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西哈努克家族 | 上頁 下頁 |
二四 |
|
◎12 紅色高棉的崛起 西哈努克是日內瓦會議的最大受惠者。首先,柬埔寨的獨立和西哈努克的中立主義得到了尊重;他可以通過日內瓦會議所規定的1955年全國自由大選來重新團結和建設他的國家。其次,作為西哈努克反對力量的革命勢力,即被稱作「伊沙拉聯合陣線」的高棉抗戰力量遭到了極大的削弱。這主要是由於日內瓦協議中的兩項有關柬埔寨的規定:一是在柬埔寨境內活動的「越盟」必須撤回北越;二是柬埔寨的高棉抵抗力量必須就地復員,參加未來的全國大選。尤其使西哈努克欣喜的是,日內瓦會議之後沒有使他的國家像它的兩個鄰國(老撾和越南)那樣處於分裂狀態。 對於在日內瓦會議上取得的勝利,這位特別易動感情的年輕國王喜形於色。他的確有理由躊躇滿志,怡然自得。因為,登基十多年來,他為了民族的新生付出了心血。特別是柬埔寨這個東南亞文明古國在法國殖民主義佔領了半個多世紀以後,在他手裡重又恢復了獨立和尊嚴。與此同時,左派革命也不再是他的心頭之患。 這位年輕的國王盼望著實踐他1952年向他的子民們許下的諾言:三年後實現徹底的獨立。他要以一個現代的民主改革家,而不是以一個舊式君主的身份重新塑造他的新國家。當他對柬埔寨的未來展開美麗而宏大的想像的時候,他絕對不會想到,紅色高棉——柬埔寨共產黨正在柬埔寨悄然崛起。 紅色高棉這個稱謂屬西哈努克首創。這一稱號被用來區別於40年代在越南的印度支那共產黨。西哈努克以這一名稱專指新一代的、獨立于越南的、更加激進的共產主義革命者。這一稱謂後來被世界廣泛沿用至今。它成了後來民主柬埔寨的代名詞。 紅色高棉及其代表人物的崛起極富有戲劇性。它是隨著親越的老一代高棉人民革命黨人的失勢而逐步興起的。 日內瓦會議後,關於柬埔寨的兩項決議部分地實施了。越盟在柬境內的武裝力量撤往了北越,而高棉人民革命黨則面臨著困難的抉擇。如果徹底就地復員,將意味著革命就此完結;如果繼續存在和戰鬥下去,那將違反日內瓦協議,遭到各方的譴責。於是,他們化整為零,一分為三。約有2500名高棉革命者隨越盟軍隊撤離柬埔寨,準備在北越重新集結。這些人是高棉人民革命黨的精髓和骨幹。他們中有1/3是伊沙拉聯合陣線的軍事人員,約有500人是高棉人民革命党黨員,其中包括一些黨的主要高級領導人,如党的中央主席、伊沙拉聯合陣線主席、該陣線領導的「全國抗戰政府』注席山王明,以及其他高級領導人姜薩馬·紹興、梅波、農謝、內薩蘭、高莫尼、廖高莫尼、索萬、索平、洪春、嚴松等。 另一批約1000多高棉人民革命黨人轉入了公開的合法鬥爭,由龍松、高密等人為首組織了一個合法政黨「人民派」,準備參加即將舉行的全國大選。 此外,還有少數高棉人民革命黨人仍留在柬埔寨,從事地下活動。顯然,這批人人數較少,而且力量較弱,他們致力於黨的地下工作。他們中最重要的一個成員是党的副主席杜斯木。 對左派革命力量來說,日內瓦協議的執行確實在柬埔寨造成了某種程度的真空。然而這個真空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很快就被新的力量填補了。這就是一批在日內瓦會議前後回國的留法青年學生,即「巴黎幫」。 1949年秋的一天,在開往歐洲的一艘輪船上,有一位身材不高但十分結實的24歲的農家出身的青年。他榮獲了這年的留學法國的政府獎學金,正前往巴黎就學。此時,他望著浩瀚的大海浮想聯翩。他想像著作為柬埔寨宗主國的法蘭西,想像著近乎夢幻般的巴黎,也想像著未來全新的留學生生活……這位青年名叫沙洛特紹。這只是他公開使用的名字,他另有一個化名叫波爾布特。