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屠格涅夫 | 上頁 下頁
一四


  所有巴黎革命的悲劇景象,永遠銘刻在屠格涅夫的心中。多年之後,他在文學和生活回憶錄《戴灰眼鏡的人》一文中曾談到了這些情況。在長篇小說《羅亭》的尾聲中也寫了革命事件的悲慘結局中的一個插曲。

  屠格涅夫在巴黎認識了作為政治僑民住在那裡的德國革命詩人海爾維格,他們常常來往,互訴衷曲。

  就在六月的一天,發生了一件事,給屠格涅夫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正坐在海爾維格房間裡,一個侍役領進來一個駝背的老工人,穿著短衫,兩眼紅腫,一臉深深的皺紋。他說,他是受革命工人的委派,特來通知他所不認識的海爾維格公民:海爾維格的那個從柏林來的兒子和他的保姆安全無恙,等危險結束,即可回家,讓海爾維格放心。海爾維格對這位老人歷盡千辛萬苦、面臨逮捕和死亡的危險、奮不顧身的舉動大為震驚,要給他酬金,他堅決不接受,並拒絕說出自己的名字,只說:「是我們的人民派我來的。」

  這就是同革命者會見的情景。屠格涅夫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通過這個「穿短衫的人」所表現出來的自我犧牲精神,他看到了真正英雄行為和真正人道主義的表現。他把這一情景寫成了特寫《我們的人民派我來的》,其中寫道:「來找海爾維格的那位老人下落不明,但他的所作所為,他那幾乎是不自覺的樸素的真誠的態度,不能不令人驚訝。顯然,他根本沒想到過,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作了自我犧牲。同時,也不能不對那些派他來的人們表示敬佩,他們在緊張危急的決戰時刻,還能想到一個陌生的『有產者』心靈上的不安,讓他放下心來。」

  屠格涅夫在法國,廣泛地涉獵研究歐洲的藝術,同時也積極推進了俄羅斯文學在法國的傳播。他多次會見了在俄國文學界享有盛名的法國作家喬治·桑。

  喬治·桑對屠格涅夫這位寫了許多農村生活題材的作家很感興趣,她對短篇小說《活屍》大加讚賞,並給屠格涅夫寫信說:「我們大家都應當向您學習。」屠格涅夫還同法國著名作家梅裡美友好交往,當時梅裡美正在學習俄語,以便閱讀普希金和果戈理的原著。

  1850年6月,屠格涅夫決定回俄國。臨回俄國前,他寫信給赫爾岑說:「你可以放心,你的信和文件,我會完整無缺地送到」看來,屠格涅夫又幹起了「外交信使」的差使,就像1841年離開柏林時替巴枯寧攜帶文件一樣,現在又替赫爾岑捎文件了。因為他們的這些材料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交給沙皇郵局極不可靠,卻可以毫無疑慮地交給他們信賴的人——屠格涅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