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西蒙·波娃 | 上頁 下頁 |
引言 |
|
一個風情萬種的女子。 一個駭世驚俗的女子。 一個充滿傳奇與浪漫的女子。 這位存在主義的大學者、女權主義理論的先驅、傑出的文學家、20世紀法國乃至整個西方最具影響的女性,其思想與文學成就引起了世界範圍的廣泛讚譽;而作為一位反抗傳統、追求獨立自由的女性,作為哲學和文學大師薩特的既非妻子又非情婦的終身伴侶,她與薩特共同發明與締結的契約式愛情,既為世界文壇所絕無僅有,又為人們所議論紛紛。 她的名字叫西蒙·波娃。 很長時間裡,西蒙·波娃一直是公眾關注或議論的對象。 ——40年代中期一舉成名後,有人稱她為「女薩特」或「薩特的聖母瑪麗亞」;卻也不乏有人把她當成一個與存在主義者放蕩作樂的下流女人,從而把她作為滿足他們好奇心的談資。 ——《第二性》問世後,不少人擊掌叫好;更多的卻是謾駡聲鋪天蓋地而來,咒她是「性貪婪、性冷淡、淫婦、慕雄狂患者、女同性戀者、流產百次的女人、偷偷當母親的女人」。 ——她因堅持不懈地為人權鬥爭而獲耶路撒冷獎;卻也因擔任《國際白癡》報社長期間該報刊發的兩篇文章 ,被指控犯了誹謗警察罪。 ——熱心的讀者把她當成心中的偶像,熱切地希望她的形象永遠年輕;而恐怖主義分子卻打來匿名電話:「當心,西蒙·波娃今晚要挨炸!」 ——至於她不想結婚,不想要小孩,不想受家庭制約,與薩特心心相印的同時又允諾各自可以發生邂逅豔遇之類的風流韻事(事實上,薩特確和若干個女子有過那種親密的關係;西蒙·波娃亦有過熱烈纏綿的跨國之戀,有過與小她17歲的英俊青年如膠似漆的羅曼史;而且兩人曾試圖建立「三重奏」的格局……)。所有這些「超前性」的新潮行為,自然更成為人們議論不休的話題了。 與薩特相比,她自以為「對真實的重視遠勝於對自己形象的關心」。對她來說,精神追求和肉體愉悅同樣不可或缺。她喜歡讀書寫作,喜歡探險旅行,喜歡被人閱讀、被人尊重、被人熱愛。 薩特曾深情地讚美她:「她是漂亮的。我始終認為她是漂亮的……她曾經有、並且至今仍賦有那深深地吸引著我的面容。驚人的是,西蒙·波娃竟兼有男子的智力和女性的敏感。簡言之,我在她身上發現了我所需要的一切。」 西蒙·波娃則稱:「我一生中最成功的事情,是同薩特保持了那種關係。30多年來,我們只有一次在夜間怏怏不樂去睡覺。」 作為薩特在事業上、文學上的伴侶,她對薩特的感情無疑是忠誠不渝、緊緊相隨的,並且充滿了驕傲與自豪;但作為薩特的生活伴侶,西蒙·波娃有時不免會陷入嫉妒、空寂、哀怨的少婦閨愁之中。 眼見各種女性走馬燈似的在薩特的生活中一晃而過,她說她「好想依偎在一個男人的臂膀上散步,他暫時歸我所有」;她與美國情人共浴愛河時達到了從未有過的和諧和滿足,「肉欲壓倒了我。我像麵包一樣給人以滋養,像泥土一樣散發出氣息」,卻為了文學事業決不與薩特分離,終於痛失了那份刻骨銘心的情愛;爾後,她與朗茲曼成為情人,為自己「又重新發現了自己的肉體」而驚喜不已。她非常清楚小她17歲的朗茲曼屬另一代人,註定她只能在他的生活中曇花一現,但她一點也不願意拒絕這種誘惑,她想盡情享受作為一個女人的人生…… 一位學者感慨道:人類社會歷史的沉澱是如此厚重,即使是最優秀的女性,要進入徹底完全自由的境界,亦談何容易!當你讀到坦誠、率直的西蒙·波娃那多情善感的淚水,定會一掬深切的理解與同情。 憑著數十部文學和理論著作,西蒙·波娃為法蘭西民族以及全人類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為了正義、和平、民主與自由,半個多世紀裡她與薩特攜手參與了那麼多世界性的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使得她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 她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 她與薩特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精神實體。 與她結為一體的這個人,既是20世紀法國文學中的第一流的大作家,又是標誌著20世紀人類思想發展中一特定階段的里程碑。一對終身伴侶在精神價值上如此珠聯璧合,交相輝映,實在是世界文壇的獨特現象! 可以這麼毫不誇張地說: 走近西蒙·波娃,便可能摸到20世紀人類的噗噗跳動的良心; 走近西蒙·波娃,便可重溫20世紀法國、歐洲及全世界的歷史圖景和時代風雲; 走近西蒙·波娃,便可感知到一位非凡女性的有血有肉有歌有泣的斑斕人生,並聽到她那活生生的聲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