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三一


  奧賽羅得知真情,悔恨萬分,拔劍自刎,倒在妻子身旁。

  奧賽羅殺死貞潔的妻子,犯下滔天的罪過。然而他仍然是偉大、高尚的人。他的罪過來自激情,他的激情生於真摯的愛。如果他有缺點,那只是輕信別人,而輕信正是他慷慨大度的一個方面。我們不覺得他醜惡,我們敬仰他的熱情,他因此而愛和被愛,幸福的奧賽羅!他的激情與陰謀、罪惡一起加害於自己那無辜的妻子,我們只有更痛恨陰謀。

  悲劇的最後一場,何等悽愴,催人淚下。歷盡艱辛,經受過貧窮、疾病、恥辱等種種苦難折磨的黑皮膚的英雄,因為心中理想的愛情的破滅,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他行兇以前一遍又一遍地吻苔絲狄蒙娜。

  這吻真甜啊,他說。他淚流滿面。

  他是兇手,但他是「正直的兇手」。

  在發現自己的錯誤,將要自殺之前,他囑咐身邊的人,要他們向政府原原本本地報告事情的經過:你們應當說我是一個在戀愛上不智而過於深情的人;一個不容易發生嫉妒的人,可是一旦被人煽動以後,就會糊塗到極點;會把一顆比他整個部落所有的財產更貴重的珍珠隨手拋棄;一個不慣於流婦人之淚的人,可是當他被感情征服的時候,也會象湧流著膠液的阿拉伯膠樹一樣兩眼氾濫。

  §《李爾王》——普天同悲

  《李爾王》作於1505-1506年間,系根據民間傳說和前人的戲劇作品改寫創新而成。它的故事很簡單。國王李爾因年老體弱,想提前退位,遂把土地分成三份,給三個女兒。但要女兒們輪番向他表示孝心。老大和老二甜言蜜語,極盡誇張之能事,他聽得心花怒放;而老三考狄利婭言詞懇切,合情合理,他卻龍顏大怒,將她斥逐,只把土地分給兩個大女兒。

  但這兩個人得了便宜立即翻臉,百般折磨老父。相反,老三卻一如既往,誠懇地顯示她對父親的孝順。在民間傳說中,李爾王最終取得勝利,兩個忘恩負義的女兒受到懲罰。這原是一個道德教育故事。經過莎士比亞的戲劇改造,它變成一個悲劇故事。而且人物大大增多,內容更加豐富,思想深刻、藝術精湛,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的本質,使這齣戲成為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精品和世界文學的不朽傑作。

  莎士比亞寫作《李爾王》的時代,社會鬥爭十分尖銳激烈。象《哈姆萊特》中主人公概括的那樣,這是一個「脫了節的時代」。《李爾王》中,莎士比亞通過葛羅斯特之口,描繪社會上種種醜惡現象:「親愛的人互相疏遠,朋友變為陌路,兄弟化為仇讎;城市裡有暴動,國家發生內亂,宮廷內潛藏著逆謀;父不父,子不子,綱常倫紀完全破滅。」這些事就發生在這齣戲裡。

  從《李爾王》一劇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出作品反映時代生活的廣度和深度。雖然劇中人物很多,但大致上可以分為善惡兩個陣營,而以李爾王的悲劇命運為貫穿全劇的中心。

  全劇開始時,李爾是個專橫獨斷的封建君主,剛愎自用,喜怒無常。這並非因為他年老,而是在位幾十年一慣如此。慣聽臣下阿諛奉迎的話,他之生出要將國土分給女兒們的念頭,並不是一時糊塗,而是他向來作威作福的慣性使然。他認為他的皇爺的名份是天定的,退下去當個太上皇可以怡養天年而仍享九五之尊。因此大女兒和二女兒的謊言他聽了滿心歡喜,而小女兒的老實話卻使他勃然大怒,立即宣佈與她斷絕父女關係。當輔弼大臣肯特據理力諫時,他怒吼起來:「聽著,逆賊!你給我按照做臣子的道理,好生聽著!這一種目無君上的態度,使我忍無可忍;為了維護王命的尊嚴,不能不給你應得的處分。」結果當然是大臣和小女兒受害。

  可是他哪裡想得到,等他交出了王冠和權杖之後,他的地位就很快從不可一世的君王變成一個平常的老頭兒和可憐的叫化子。先是住在大女兒高納裡爾家裡,沒人理睬,孤苦伶丁。大女兒為攆走他,就唆使家人慢待他。當僕人惹怒了李爾,李爾動手打他時,高納裡爾就沉著臉教訓他,要他不要動不動就生氣動手,那實在有失一個作長輩的體統,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應該懂事一些還冷言冷語道,年老的傻瓜正像小孩子一樣,不能一味縱容壞了他的脾氣,應該對他凶一點。可憐李爾已沒有以前的生殺大權,只是暴跳如雷卻拿她沒辦法。大女兒這裡呆不住,投靠二女兒裡根。然而這兩姊妹「就像兩隻野蘋果一般沒有區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