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莎士比亞 | 上頁 下頁
四三


  莎士比亞運用各種方法去刻畫、塑造人物,內心獨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它除了具有介紹情節的作用之外,還能直接地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呈現給觀眾,推動情節迅速發展。哈姆萊特著名的六大段內心獨白,李爾王醒悟之後的呼告,麥克白殺人之後內心的恐懼的呼喊等等,這些都對塑造人物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理解人物的一把鑰匙。

  莎士比亞筆下的許多人物的性格不僅是複雜的,而且還是發展、變化的。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物性格的發展過程。譬如麥克白一開始是個英勇善戰、正直善良的人,當權勢欲吞噬了理智,野心無限膨脹之後,他逐漸變得冷酷、殘忍,一步一步走向罪惡的深淵。整個靈魂毀滅的過程令人感到震驚,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莎士比亞戲劇情節的豐富性歷來被人稱道。莎劇中一般都有兩條或多條線索平行發展或交錯進行,有的主次分明,有的互為補充,彼此襯托。這使得劇中的人物、事件以及矛盾衝突變得豐富和複雜,容易取得生動的戲劇效果。如《威尼斯商人》中有三條線索,《哈姆萊特》中也有三條復仇線索,《李爾王》中有兩條線索等等。但這多條的線索又總是為一個共同的主題服務的。

  在16世紀中葉以前,英國的戲劇一般都是用詩體寫的。大學才子馬洛採用了無韻詩體,並大大提高了無韻詩體的表現力,以誇張、壯美、氣勢宏大的語言適應了文藝復興時代戲劇創作的需要。莎士比亞繼承了馬洛的無韻詩體,同時又注意到馬洛的這種風格的不足:只適用于在堂皇、莊嚴的場合,表達嚴肅、高尚的情感。莎士比亞將無韻詩體做了重大改造,使詩歌語言真正變成了戲劇語言。他不受音節限制,使語言節奏服從於動作節奏,服從於人物的情緒變化,並且在用詞和語氣方面口語化、日常化。

  莎士比亞的語言形象、生動,大多來自於日常生活,賦有極強的感染力。例如,奧瑟羅把苔絲狄蒙娜的肌膚想像得比白雪更皎潔,比石膏更膩滑;他把生命比作燈火,把沉睡的苔絲狄蒙娜比作一朵薔薇;面對死去的苔絲狄蒙娜,奧瑟羅的眼淚「就像阿拉伯膠樹上湧流著的膠液」。

  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戲劇中的許多句子後來都變成了英語中的成語和常用的警句。

  第九章 不朽的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已經逝世300多年了,他的作品卻一直溫暖、愉悅著億萬人的心田,給人們以極大的藝術享受,成為全人類的一筆共同的珍貴的精神財富。幾百年來,各個不同的民族都用各自的語言讚揚過莎士比亞,歷代的大作家們幾乎都將莎士比亞視為不可逾越的藝術高峰。

  早在1598年,莎士比亞才30多歲的時候,一個名叫佛朗西斯·米爾斯的人寫了一本名叫《智慧的寶庫》的書,書中就多次提及莎士比亞。他高度評價了莎士比亞的兩首敘事詩,稱「奧維德那甜美的、機智的靈魂也正活在音調柔美的、香甜如蜜的莎士比亞身上。」他稱莎士比亞的語言是完美的典範,他評價道:「要是文藝女神繆斯們會講英語,那她們會用莎士比亞那優美的語言講話……」

  莎士比亞的同時代人戲劇家本·瓊生雖然曾多次指責、批評過他,卻也說過這樣的話來評價他:「得意吧,我的不列顛,它拿得出一個人,這個人可以折服歐羅巴全部的戲文。他不屬￿一個時代,而屬￿所有的世紀。」

