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
三七 |
|
§第七章 傳奇劇 莎士比亞的傳奇劇,又稱「田園喜劇」,是喜劇的一種。它出現在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末期,雖與早期和中期的喜劇有不少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區別。 早期的喜劇是歡快樂觀的,中期的喜劇則略顯沉鬱,或者說是悲喜交集。而在這一時期,作品情節更加突兀神秘,更多了幻想性,對現實中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缺陷更多地採用非常手段來加以解決和彌補,而這樣的手段實際上根本無法帶給人們所需要的安慰。從這種意義上說,稱其為傳奇劇比田園劇更為貼切。稱其為田園劇,人們是指莎士比亞在描繪了悲喜交織的壯麗人生畫卷後,努力尋找人生平靜港灣作為歸宿。 晚期傳奇劇的代表作是《暴風雨》。 §《暴風雨》——詩的遺囑 莎士比亞的最後一部傑作中,有著神話般的幻想,充滿了傳奇色彩,用大自然的風景和神奇變化來化解人世的糾葛。在表達了對人生的樂觀精神的同時,莎士比亞也有意識地向自己的戲劇創作生涯告別。 《暴風雨》一劇描寫米蘭公爵普洛士彼羅爵位失而復得的經歷。他在任的時候,喜歡關起門來讀書,修身養性,把政事託付給他弟弟安東尼奧。安東尼奧對權力起了狂妄的野心,勾結那不勒斯國王,徹底奪取了政權。他下令把普洛士彼羅和他女兒米蘭達放在一條小船上,既無帆篷,又無桅檣,也不帶補給,任其漂流,實際上是想殺害他們。幸虧一個好心腸的大臣貢柴羅在船上放了些食物和衣服,使他們得以存活。 更使普洛士彼羅高興的是,還帶上了他那些寶貴的書籍,憑著這些書籍,他可以運用多年研究所掌握的法術。他們父女來到一個荒島上,普洛士彼羅憑藉魔法,制服了妖怪,並召集了一批精靈為自己服務,為首的叫愛麗兒,生性愛淘氣,極勤快,呼風喚雨樣樣來得。 這一天,那不勒斯國王和安東尼奧等人在海上航行,普洛士彼羅發現後即命精靈們興風作浪,使他們紛紛落水,但不致於喪命。然後將那不勒斯王的兒子費迪南單獨引領到自己所居洞前。王子見了米蘭達覺得像見了天仙,米蘭達因為一生只見過父親那長著鬍鬚的蒼老的面貌,乍見費迪南英俊的面容和灑脫的儀錶,不禁連聲讚美。兩個人相愛了。對於國王、安東尼奧一幫人,普洛士彼羅也並不加害他們,只想讓他們嘗嘗苦難的滋味。他派愛麗兒去領他們,當他們餓得要死的時候,在他們面前安排一桌豐盛的酒席,待他們剛要下嘴,酒席倏地消失。愛麗兒又變成一個鳥身女面的東西跟他們說話,敘述他們是如何殘忍地把普洛士彼羅趕出米蘭,又如何把他們父女倆扔到海裡淹死,說現在該懲罰他們了。那些人聽了都很後悔。 普洛士彼羅知道他們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就會見了他們。他先迎接隊伍中的老臣貢柴羅,感謝他的救命之恩。然後饒恕了那些犯罪的人。大家歡歡喜喜,為一對天造地設的戀人祝福。普洛士彼羅收起了自己的魔法,他要回米蘭去安度晚年。 這雖然是個傳奇色彩很濃的故事,但它有很真實的生活依據。現實的罪惡使公爵父女有了不幸的遭遇。 殘酷的政治是不講仁慈的。有了那不勒斯王和安東尼奧,他的悲劇命運實際上很難倖免,但他居然生存下來並借助超自然的手段最終取得勝利。這樣一來,他在海島上的生活就沒有顯出什麼悲劇色彩,不悲哀也不悲壯,而是靜謐的田園式的憩息。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像個天神,勘破自然人生的奧秘,掌握自己和周圍許多人的命運。這是莎士比亞晚期創作思想的體現。喜劇式的結局表明作者對人們之間的和解、對人類道德的進步和美好未來的信心。