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一二


  §第四章 喜劇

  所謂喜劇,相對於悲劇而言,顧名思義,是逗人發笑讓人看了高興的。其主要特徵,結局往往符合人們的美好願望,主人公的命運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或者矛盾鬥爭得到和解,或者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大家個個歡喜。喜劇不同於一般打鬧逗趣的鬧劇或滑稽劇,它比它的這些同宗兄弟要正經、嚴肅一些,它與悲劇一樣是古希臘就十分得寵的戲劇形式。

  魯迅先生用通俗的話概括道:悲劇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了給人看,而喜劇則是將無價值的東西撕毀了給人看。具體地說,喜劇要撕毀社會上那些不正常的、不如人意的東西,人性中的小毛病、大錯誤等等。

  它也會有鬧劇中的那種十分輕鬆歡快的場面,但它更有完整的故事。對生活帶著微笑,雖有時噙著眼淚,雖有誤會、有傷感,但彌漫全劇的總是喜悅的情緒。亞裡士多德說,喜劇要摹仿的是比我們平常的人要壞的人,這個壞並不是邪惡,而是有一些缺點。英國一位古典主義批評家說過,喜劇描述的是我們生活中常犯的錯誤,描寫生活中最可笑、最難堪的事,以此警告觀眾,不要重蹈那些人和事的覆轍。綜合他們的說法,用之於今天的戲劇舞臺,我們可以看到喜劇與悲劇之間的界限遠不如在古代那麼分明,所謂樂極生悲,是我們時代的人們感情起伏波動的慣見情形。

  在莎士比亞時代,喜劇的觀念正在不斷的發展中,作為發展中的一環,他的喜劇作品明顯地不同于古希臘羅馬的喜劇。他的喜劇是獨特的,嚴格地說,作家的創作都應該是獨特的,不能重複他人或者重複自己。

  當然,在莎士比亞喜劇創作的開始階段,他很大程度上受古典作家的影響。

  他的喜劇的成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他所處的時代的需求是他創作時最重要的參照之一。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英國海軍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取得海上霸權,英國處在一種亢奮狀態中,商人借此東風,不斷擴張英國的經濟勢力,遂使英國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

  隨之而來的是文藝上對中世紀禁欲主義的反抗和衝擊,城市的手工業者、商人們不能一味地看宣揚愛國主義的歷史劇。福斯塔夫這種角色,太使人喜歡了,他身上沒有歷史的黴味兒,他活潑潑地就是現實中的人。

  為了迎合這一批觀眾的欣賞趣味,喜劇的創作就繁榮起來。另外宮廷對莎士比亞喜劇創作影響也很大。如同中國清朝慈禧太后對京劇的喜好鼓勵了京劇的發展一樣,宮廷的藝術趣味往往流行全國,蔚成風氣。伊麗莎白女王是個戲迷,身邊的大臣們、寵信們也樂於供奉,因此就有了所謂「宮廷喜劇」。女王當然要看歡喜的故事、華美的場面。這就決定了宮廷喜劇的風格。16世紀八10年代為宮廷寫的主要劇作家是約翰·李雷,他的語言詞藻華美、十分講究、差不多相當於我國六朝的駢文。他後來作為散文家,仍是這種風格,人們以他的一本散文集的名字來命名這種文體,叫「綺麗體」。莎士比亞早年學習過這種風格,或者說感染了這種風氣。早期劇作中的有些人物操著同一種腔調,一說一大篇,十分悅耳,但內容並不充實。後來他越來越成熟,形成自己的風格,還到宮廷演出,深受歡迎。宮廷的趣味也是在變的。

  此外,莎士比亞還受到同時代人喜劇創作的影響。

  例如本·瓊生曾寫過一劇叫《人人掃興》,在當時引人注目。該劇被稱作「性格喜劇」,因為劇中人物大多在某一方面習性成癖,如兇殘、貪婪等等。作者的目的是除了批評人性的弱點外,也諷刺和批判產生這種人物的現實社會。

  總之,文藝復興時代是個新事物層出不窮的時代,莎士比亞得天時地利,注意吸收一切有益的東西,從希臘羅馬的古典戲劇,到意大利的浪漫傳奇,他廣采博收,溶匯到自己的喜劇創作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