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列夫·托爾斯泰 | 上頁 下頁
二〇


  奧列寧以一個士官生的身份來到高加索,希望用自己的勞動過一種雖艱難但正直的新生活。在一個叫格列本的哥薩克村莊,當地人質樸熱情的性格和高加索美麗的大自然感染了他。他覺得一個人的生活也應像大自然一樣純潔、美麗,象這些「自然之子」哥薩克人一樣純樸。於是,在奧列寧的心靈中開始了一種獨特的精神淨化過程。他和普通的哥薩克人交上了朋友,和70多歲的老人葉羅什卡經常在一起聊天、喝酒、打獵。他愛上了漂亮的哥薩克姑娘瑪麗安娜,向她求婚,想在哥薩克落戶。為了表現自己的慷慨無私,他把自己的馬送給了情敵路卡希卡。但是,奧列寧這個貴族青年在道德上並沒有真正得到淨化,他並沒有在思想感情上同普通的哥薩克融為一體,他不理解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哥薩克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道德標準,剝削階級自私自利的思想很快就在他心中萌發起來。

  他感到只愛自己,只想和瑪麗安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正當瑪麗安娜為不幸死亡的哥薩克人悲痛欲絕的時候,他卻要求她一起談情說愛。因此,他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失敗。瑪麗安娜拒絕了他的愛情,而和未婚夫路卡希卡結了婚。最後奧列寧只好怏怏地離開了高加索,重新回到莫斯科那個充滿無聊和虛偽的世界中去。

  在這部作品裡,看得出作家是希望通過剝削階級中的人們的自我完善和良心省悟來解決社會階級矛盾,小說的結局又恰恰證明了這種想法的不切實際和必然破滅。小說除了真實、細膩地反映了青年主人公精神經歷外,作家還用較多的篇幅描繪了高加索地區富有詩意的大自然風光和哥薩克人獨特的生活方式,使整個藝術畫面情趣盎然。

  作品主人公奧列寧的經歷與作家是那樣的驚人相似,竟使許多人認為托爾斯泰筆下的這個形象就是作家自己。這大都是事實,但是,奧列寧仍然是藝術形象,作家在這一形象中與其說是表現自己,不如說是反映了他在生活中遇見過的人們的性格、特點,概括了這些性格特點。無疑,作家也把許多親身的經歷熔入了作品之中。

  作家在作品的描寫中反對俄羅斯用暴力鎮壓高加索山民,他認為「幸福不在於殺人」,「求幸福的唯一方法是愛。愛萬人萬物,在四面八方張一個愛的羅網,接受所有的人進來」。這是作家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對備受壓迫的高加索人民表示同情,是有進步意義的。但是他企圖用人類之愛來消滅戰爭,那完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哥薩克》發表於1863年,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屠格涅夫說:「這真是一部異常出色、具有極其強烈的藝術力量的作品。」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非常喜歡這篇小說,他認為「高加索的史詩《哥薩克》它宛如連綿不斷的群山的峰巔,它是托爾斯泰所寫的最出色的抒情作品,是他青春的頌歌。光彩奪目的天空中襯托出的雪山,以其自豪的美浸透於全書。這部作品是不可企及的,因為托爾斯泰的才華在書中首次煥發出光彩。」

  1862年,托爾斯泰經過反復修改,完成了另一部著名作品——《波裡庫什卡》。

  托爾斯泰早在農奴制時期就開始寫這部小說,而脫稿則在農奴制度廢除以後。小說的基本情節,是普斯科夫的地主基爾薩諾夫的女兒向作家講述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小說的素材是作者取自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村農民的日常生活,作品主人公的名字和姓氏都是托爾斯泰的農奴的名字和姓氏。

  作品寫農奴制時期一個名叫波裡克依的農奴,因為經常偷竊東西被人輕視。他的女地主憐憫他,想幫助他改正缺點,故意要他去向菜商收回一筆借款,借此來考驗他。他從菜商那裡拿到1500盧布的支票和一封信,把它放在帽子裡帶回來,可是途中丟失了。

  他怕地主逼打,就上吊自殺了。恰巧這個時候他的兒子也落水淹死了,他的老婆悲痛萬分,變成了瘋子。

  作品表現了農奴制下不可能為農民造福的思想,女地主的「仁慈」卻導致了波裡克依的自殺。在這部作品裡作家第一次提出金錢萬惡的問題。

  這篇作品發表在1863年的《俄國導報》上,同年,被譯成德文。

  屠格涅夫在給費特的信中說:「我已經讀過了托爾斯泰的《波裡庫什卡》,這巨大的天才力量使我為之驚異這裡有真正驚人的篇頁一股寒流竟然侵入我的脊骨巨匠!巨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