  清教徒是強烈反對戲劇演出的。但17世紀英國偉大的詩人、一個真正的清教徒——彌爾頓卻對莎士比亞推崇備至。在他年輕時,曾專門寫詩讚美過莎士比亞。

  17、18世紀的一些古典主義作家,如德萊頓、蒲柏等人雖然對莎士比亞的創作方法感到不滿,仍不得不讚美莎士比亞「有一顆通天之心,能夠瞭解一切人物和激情」(德萊頓語)。法國啟蒙主義作家伏爾泰在戲劇上推崇古典主義,因此他在《塞米拉米斯》一文中稱不符合古典主義規則的莎士比亞是個「喝醉的野蠻人」,但另一方面又說:「除了稀奇古怪的東西外,他還有一種無愧為最偉大的天才的崇高思想。」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這樣讚美莎士比亞:「我讀到他的第一頁,就使我一生都屬￿他,我讀完了第一部,我就像是個生下來的盲人,一隻奇異的手在瞬間使我的雙目看到了光明……」

  到了19世紀,莎士比亞更是風靡全歐洲。雨果、斯湯達等人在與古典主義作鬥爭時,都高舉莎士比亞的大旗。英國浪漫派詩人柯勒律治和華茲華斯都將莎士比亞視為浪漫派詩人的最高典範,給予無以復加的讚美。雪萊、濟慈等人也是莎士比亞的崇拜者。18、19世紀的大作家伏爾泰、雨果、席勒、歌德、巴爾紮克、狄更斯、雪萊、普希金、屠格涅夫、羅曼·羅蘭等都曾或多或少地對莎士比亞進行模仿,在作品中留下莎士比亞的影子。

  馬克思在進行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中,也常常引用莎士比亞作品中的例子。到了20世紀,莎士比亞在國際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影響更加突出。出現了五花八門的莎學批評流派和令人眼花繚亂的莎劇舞臺藝術。心理學、美學、語言學、社會學等新興的學科都以莎士比亞的作品為研究對象,使莎士比亞的作品在新的時代產生了新的價值。

  現在全世界有眾多的莎學研究機構,每年都舉行世界性的莎士比亞研究會議,會上學者們宣讀論文,交流思想,共同促進莎學的發展。全世界還有各種研究莎士比亞的專刊,莎士比亞圖書館等。日本1997年還在丸山建成了一座莎士比亞公園,在公園裡仿造了莎士比亞的故鄉——斯特拉福鎮。在人類文化生活中,一個作家產生如此廣泛深遠的影響的確是非常少有的。

  從18世紀起,幾乎所有的大音樂家,貝多芬、柏遼茲、李斯特、羅西尼、瓦格納、勃拉姆斯、門德爾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等,都以莎士比亞的戲劇為題材創造過音樂作品——歌劇、舞劇、幻想曲等。

  在中國,莎士比亞是中國人民最熟知、最喜歡的外國古典作家之一。早在19世紀下半葉,莎士比亞就被一些外國的傳教士介紹到中國來。起初莎士比亞的名字有各種不同的譯法,直到梁啟超用了「莎士比亞」這個譯法,「莎士比亞」才成為通用的譯名。1904年,林紓和魏易把英國19世紀散文家蘭姆姐弟編寫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翻譯出版,題名《英國詩人吟邊燕語》。這個譯本在當時的中國影響很大,廣為流傳。

  莎士比亞的戲劇,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才以白話文和劇本的形式翻譯介紹過來。1921年,田漢翻譯了《哈姆萊特》,1924年又翻譯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此後,莎劇的中譯本便不斷問世。在抗日戰爭時期,一些翻譯家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翻譯莎劇。我國現在的最通行的散文譯本,就是由朱生豪先生在1935年—1944年間完成的。他在身體病弱、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獨自翻譯了37部莎劇中的31部,是所有莎劇翻譯者中成就最高的一個。他的譯本為莎劇在中國大眾中的傳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電影和電視出現以後,莎士比亞的戲劇更是不斷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據統計,《羅密歐與朱麗葉》被改編成電影達19次,《哈姆萊特》被改編成電影也達17次。

  在即將跨入21世紀的今天,莎士比亞作品中洋溢的樂觀向上的人文精神和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對我們仍具有很大的啟發意義。讓我們熱愛莎士比亞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