳統、追求個性自由的思想介紹給學生,引導學生獨立去思考一些社會問題。 她有時還不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內容的要求授課,只談她認為是重要的內容。她還不滿意傳統的教學方法,主張採用啟發式、開放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大量閱讀書籍,反對學生死記硬背教師的筆記。但她在蒙格朗中學所作的教學嘗試受到了校方和學生家長的反對,人們接受不了西蒙娜·波伏瓦的新思想,校方甚至向她提出了嚴重警告。但波伏瓦面對校方的強硬態度,也不甘示弱,她決不退讓。校方見她固執己見,也只好對此事不了了之了。 在蒙格朗中學,人們對西蒙娜·波伏瓦的指責還不僅於此。人們不僅對她在課堂上否定傳統道德,宣揚自由主義思想的做法表示了不滿,而且也極看不慣這位喜歡標新立異的女教師那無拘無束、不顧平時生活細節方面的言行。西蒙娜平時在蒙格朗中學喜歡獨來獨往,且從不結交他人。她總是獨自一人去看電影、去咖啡館、去食堂。在周圍人看來,她總是顯得有些特別,總是處處與眾不同。每逢節假日,她總是單獨消遣。她常常在星期四或星期天穿上舊裙子,背上布提包,徒步出門旅行。這種旅行使她一次比一次走得更遠。她計劃走遍當地的每一個角落。她常常獨自一人翻山越嶺、爬山涉水,在野外宿營。有時她還攔過路的汽車,搭乘司機們的便車旅行。在旅行中,她也常常遇到不測的險境,但她對此並不畏懼。 對於西蒙娜·波伏瓦的遠足,周圍的人們議論紛紛。許多善意的人提醒她需小心,以免發生意外。 而惡意的人則借此散佈她的謠言,乘機對她的行為加以渲染,到處說三道四。 隨著時間的流逝,西蒙娜·波伏瓦在蒙格朗中學執教已逾一年。一年來,她從不顧及他人對她的看法,而只求自由自在,用我行我素的方式去面對一切。然而時間一長,人們對她的行為舉止居然也見怪不怪了。而波伏瓦的髮式、裝束、愛打網球的嗜好,以及幽居獨處、清高灑脫也漸漸都成了人們熱衷談論的話題。慢慢地,人們開始以一種新奇的目光注視她,欣賞她。蒙格朗中學的學生們也開始學著模仿她的一舉一動。 西蒙娜·波伏瓦在蒙格朗中學執教的一年期間,她時常在假期去和薩特會面。而且他們也一直書信頻頻,仍保持著精神上的默契融洽。薩特在此期間,正在寫一篇「偶然性」的論文,這篇論文是他後來的著名小說《噁心》的初稿。而西蒙娜在這一時期也開始嘗試寫小說。她從事寫作主要是為了在幽居獨處中同自己對話,另外也把自己對生活的體驗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1932年9月,西蒙娜·波伏瓦離開了馬賽的蒙格朗中學。她欣然北上,前往法國東北部的盧昂城去接受一個新近謀到的教師職位。盧昂城與薩特所在的勒阿弗爾市毗鄰。從勒阿弗爾到盧昂乘火車只需一個小時。這樣,西蒙娜和薩特就可以經常相聚。 而且從盧昂至巴黎的交通也很便利。西蒙娜對自己這次的選擇十分滿意。 西蒙娜·波伏瓦這次執教的學校是盧昂的貞德中學。這是法國的一所名牌學校。從1932年至1936年,波伏瓦一直在這所中學教書。初來學校後,西蒙娜一改其在馬賽蒙格朗中學時的那種我行我素的生活方式,這次她不再獨往獨來,不再把自己封閉在狹窄的單人居室裡。來到貞德學校,她對女教師科萊特·奧德麗組織的一個先鋒派小團體挺感興趣,於是就努力接近這個團體,經常參加他們的活動。在此期間,她還與巴黎的先鋒派導演夏爾·迪蘭建立了聯繫。此外她還接觸了一些在盧昂從事革命活動的馬克思主義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