不過這個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包括他的家人。在法國時,他只向他的法國女朋友吐露過這個名字。回國後,他也一直叫沙洛特紹。只是到了革命勝利以後選舉政府時,他才正式使用這個名字。在這之前,柬埔寨人始終不知道,波爾布特就是1949年出國留學的那個農家子弟。 以巴黎留學期間,沙洛特紹酷愛政治。這大概與他的社會聯繫有關。沙洛特紹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富裕的地主家庭,但他的家庭的社會聯繫卻對他意義重大。他的一個哥哥在王宮中當一個小職員,他的一個姐姐是王家芭蕾舞團的著名演員,而且還為莫尼旺國王生過一子。 沙洛特紹前往巴黎留學時,只是一個技工學校的學生。正是因為1947年第一次全國大選時,他為民主黨助選有功,才被後來的民主黨政府選中,授予政府獎學金出國留學。同他一起赴法留學的,還有其他20名青年。 他們乘坐的輪船經過一個月的航行到達了馬賽港。很快,沙洛特紹在巴黎同留法的柬埔寨進步青年學生建立了聯繫,並加入了「高棉學生聯合會」。該組織內有不同的派系,其中一個就是沙洛特紹參加的左派。他主張反對柬埔寨的君主制和法國的殖民統治。他們積極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以拯救柬埔寨,特別是柬埔寨的農民。這一點,在柬共革命成功以後的政策中也有所體現,他們對農民有一種特別的偏愛。 這個左派中最主要的成員就是沙洛特紹和英薩利。他們及其他一些左派加入了法國共產黨。1950年,沙洛特紹、英薩利等10余人建立了「柬埔寨馬克思主義小組」,英薩利任書記,沙洛特紹為三人委員會成員之一,負責宣傳工作。他們努力鑽研馬克思主義書籍。沙洛特紹讀了大量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的著作,但對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感到困難。 1951年,巴黎的高棉學生聯合會派沙洛特紹等三人作為高棉留學生代表,出席了由莫斯科發起在東柏林舉辦的柏林青年節。在這裡,他們見到了來自印度支那革命者的代表「越南——高棉代表團」。來自祖國的代表贈送他們一面有五塔圖案的獎旗、一些小冊子和山玉明的照片。這對他們是一個不小的鼓舞。25年後,這面旗子稍加修改,成了民主柬埔寨的國旗。 高棉學生聯合會的一些激進活動引起了法國當局的注意。後來,在法國政府的壓力下,該組織被解散了。在這前後,在法國的一些激進派學生要求在法國流放的山玉成回國領導民主黨進行議會鬥爭。秀木和英薩利也去拜訪山玉成,向他介紹了柏林會議的情況。他們要求他支持在柬埔寨進行武裝鬥爭,然而山玉成拒絕了。1953年8月,沙洛特紹回到了柬埔寨,加入伊沙拉聯合陣線,並在該陣線的總部工作。這時,他奉命從事群眾發動工作,建立鄉一級的伊沙拉委員會並發展成員。 不久,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結束了。根據日內瓦協議,柬埔寨革命力量出現了前邊提到的一分為三的局面。沙洛特紹是留在柬埔寨繼續進行地下活動的青年革命者之一。1955年,他和先後回國的20名留法同學被秘密派往金邊。這時,黨的機構極不健全,只成立了一個「人民革命黨;臨時中央委員會」。越南勞動党指定紹興擔任書記,負責農村工作。另一個主要領導成員杜斯木主要負責城市工作,同時也是高棉人民革命党金邊委員會的書記。這時,沙洛特紹就在他的手下工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