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維多利亞女王 | 上頁 下頁 |
四一 |
|
博覽會在南肯辛頓國家博物館舉行,說起來,博物館的那塊地還是第一次萬國博覽會後用所贏得的16.5萬鎊的利潤所買來的。現在又在這裡舉行博覽會,真是意義重大。開幕式儀式特別盛大,女王興高采烈地主持了開幕式,當維多利亞邁著雍容之步履款款走來時,管樂齊鳴,高呼萬歲,英國國歌響徹雲霄,維多利亞坐在從印度掠奪來的、用黃金打造的豪華御座上親自致答詞。隨後,她立起身來,帶著一派王者的風度走向前臺,頻頻地向成千上萬的群眾屈膝致禮。自阿爾伯特親王去世之後,二十多年裡人們第一次目睹了女王那迷人而威嚴的風采。 從迪斯累裡時期開始,維多利亞逐漸地走出深宮,參與各種社會活動。而現在,索爾茲伯裡的政策更令女王開心,她的各種社會活動更加頻繁,她不顧已70歲的高齡,到處巡視,出席了各種公共場合,堅持審閱一切重大政務,她極大限度地行使作為國王之權力。她出現在會客廳、音樂會、閱兵式上,她主持各項重大工程的奠基禮,她前往利物浦為萬國博覽會開幕式剪綵,她乘坐的敞篷車在大雨中穿行,無數狂熱的市民夾道歡呼,冰冷的雨水澆不滅女王心中的那份神聖感。她巡視了愛丁堡,在那裡她再一次受到了較之利物浦更其壯觀、熱烈之歡迎。 1887年,是女王即位50周年。6月裡,在倫敦舉行了隆重盛大的慶典。維多利亞身邊簇擁著當朝的富官顯貴,以及炫目軒昂的各國王公,女王的車隊穿過首都狂歡的人群,前往韋斯敏斯特大教堂行感恩禮。到處是攢動的人頭,到處是不絕於耳的歡呼聲,維多利亞的敞篷車緩緩移動,女王一身素裳,她那肥胖而矮小的身體一動不動,威嚴、莊重,一雙依舊炯炯有神的眼睛不斷地向兩側掃視,內心裡充滿了狂喜、慈愛、感激、深深的責任感與無限的自豪感。 維多利亞極喜歡這種隆重的、宏大的聚會,正是這種奇特然而簡單的方式使她明白並感受到整個英國、英國人民,乃至全世界都是屬她的。冗長的典禮結束之後,維多利亞回到了白金漢宮,她一面感到長時間的佇立所帶來的勞累,另一面又更為那些熱烈的場面所陶醉。當有人問及她感覺如何時,她說:「我很累,但是非常快樂。」 對維多利亞來說,她一生最輝煌的時刻莫過於1897年她的登基60周年的紀念慶典。由於索爾茲伯裡十年的統治,英帝國主義形勢相對緩和、繁榮。整個社會風尚又接近19世紀中期也就是維多利亞鼎盛期的傳統,維多利亞在民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所以這一次慶典較之十年前的那次慶典更加隆重、熱烈。所有的殖民國家和地區都派出了重要人物前往倫敦參加慶典,5萬左右來自「日不落帝國」每一個角落的軍隊組成一支壯麗、威武的儀仗隊。軍人們簇擁著女王,盛裝華服,穿過斯特蘭德街和艦隊街到達聖保羅教堂。周圍人山人海,歡聲如雷。 年老的臣民們回憶起60年前那個年輕、美麗、嫻雅、充滿朝氣的姑娘;中年人的記憶裡也再現出那個與阿爾伯特一起出席萬國博覽會的那位風韻楚楚而又不失端莊的夫人,他們發現,時間對維多利亞外貌的改變如同對他們自己的改變一樣是巨大的,但這個女人身上所透露出來的勃勃的生氣,她的活力、她的誠意、她的驕傲與直率卻永遠沒有改變。而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在那個老年婦人的身上,他們更感到一種神秘,一種誘人的神秘的魅力,他們一生下來就籠罩在這種神秘之氣氛中,那個女人讓他們崇拜、敬仰,人群中最狂熱的歡呼正是來自他們中間。 隊伍在聖保羅教堂前停了下來,80歲高齡的維多利亞緩緩地下了車,朝教堂走去,對她來說,她的人生的旅途快要走到盡頭了,但是那個嚴肅精謹、野心勃勃的軍紀官與那個堅忍、頑強的薩克思·科堡的公主所給予她的那種堅定的步伐卻依然如故。她緩緩地、堅毅地朝著她的理想、她的輝煌之頂點走去。儘管她常常覺得她的地位與權力與她當初的理想相差甚遠,但是現在,這歡樂的場面讓她忘記了所有的不快。在這個時代,還有誰能享有她這樣的榮譽與尊嚴?60年的寶座誰能與之匹敵?以後恐怕再也難找到與之相當之人了。 淚水湧出了她的眼眶,面對歡呼的人群,她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說道:他們對我太好了!他們太好了! 晚上她回到家裡,她得知除了在倫敦、英國其他各主要城市,乃至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各個地方都在舉行慶典,她的感情再一次達到高潮。當晚,她的答謝傳遍各地:「我衷心地感謝我所熱愛的人民,願上帝賜福於他們。」整個晚上,她都在向帝國各地發電報,感謝他們的慶賀。 她感覺自己如同一輪太陽,將自己的光輝——她的熱情,她的榮耀,她的權力灑遍「日不落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第九章 大徹大悟 一、大臣在一旁費力地讀著公文,女王雙眼微閉,似睡非睡,似聽非聽,然後一聲「照準」的批示從她嘴裡發出,平靜而愜意…… 也就在維多利亞在她的晚年不斷地贏得自己作為帝國之榮耀與尊嚴之同時,她對於她所處的這個時代的認識也逐漸地加深了,或者說,她晚年的東山再起本身就是她自己與這個對她來說極其反感的時代進行調和之產物。 早在親王在世的時候,有一件事就深深地觸動了她。激進而好事的帕麥斯頓曾被她和親王經過艱苦之鬥爭揮到一邊,當時,與他們站在一邊的約翰·拉塞爾首相曾稱帕麥斯頓「年事已高將不會再有多大的作為了」。可是幾年後,這個傢伙卻再度發跡,一舉成了英國的首相,而且,除了一次極短時間的中斷,他在這個位置上待了整整十年。帕麥斯頓的死灰復燃,使維多利亞大為不解,難道真是他個人有多麼大的能耐嗎?顯然不是,帕麥斯頓當然是個能力非凡之人,但是在英國有這麼大能力的又何止一個帕麥斯頓?那麼,那個使帕麥斯頓成為「不倒翁」的理由是什麼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