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鐵托 | 上頁 下頁


  約瑟夫童年時代最快樂的日子是在外公家度過的。

  外祖父馬丁·亞沃爾舍克長得矮小粗壯,為人幽默風趣。約瑟夫性格的某些方面繼承了他的這些特點。馬丁很喜歡約瑟夫,常常帶著他一起幹活。一有空,約瑟夫就跑到村邊的樹林中玩,用木頭刻哨子,或是做馬鞭。他最喜歡的工作是放馬,從小就在馬背上滾,小小年紀就能獨自一人套住馬了。他也特別懂得愛馬。馬是有感情的動物,你待它越好,它越聽你的話。

  外祖父喜歡吃甜食,那時的糖都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塊糖的精華都在糖尖上。家裡買了糖,糖尖就是外祖父的專利品了。可是約瑟夫也喜歡吃甜的,也喜歡糖尖。有一次他想嘗嘗外祖父的專利品,就把一整塊糖尖帶到樹林中去藏起來。不幸,過河的時候,約瑟夫一腳踩偏,失手把糖尖掉進了水裡。這糖誰也吃不成了,外祖父對這個機靈鬼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祖孫兩個懊惱不已。

  好景不長,約瑟夫7歲那年便回到了家裡。窮人的孩子早當家,7歲年紀在家裡就算個勞力了。他得在犁前趕牲口,種玉米;他得在地裡鋤草;他還得幫助推磨。在外祖父家裡也是幹活,可那是盡興而為,在家裡幹活就不一樣,那是生活所逼。但是最使約瑟夫感到為難的還不是幹活,而是他父親催促他去借債。村子裡多是窮人,常言道: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這錢哪有這麼好借的!何況還是個孩子。約瑟夫總能忍著一切難堪,替父親把錢借來。

  那年冬天,天氣格外冷,家中缺米少柴。弗蘭約出於無奈,把家裡一條牧羊狗波拉克賣給了一個莊園的管家,身價兩捆柴,給家裡禦寒。

  波拉克是一條很聽話的卷毛狗,孩子們從小跟它是朋友。當他們還只會爬不會走時,波拉克讓他們抓著自己身上厚厚的毛站起來,帶著他們慢慢地在屋裡學走路。看著父親把狗牽走了,孩子們都傷心地哭起來。沒想到,在父親還沒回來之前,波拉克卻比他先回來。孩子們沒來得及破啼為笑,父親又把它牽走了。它卻再一次跑回來。這一次孩子們迅速採取措施,將它藏在一個樹洞裡。這狗也聽話,不吵不鬧,在樹洞裡呆了兩個星期,孩子們偷偷給它送吃的。那個管家後來也沒再去找它。弗蘭約也發了善心,讓孩子們留下了它。它一直跟著這家人活了16年。由於波拉克的緣故,約瑟夫一直喜愛狗,後來只要有可能,他總要養一條在身邊,戰爭年代也不例外。

  約瑟夫8歲那年得了白喉病,這場病把他折磨得不成人樣,別人看著,都覺得這孩子的性命難保了。只有母親照料著兒子,堅持不肯撒手。

  母親的疼愛給約瑟夫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終於挺過來了。

  克羅地亞從1890年起實行強迫義務教育,但農民不歡迎,認為耽誤了孩子幹正經活。布羅茲家是典型的農民觀念,對孩子讀書並不重視。

  早先,他一淘氣,父母親就嚇唬他:「等著吧,等著上學吧!」開學這天,先要在教堂舉行宗教儀式,一切都顯得很嚴肅,隨後開始上課。約瑟夫一直「等著」那個可怕的時刻到來。這天都快完了,他才膽怯地問同學,可怕的事情什麼時候開始。同學也回答不清。可能要過很久,他才知道父母講的是什麼意思。

  學習不是件容易的事。約瑟夫在外祖父家住了那麼久,說的是斯洛文尼亞語,可是課本用的是克羅地亞語,老師講的也是克羅地亞語,這使他感到學起來吃力。他說的斯洛文尼亞語老師也聽不懂。一個學期過去,他還什麼也沒弄明白,不得不重讀一年級。這才真可怕。學會了克羅地亞語,情況才開始好轉。

  他的學習基本是半工半讀。在家裡還得要幹好多活。家裡有頭奶牛,他借著看牲口的時間,坐在草地上看書。但牲口不老實,一不留神,它就會跑進別人的田裡吃莊稼。你想看完一篇故事,想學會一首詩,它就把你從一個地方拉到另一個地方,你得跟在它後面跑,一本書老是從頭讀起。就這樣,他後來的成績還算過得去的。現在保存下來的一張4年級的成績單上是這樣記載的。品行——優<5分>、神學——良<4分>、克羅地亞語——中<3分>、算術——差<2分>、圖畫——中<3分>、唱歌——中<3分>、體育——良<4分>、園藝——良<4分>。曠課:因故24次,無故7次。

  學校共有350名學生,老師只有一個。開始是位男老師,他寄住在約瑟夫的家裡。他有肺病,常把血咯在手帕裡,約瑟夫幫他在河邊洗手帕,烘乾了又送回學校,因為他只有一條手帕。男老師很喜歡他,但是他的身體越來越差,終於不能教書了。有一天,他媽媽來把他帶離了這所鄉村學校。學生們把他送上大路,看著他遠遠地揮著手帕,孩子們都哭了。隨後,學校換了兩任老師。

  學生生活還是很有趣的:孩子們在切薩爾格勒城堡下玩攻打黑皇后的遊戲;到河邊釣魚用炭火烤熟了吃;偷鄰居果園裡的果子;玩一種叫「皮庫沙」的球;跟鄰村的孩子打架;夏天的晚上,燒起堆篝火,聽大人們講馬蒂亞·古貝奇的故事。這是個關於當地農奴起義英雄的故事。

  農奴們被官府逼得忍無可忍,在古貝奇的帶動下,頭上插著雞毛起來造反了。起義後來被鎮壓下去,古貝奇也被抓住,他先被遊街示眾,然後又用燒紅的鐵鉗烙他,再把一頂燒紅的鐵冠扣在他的頭上,最後將他劈成四塊。古貝奇成了民間傳說中的英雄。庫姆羅維茨的農民對這個故事百講不厭,人們也百聽不厭。

  按照村裡的習慣,村民們每個星期日都要到教堂去聽牧師的佈道。

  這個牧師身材肥大,他喜歡要約瑟夫做他的隨從。有一次布完道,他急著要走,約瑟夫幫他脫身上的祭袍,可他身軀太大了,一時脫不下。牧師不耐煩了,猛地打了他一個耳光。約瑟夫氣急了,對媽媽說,從此再不進教堂。很小的時候他就見過教堂的司鐸們逢年過節,借著耶穌的名義挨門挨戶搜刮錢糧。他對教會沒有好感。

  同樣,他對統治他們那裡的匈牙利人也不存好感。為了鎮壓克羅地亞人民的反抗,匈牙利軍隊駐紮在全國各地,為了懲罰當地人民,上邊規定,駐紮的士兵要由東家供吃供喝。布羅茲家裡就分了4個士兵,他們在他家裡足足鬧了一個月。

  轉眼到了12歲,念完了初小。紮果烈農村孩子一到12歲,就意味著要獨立謀生了。弗蘭約早就對兒子的前途作過考慮。那時,克羅地亞有大量的人移民到美國。美國找工作容易。弗蘭約想送兒子去美國。可是去美國的旅費要400克郎,合100美元。這不是筆小數目,做父親的實在籌不到這筆錢,才只好作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