至於如何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如何處理現實中的醜惡面,在悲劇如《哈姆萊特》中,主人公要挺身而出,把罪惡掃清,而現在莎士比亞賦予主人公的不是悲劇英雄所有的反抗精神,而是大度寬容的品質,解決矛盾的辦法是忍讓、等待和開導。 普洛士彼羅並不是一個政治家,而是一個淵博的學者,他把書本看得比一個公國還寶貴。他不願走出書齋,同世俗的人們打交道。他缺乏治國的經驗,對人情也並不很通達,就把安東尼奧視為心腹,托以國事,結果他給人的極大信任得到的報酬只是同樣大的欺詐。當然流放到海島上以後,他對現實社會有了較清醒的認識,說安東尼奧為了野心忘了憐憫和人的天性,是個大奸大惡的人。但他的態度是忍耐和隨遇而安,而不是牙眼相報:「雖然他們給我這樣大的迫害,使我痛心切齒,但是我寧願壓伏我的憤恨而聽從我的更高尚的理性;道德的行動較之仇恨的行動高貴得多。」 當他用神奇的力量將這些人置於自己控制之下時,他很快與他們和好:「要是他們已經悔過,我的唯一的目的也就達到終點,不再對他們更有一點怨恨。」這或者可以理解為,公爵深信人性本善,弟弟一時受塵世欲念的蒙蔽,終會迷途知返。但我們更可以說,這是因為莎士比亞對社會矛盾已沒有以往那樣的心力去對待,他採取了息事寧人的態度,用非常手段將問題解決了事。許多人都說,這齣戲是莎士比亞「詩的遺囑」。戲劇創作20多年,悲悲喜喜、轟轟烈烈,嘗遍人生五味,繪出生活七彩,他要休息了,他要在暴風雨過後享受平靜美豔的夕照。其時,他已在家鄉買下一座宅子名叫「新地」,他將要回去與家人團聚。 所以在這齣戲的結尾,普洛士彼羅就把他的魔杖埋在地下(這支魔杖多像莎士比亞那如椽巨筆),說今後不再搞這些法術了,他說:我們的狂歡已經終止了。我們的這一些演員們,我曾經告訴過你,原是一群精靈;他們都已化成淡煙而消散了。如同這虛無縹緲的幻景一樣,入雲的樓閣、瑰偉的宮殿、莊嚴的廟堂,甚至地球自身,以及地球上所有的一切,都將同樣消散,就像這一場幻景,連一點煙雲的影子都不曾留下。構成我們的料子也就是那夢幻的料子,我們的短暫的一生,前後都環繞在酣睡之中我將略作散步,安定安定我焦躁的心境。這不是說普洛士羅對人生失望和厭倦了,更不是說莎士比亞的心緒已灰色、冷漠。莎士比亞之退出戲劇界,如果神秘一點說,正像蘇軾形容自己的文章時說的,行其所當行,止其所不可不止。行雲流水,一任自然,不是勉強做作的事。雖然他是傑出的天才,然而天才自有其限制。天才的成功恰恰在於他知道了自己的限制。莎士比亞參透了自然的奧秘,深通宇宙起伏消長的信息,在似乎是壯年的時候就停止了寫作。 後人都有理由認為他還可以寫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現有的劇作就足夠了!氣勢恢宏,包羅萬象,這是多麼珍貴的遺產啊。而且他那麼遊刃有餘,一點也不吃力,不急躁,這後一件尤其令人豔羨,這是巨人的風采! 他根本不會悲觀。怎麼可能呢?回想他自己創作如許多的珍品,他得感謝上帝和生活給他的豐厚的賜予。他應該對人類抱有比別人更堅定的信心。也就是在《暴風雨》一劇中,象以前許多劇中一樣,作者多次抒發對人的讚美,還有那與人類同在的愛情,永遠新鮮可愛,令人沉醉。米蘭達看到費迪南的一刹那,她驚呆了:「那是什麼?一個精靈嗎?啊,上帝,它是怎樣向著四周瞧望啊!相信我的話,父親,它生得這樣美!我簡直要說他是個神;因為我從來不曾見過宇宙中有這樣出色的人物。」她愛上了他,愛情純真美好。米蘭達的讚美正是莎士比亞信心的表露:人是完美的。人的身體像一座殿堂,不會容留邪惡,要是邪惡的精神佔有這麼美好的一所宅屋,善良的美德也必定會努力住進去的。 偉大的人文主義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戲劇詩人莎士比亞,以他的全部作品,完美地表達了這種信念。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